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細胞生物學

分子細胞生物學

結合生物化學、遺傳學,完整系統地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科。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1

書 名: 分子細胞生物學
作 者:郭凌晨,殷明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7-1
ISBN: 9787313057839
開本: 16開
定價: 6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述了細胞生物學的基本內容,在介紹細胞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重點擴增了細胞在發育、遺傳、信息傳送中的活動和細胞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內容,體現了細胞的生命屬性。本書依據素質教育的原則,在體系安排上,引導學生建立學科系統概念,理解學科發展的連續性;在輔助環節上,注意方法論,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創造能力。本書打破了以課時定量的“教案式”結構,篇幅有了較大的擴增,既有利於學生閱讀,也為教師的教學留下了遊刃空間。
本書可供大學生物學專業作為生物基礎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參考。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
第二節 細胞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第三節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進展
提要
第二章 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形態觀察
第二節 生物化學分析
第三節 細胞生理學技術
第四節 實驗操作技術
提要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細胞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概念的確立
第三節 病毒
第四節 細胞的形態和大小
第五節 細胞的化學組成一、水是原生質最基本的物質
第六節 細胞的能量代謝與生物催化劑
提要
第四章 質膜和細胞表面
第一節 質膜的分子結構
第二節 細胞連線
第三節 質膜的特化結構
第四節 質膜與物質運輸
提要
第五章 細胞外基質
第一節 細胞外基質的化學
第二節 植物細胞壁
第三節 細菌細胞壁
提要
第六章 內質網和核糖體
第一節 細胞質溶質
第二節 內質網
第三節 核糖體
提要
第七章 高爾基複合體與細胞分泌
第一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形態結構
第二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化學組成
第三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功能
第四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來源
提要
第八章 溶酶體和微體
第一節 溶酶體
第二節 微體
提要
第九章 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
第一節 微管
第二節 纖絲
提要
第十章 線粒體與氧化磷酸化
第一節 線粒體的形態、大小與分布
第二節 線粒體的超微結構
第三節 線粒體的化學組成與酶的定位
第四節 線粒體的功能與氧化磷酸化
第五節 線粒體的半自主性
第六節 線粒體的發生
第七節 細菌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提要
第十一章 葉綠體與光合作用
第一節 葉綠體的形態、大小
第二節 葉綠體的超微結構
第三節 葉綠體的化學組成
第四節 光合作用
第五節 葉綠體的半自主性
第六節 葉綠體的發生
第七節 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
提要
第十二章 間期細胞核和染色體
第一節 細胞核的形態結構
第二節 細胞核的化學組成
第三節 核骨架
提要
第十三章 細胞的信號轉導與信號傳遞系統
第一節 信號細胞與靶細胞
第二節 細胞內信號傳遞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G蛋白關聯受體與G蛋白
第四節 酶關聯受體信號傳遞途徑
提要
第十四章 細胞的基因表達和蛋白質生物合成
第一節 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第二節 細胞內遺傳物質的複製與擴增
第三節 轉錄——基因表達的核心步驟
第四節 翻譯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第五節 蛋白質合成的調節
第六節 蛋白質的細胞定位
提要
第十五章 細胞增殖與細胞周期
第一節 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
第二節 真核細胞的分裂
第三節 細胞周期及其調控
第四節 細胞分裂的同步化
提要
第十六章 細胞分化
第一節 細胞分化的特徵
第二節 細胞發育潛能的變化
第三節 細胞分化與差別基因表達
第四節 細胞分化中的核質關係
第五節 卵中影響細胞分化的細胞質因子的性質
第六節 細胞間相互作用和環境因素對細胞分化的影響
提要
第十七章 個體發育的細胞與遺傳活動
第一節 卵子的發生和空間結構的建成
第二節 果蠅個體發育的基本過程
第三節 母體效應基因與體軸的建立
第四節 合子基因對早期胚胎模式形成的調控作用
第五節 同源異型選擇基因與體節發育模式
第六節 脊椎動物發育的體型形成
第七節 植物發育的細胞和遺傳活動
第八節 再生
第九節 程式性細胞死亡
提要
第十八章 癌細胞和癌基因
第一節 癌細胞的特性
第二節 癌的發生與致癌劑
第三節 癌基因學說的創立
第四節 癌基因產物的轉化作用機制
第五節 原癌基因的激活與細胞癌變
第六節 抑癌基因
第七節 畸胎瘤與胚胎幹細胞
提要
第十九章 細胞工程
第一節 生物工程的興起
第二節 細胞工程的主要技術領域
第三節 國內細胞工程研究方面的簡況
提要
第二十章 生命起源與細胞進化
第一節 化學進化與生命起源
第二節 生物大分子進化的可能途徑
第三節 分子構成形態實體
第四節 原核細胞的出現
第五節 真核細胞的起源和進化
提要
附錄
附錄Ⅰ 分子細胞生物學名詞
附錄Ⅱ 索引
附錄Ⅲ 分子細胞生物學常用縮寫代稱
附錄Ⅳ 胺基酸代號和密碼子
附錄Ⅴ胺基酸的極性

