分類術語

術語與一般辭彙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的單義性,即在某一特定專業範圍內是單義的。 另外,在術語的移植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少同義不同形的術語。 術語應便於腹詞,特別是組合成詞組使用的基本術語更應如此。

分類術語是各門學科中的專門用語。術語可以是詞,也可以是詞組,用來正確標記生產技術科學藝術、社會生活等各個專門領域中的事物現象特性、關係和過程。

基本特徵

①專業性。術語是表達各個專業的特殊概念的,所以通行範圍有限,使用的人較少。
②科學性。術語的語義範圍準確,它不僅標記一個概念,而且使其精確,與相似的概念相區別。
③單義性。術語與一般辭彙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的單義性,即在某一特定專業範圍內是單義的。有少數術語屬於兩個或更多專業,如漢語中“運動”這個術語,分屬於政治、哲學、物理和體育4個領域。
④系統性。在一門科學或技術中,每個術語的地位只有在這一專業的整個概念系統中才能加以規定。

術語分類往往由本民族的一般辭彙(包括一些詞素)構成。成為術語後,與原詞的意義部分地或完全地失去了聯繫。術語也可來自專名(人名、地名),如“瓦(特)”(Watt),“喀斯特”(Carst)等等。但一般的專名不是術語,儘管它們也以單義性為基本特徵。術語還常來自外來語,通過音譯(如“雷達”、“坦克”)、意譯(如"硬體"、"軟體")或半音半意譯(如“拖拉機”、“加農炮”)等方式借入。在一些語言中越來越多的術語來自外來語。術語和外來語的引進方式雖有不少共同點,但二者之間不完全相等,有專業性,既是術語,又是外來語(或借詞);無專業性,則只是外來語。另外,術語根據其使用範圍,還可以分為純術語、一般術語和準術語,其中純術語專業性最強,如“電漿”;一般術語次之,如“壓強”;而準術語,如“塑膠”,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逐漸和一般辭彙相融合。

產生移植

術語分類是科學文化發展的產物。新事物新概念不斷湧現,人們在自己的語言中利用各種手段創製適當的詞語來標記它們,這是術語的最初來源。隨著文化交流的發展,術語連同它們標記的新事物新概念傳播開來,各族人民通過不同方式(自造或借用)把它們移植過來,這是術語的移植過程。

科技術語分類一般產生於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同一事物或概念也可能同時在不同國家探討和出現,因而會產生許多內容相同而形式不同的術語。另外,在術語的移植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少同義不同形的術語。術語的混亂,成了國際學術交流的障礙,這就需要語言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解決術語規範化問題。不少國家成立了全國性的術語委員會,專門負責整理審定各種術語。有些學者正在倡導通過轉寫方式創製術語,以使術語統一和標準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都設有專門的術語委員會,負責組織和協調這方面的工作。為了加強術語工作,1971年還成立了國際術語情報中心。有的地區(如經互會國家)組織了術語協調委員會,協調本地區術語方面的工作。

術語分類工作的現代化電子計算機的推廣套用給術語工作帶來了新的面貌。許多國家建立了術語資料庫,並提供諮詢服務。加拿大的術語資料庫規模最大,存有400萬術語,實際上已成為全國的術語中心。翻譯工作者藉助術語資料庫的作用可以提高翻譯速度和翻譯質量,促進術語的統一。

構成要求

單名單義性∶在創立新術語之前應先檢查有無同義詞,並在已有的幾個同義詞之間,選擇能較好滿足對術語的其他要求的術語。
顧名思義性∶又稱透明性。術語應能準確扼要地表達定義的要旨。
簡明性∶信息交流要求術語儘可能的簡明,以提高效率。
派生性∶又稱能產性。術語應便於腹詞,特別是組合成詞組使用的基本術語更應如此。基本術語越簡短,構詞能力越強。
穩定性∶使用頻率較高、範圍較廣,已經約定俗成的術語,沒有重要原因,即使是有不理想之處,也不宜輕易變更。
合乎語言習慣∶術語要符合語言習慣,用字遣詞,務求不引起歧義,不要帶有褒貶等感情色彩的意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