圖書信息2

基本信息

書名:分子細胞生物學(高等院校選用教材)
ISBN:703008639
作者:丁海珈 范淑琴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定價:69
出版日期:2001-3-1
版次: 1
開本:大16開

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述了細胞生物學的基本內容,在介紹細胞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重點擴增了細胞在發育、遺傳、信息傳遞中的活動和細胞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內容,體現了細胞的生命屬性。本書依據素質教育的原則,在體系安排上,引導學生建立學科系統概念,理解學科發展的連續性;在輔助環節上,注意方法論,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創造能力。本書打破了以課時定量的“教案式”結構,篇幅有了較大的擴增,既有利於學生閱讀,也為教師的教學留下了遊刃空間。
本書可供大學生物學專業作為生物基礎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參考。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
第二節 細胞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一、細胞的發現
二、細胞學說的創立和細胞學的形成
三、電鏡下的細胞和細胞生物學的興起
四、分子細胞生物學的出現
第三節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進展
提要
第二章 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形態觀察
一、光學顯微鏡
二、電子顯微鏡
第二節 生物化學分析
一、細胞化學和組織化學技術
二、免疫細胞化學
三、顯微光譜分析技術
四、放射自顯影術
五、超離心技術
六、分子雜交技術
七、PCR技術
第三節 細胞生理學技術
一、膜電位檢測技術
二、膜片鉗位記錄技術
三、細胞電泳
第四節 實驗操作技術
一、細胞培養
二、顯微操作技術
三、細胞融合
四、染色體分析技術
提要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細胞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概念的確立
一、原核細胞
二、真核細胞
第三節 病毒
一、病毒的形態和結構
二、病毒在細胞內的活動
三、類病毒
四、病毒的進化地位
五、病毒某些屬性的啟示
六、蛋白質感染因子
第四節 細胞的形態和大小
第五節 細胞的化學組成一、水是原生質最基本的物質
二、無機離子
三、細胞的有機分子
第六節 細胞的能量代謝與生物催化劑
一、細胞能量代謝的特點
二、酶——生命的催化劑
三、細胞的RNA催化劑
四、蛋白質組學的誕生
提要
第四章 質膜和細胞表面
第一節 質膜的分子結構
一、質膜的化學性質
二、幾種有代表性的質膜模型
三、質膜流動性的分子機制
四、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
五、細胞外被
第二節 細胞連線
一、緊密連線
二、黏合連線
三、隔狀連線
四、橋粒
五、間隙連線
六、胞間連絲
第三節 質膜的特化結構
一、微絨毛
二、褶皺
三、圓泡
四、內褶
五、纖毛和鞭毛
第四節 質膜與物質運輸
一、膜泡運輸
二、離子和小分子的穿膜運輸
提要
第五章 細胞外基質
第一節 細胞外基質的化學
一、多糖的分子結構
二、纖維蛋白
三、整聯蛋白在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相互關系中的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壁
細胞壁的結構和組成
第三節 細菌細胞壁
提要
第六章 內質網和核糖體
第一節 細胞質溶質
一、細胞質溶質的成分
二、細胞質溶質的功能
第二節 內質網
一、內質網的形態結構
二、內質網的化學組成
三、內質網的功能
四、內質網的特化類型
五、內質網的來源
第三節 核糖體
一、核糖體的基本結構與類型
二、核糖體的化學組成
三、核糖體的功能
提要
第七章 高爾基複合體與細胞分泌
第一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形態結構
第二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化學組成
第三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功能
一、形成和包裝分泌物
二、蛋白質和脂類的糖基化
三、蛋白質的加工改造
四、細胞內的膜泡運輸
五、膜的轉化
第四節 高爾基複合體的來源
提要
第八章 溶酶體和微體
第一節 溶酶體
一、基本特性
二、溶酶體與內吞作用
三、內體與膜的再循環
四、溶酶體的功能
五、溶酶體與疾病
六、溶酶體的發生
第二節微體
一、過氧化物酶體
二、乙醛酸循環體
三、微體的發生
提要
第九章 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
第一節 微管
--、微管的形態結構
二、微管的化學組成
三、微管的特性
四、微管的特導性藥物
五、微管的功能
六、微管組成的細胞器
七、細菌鞭毛
第二節 纖絲
一、橫紋肌的結構及收縮機制
二、平滑肌收縮機制
三、非肌細胞中微絲四、中間絲
提要
第十章 線粒體與氧化磷酸化
第一節 線粒體的形態、大小與分布
一、線粒體的形態、大小
二、線粒體的數量
三、線粒體的分布
第二節 線粒體的超微結構
一、線粒體外膜
二、線粒體內膜
三、膜間隙
四、線粒體基質
第三節 線粒體的化學組成與酶的定位
一、線粒體各部分的分離
二、線粒體的化學組成
三、線粒體中各種酶的定位
第四節 線粒體的功能與氧化磷酸化
一、 生物氧化的分區和定位
二、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的分子結構基礎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在線上制
四、ATP的合成和穿膜機制
五、線粒體與疾病
第五節 線粒體的半自主性
第六節 線粒體的發生
第七節 細菌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提要
第十一章 葉綠體與光合作用
第一節 葉綠體的形態、大小
第二節 葉綠體的超微結構
一、葉綠體被膜
二、類囊體
三、基質
第三節 葉綠體的化學組成
一、葉綠體被膜
二、類囊體
三、基質
四、電子載體在類囊體膜中的分布
第四節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
二、光反應
三、暗反應
第五節 葉綠體的半自主性
第六節 葉綠體的發生
第七節 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
提要
第十二章 間期細胞核和染色體
第一節 細胞核的形態結構
一、核被膜與核孔複合體
二、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分子結構
三、核仁
四、核液
第二節 細胞核的化學組成
一、染色質的化學組成
二、重複DNA順序
第三節 核骨架
一、核基質
二、核纖層與核孔複合體系統
三、染色體骨架
提要
第十三章 細胞的信號轉導與信號傳遞系統
第一節 信號細胞與靶細胞
一、信號分子與信號細胞
二、靶細胞
第二節 細胞內信號傳遞的基本原理
一、胞內信號傳遞的級聯反應
二、細胞對細胞外信號反應的不同速率
第三節 G蛋白關聯受體與G蛋白
一、G蛋白的結構與活性變化
二、G蛋白在信號傳遞中的功能
三、胞內信號傳遞與第二信使
第四節 酶關聯受體信號傳遞途徑
一、鳥苷酸環化酶性受體
二、酪氨酸激酶性受體
三、酪氨酸激酶關聯性受體
四、酪氨酸磷酸酶性受體
五、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性受體
提要
第十四章 細胞的基因表達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第一節 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一、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二、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
第二節 細胞內遺傳物質的複製與擴增
一、原核生物的DNA複製
二、真核生物的DNA複製
三、DNA複製的其他類型
四、基因擴增
第三節 轉錄——基因表達的核心步驟
一、RNA聚合酶
二、mRNA、rRNA和tRNA的合成
第四節 翻譯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一、mRNA、tRNA和核糖體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二、與肽鏈合成有關的可溶性蛋白質因子
三、多肽鏈的合成過程
四、新生蛋白質的加工
五、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及作用原理
第五節 蛋白質合成的調節
一、原核生物中蛋白質合成的調控
二、真核生物中蛋白質合成的調控
第六節 蛋白質的細胞定位
一、蛋白質合成後的去向和命運
二、蛋白質運輸的信號理論
三、分子伴侶在蛋白質摺疊和運轉中的作用
四、內質網途徑的蛋白質合成及其命運
五、游離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的歸宿
六、原核生物中分泌蛋白的合成
七、糙面內質網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的外運
八、蛋白酶體在蛋白質降解中的作用機制
提要
第十五章 細胞增殖與細胞周期
第一節 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
一、原核細胞的DNA複製和胞質分裂
二、原核細胞分裂的控制
第二節 真核細胞的分裂
一、無絲分裂
二、有絲分裂
三、減數分裂
第三節 細胞周期及其調控
一、細胞周期(cell cycle)
二、細胞分裂的影響因素
三、細胞周期的調控
第四節 細胞分裂的同步化
一、分選
二、化學同步化
三、物理同步化
提要
第十六章 細胞分化
第一節 細胞分化的特徵
一、形態結構發生差異
二、差別基因表達
三、細胞分化方向的限定早於形態差異的出現
四、分化細胞的表型保持穩定
五、去分化與轉分化
六、細胞的生理狀態隨分化程度而有所不同
第二節 細胞發育潛能的變化
一、遺傳物質丟失觀點的提出
二、高度分化的植物體細胞仍具有全能性
三、動物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仍保持全能性
第三節 細胞分化與差別基因表達
一、細胞分化的轉錄調節
二、差別基因表達的轉錄後調節
三、細胞分化的翻譯水平調節
第四節 細胞分化中的核質關係
一、受精卵細胞質的不均一性
二、細胞質決定子
第五節 卵中影響細胞分化的細胞質因子的性質
一、決定子是RNA調控信息
二、調控信息來源於母體
三、卵的激活與母體信息的翻譯調控
第六節 細胞間相互作用和環境因素對細胞分化的影響
一、胚胎誘導
二、細胞數量效應
三、激素的作用
四、環境對細胞分化的影響
提要
第十七章 個體發育的細胞與遺傳活動
一、先成論與漸成論
二、早期實驗胚胎學家對卵子的認識
第一節 卵子的發生和空間結構的建成
一、卵的基本形態
二、卵的極性
三、果蠅卵極性建立的機制
四、母體因子與胚胎模式形成
第二節 果蠅個體發育的基本過程
一、果蠅的生活周期
二、果蠅的早期胚胎髮生
三、幼蟲的發育
四、蛹化
五、果蠅個體發育過程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第三節 母體效應基因與體軸的建立
一、胚軸的建立與卵軸的關係
二、dorsal蛋白沿D-V軸調控合子基因表達
三、確定背部結構模式形成的形態發生素為decapentaplegic蛋白
第四節 合子基因對早期胚胎模式形成的調控作用
一、間隔基因沿前後軸將胚胎區分成若干寬頻區
二、對控基因對副節形成的調控作用
三、體節極性基因與幼蟲的體節形成
第五節 同源異型選擇基因與體節發育模式
一、同源異型選擇基因對體節發育的調控
二、果蠅成蟲盤分化的基因調控
第六節 脊椎動物發育的體型形成
一、脊椎動物的基本發育過程
二、中胚層誘導信號
三、體節的形成
四、Hox基因沿前後軸確定體節的位置特性
五、肢體的發育
第七節 植物發育的細胞和遺傳活動
一、植物發育的基本過程
二、苗分生組織細胞的發育命運
三、花的發生
第八節 再生
一、再生的類型
二、再生與去分化
三、去分化的調控機制
四、肢體再生與位置值
五、去分化與轉分化
六、哺乳動物的再生潛能
七、植物的極化再生
第九節 程式性細胞死亡
一、基本概念
二、程式性細胞死亡的普遍性
三、程式性細胞死亡的意義
四、程式性細胞死亡的基本過程
五、線粒體在細胞凋亡中的關鍵作用
六、程式性細胞死亡的基因調控
七、細胞死亡的類型
提要
第十八章 癌細胞和癌基因
第一節 癌細胞的特性
一、癌的特徵
二、癌細胞的幾種主要特點
第二節 癌的發生與致癌劑
一、致癌劑的性質
二、腫瘤病毒的發現
第三節 癌基因學說的創立
一、反轉錄酶的發現
二、癌基因學說的提出
三、原癌基因的認識
第四節 癌基因產物的轉化作用機制
病毒癌基因的轉化作用
第五節 原癌基因的激活與細胞癌變
一、原癌基因的激活途徑
二、細胞癌變是多次基因突變的結果
第六節 抑癌基因
一、抑癌基因的發現
二、抑癌基因的類別
第七節 畸胎瘤與胚胎幹細胞
畸胎瘤
提要
第十九章 細胞工程
第一節 生物工程的興起
一、遺傳工程
二、細胞工程
三、微生物工程
四、酶工程
第二節 細胞工程的主要技術領域
一、細胞培養
二、 細胞融合
三、細胞拆合
四、哺乳動物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
五、轉基因技術
六、哺乳動物克隆技術
第三節 國內細胞工程研究方面的簡況
提要
第二十章 生命起源與細胞進化
第一節 化學進化與生命起源
第二節 生物大分子進化的可能途徑
第三節 分子構成形態實體
一、分子團聚物
二、膜的自然形成
三、細胞重建
第四節 原核細胞的出現
第五節 真核細胞的起源和進化
一、細胞核的起源
二、中心粒、過氧化物酶體、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起源
提要
附錄Ⅰ 分子細胞生物學名詞
附錄Ⅱ 索引
附錄Ⅲ 分子細胞生物學常用縮寫代稱
附錄Ⅳ 胺基酸代號和密碼子
附錄Ⅴ胺基酸的極性

圖書信息3

書名:分子細胞生物學
書號:9787302120346
作者:陳曄光等
定價:62元
出版日期:2006-9-13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篇,分別從基因表達調控和蛋白質修飾、細胞膜物質運輸、細胞運動的分子基礎、細胞增殖及其調控、細胞分化與幹細胞和細胞凋亡等方面,結合最新研究發展動向,對細胞生物學的前沿領域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並討論了與細胞增殖、分化和死亡有關的信號網路的分子基礎,分析了其與疾病發生的關係。此外,本書還特意介紹了分子細胞生物學最新研究領域,如幹細胞、RNA干擾技術等,並儘量提供現代分子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書主要面向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生物醫學相關的研究者和大學教師,同時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大學考試的參考書。

目錄

第一篇基因表達調控和蛋白質修飾
第一章真核基因表達調控3
第一節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概念及生物學意義3
第二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5
第三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10
小結26
第二章表觀遺傳學28
第一節DNA甲基化28
第二節組蛋白修飾42
第三節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關係49
小結50
第三章染色質組裝與基因組的維護52
第一節DNA損傷和基因組穩定性52
第二節染色質組裝和染色質組裝因子153
第三節RecQ螺鏇酶及其特性56
第四節人類RecQ螺鏇酶及其與一些遺傳疾病的關係62
第五節RecQ螺鏇酶與CAF?1共同參與基因組維護71
第四章RNA沉默——真核細胞基因表達調控的新途徑74
第一節轉錄後水平的基因沉默現象——RNA干擾74
第二節細胞內基因表達調控的新途徑——miRNA介導的基因沉默82
小結87
第五章翻譯後水平的蛋白質修飾89
第一節蛋白質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89
第二節蛋白質的乙醯化91
第三節蛋白質的泛素化92
第四節類泛素化的蛋白質修飾95
第五節蛋白質的修飾在TGF?β信號轉導中的調控作用97
第六節組蛋白翻譯後水平的蛋白質修飾99第二篇細胞物質運輸的分子基礎
第六章細胞內囊泡運輸105
第一節細胞內囊泡運輸概述105
第二節膜運輸和維持房室化多樣性的分子機制106
第三節從內質網經高爾基體的轉運109
第四節從反面高爾基網到溶酶體的轉運113
第五節胞吐作用: 從反面高爾基網到細胞外的轉運114
小結118
第七章細胞內吞作用120
第一節胞吞作用的類型120
第二節格線蛋白介導的胞吞作用123
第三節泛素化與胞吞作用130
第四節胞吞作用與信號轉導135
第五節胞吞作用與TGF?β信號140
第六節胞吞作用與病毒侵染141
小結143
第八章核膜結構、動態變化及其功能146
第一節核膜的基本結構和成分146
第二節核膜的蛋白成分147
第三節核膜的功能150
第四節核膜的動態變化152
第五節核膜相關疾病155
小結156
第九章信號轉導分子的跨細胞核膜運輸159
第一節細胞核膜、細胞核孔複合體及核孔複合體蛋白159
第二節細胞核內運蛋白和核外運蛋白160
第三節細胞核內運模型161
第四節通過非核內運蛋白途徑的細胞核內運162
第五節細胞核物質外運163
第六節穿梭運輸與滯留164
第七節細胞質滯留因子164
第八節細胞核滯留因子166
第九節細胞外信號對信號轉導分子運動的調節166
小結169
第十章蛋白轉運與疾病的發生172
第一節蛋白轉運與神經退行性疾病172
第二節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182
第三節蛋白轉運與其他非神經退行性疾病185
小結188
第十一章微管和細胞質物質運輸系統191
第一節細胞骨架的結構和在細胞內的分布191
第二節分子馬達192
第三節馬達蛋白與人類疾病205
小結206
第三篇細胞增殖及其調控
第十二章細胞周期調控與相關疾病的發生211
第一節細胞周期211
第二節細胞周期與腫瘤217
第三節細胞周期與心血管疾病221
第四節細胞周期與老年性疾病225
第五節細胞周期與腎臟疾病228
第十三章細胞周期檢控點232
第一節概述232
第二節細胞周期檢控點作用的分子機制233
第三節幾個重要的細胞周期檢控點238
第四節細胞周期檢控點和癌症的發生241
第五節細胞周期檢控點蛋白和細胞中其他生命過程的關係243
第十四章真核生物DNA複製的起始調控245
第一節DNA複製起始點與前DNA複製複合體組裝245
第二節前DNA複製複合體組裝與DNA複製執照假說250
第三節前DNA複製複合體組裝過程的調節252
第四節G1/S期轉化與G1/S期檢控點254
小結258
第四篇細胞信號轉導
第十五章MAPK信號轉導通路的調控及生理功能263
第一節MAPKs的主要成員及其信號轉導途徑263
第二節酵母中的交配信息素信號通路266
第三節哺乳動物中的MAPK信號途徑271
第四節哺乳動物MAPK信號途徑中的支架蛋白281
第五節ERK1/2以及其他MAPK的生理功能283
小結286
第十六章胰島素信號轉導在健康與疾病中的作用288
第一節胰島素信號分子288
第二節胰島素受體及其底物291
第三節胰島素信號通路的轉導分子296
第四節胰島素信號通路上的正負效應分子——葡萄糖轉運子-4和FOXO轉錄因子298
第五節胰島素信號轉導通路上負性調控302
第六節胰島素信號轉導與富貴病的關係305
第七節以胰島素信號轉導為主導發展新藥物、促進健康長壽312
第十七章JAK-STAT信號通路319
第一節JAK-STAT信號通路的發現319
第二節JAK家族的結構與功能320
第三節STAT蛋白家族結構與功能324
第四節JAK-STATs信號通路的調控330
第五節JAK-STAT途徑的負調節333
第六節JAK-STAT與其他信號轉導通路的相互作用339
第七節JAK-STATs信號通路與疾病發生340
第十八章Wnt信號通路與人類疾病345
第一節Wnt信號通路的組成與調控345
第二節Wnt信號通路的生理功能349
第三節Wnt信號通路與人類疾病351
第四節Wnt信號通路研究歷程中的重要事件354
小結356
第十九章TGF-β信號傳遞及細胞增殖358
第一節TGF-β超家族概述358
第二節TGF-β信號傳遞通路359
第三節TGF-β信號傳遞的調控367
第四節TGF-β信號在細胞中的重要生理作用369
第五節TGF-β在生物體內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372
小結377
第五篇細胞分化與幹細胞
第二十章幹細胞與細胞分化381
第一節導言381
第二節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381
第三節幹細胞與信號通路385
第四節幹細胞的研究手段388
第五節幹細胞與細胞衰老和凋亡394
第六節腫瘤與幹細胞395
小結397
第二十一章胚胎幹細胞及其套用400
第一節成體組織幹細胞400
第二節胚胎幹細胞402
第三節胚胎幹細胞的醫療套用405
小結412
第二十二章B細胞發育414
第一節B細胞的產生414
第二節B細胞的選擇420
第三節B細胞的異質性422
小結425
第二十三章胸腺和T淋巴細胞發育427
第一節T細胞在胸腺中的發育427
第二節T細胞受體基因重排及受體基因的表達430
第三節T細胞的陽性選擇和陰性選擇434
小結438
第六篇細胞凋亡
第二十四章細胞凋亡及其信號轉導443
第一節細胞凋亡的基本元件443
第二節細胞凋亡信號轉導通路452
第三節細胞凋亡受體/配體與疾病的關聯456
第四節單細胞生物(酵母)的細胞凋亡459
第五節泛素化降解與細胞凋亡462
第六節細胞凋亡的研究手段464
第七節細胞凋亡常用的檢測方法467
小結469
第二十五章細胞程式化死亡的分子調控與癌症471
第一節不同細胞程式化死亡形式的比較471
第二節線蟲作為模型的細胞凋亡研究474
第三節哺乳動物細胞程式化死亡的調節475
第四節細胞程式化死亡與癌症的發生481
第五節細胞程式化死亡與特異抗癌藥物的篩選483
第六節細胞程式化死亡與癌症的治療485
小結488
英漢名詞索引491
漢英名詞索引(以拼音字母為序)508

圖書信息4

書名:分子細胞生物學(第2版)(全彩印)
書號:9787302245513
作者:陳曄光、張傳茂、陳佺
定價:149.8元
出版日期:2011-10-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