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脈鵝掌柴(原變種)

凹脈鵝掌柴(原變種)

凹脈鵝掌柴,所屬五加科鵝掌柴屬植物的一種葉有6-7小葉;葉柄長達30厘米,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變稀;托葉與葉柄合生;小葉片革質,。分布於中國大陸西藏自治區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凹脈鵝掌柴(原變種)

種拉丁名:Scheffleraimpressa(C.B.Clarke)Harmsvar.impressa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屬中文名:鵝掌柴屬

屬拉丁名:Schefflera

國內分布:產西藏東南部。

中國植物志:54:046

簡介

Scheffleraimpressa(C.B.Clarke)Harmsvar.impressa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0米;當年生的小枝粗壯,被很快脫落的星狀絨毛。葉有6-7小葉;葉柄長達30厘米,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變稀;托葉與葉柄合生;小葉片革質,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4-17厘米,寬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漸狹,上面除中脈外無毛,下面密生淡黃銹色星狀絨毛,後毛漸脫落變稀,邊緣全緣,在幼樹時有羽狀分裂,側脈8-10對,上面平坦或微下陷,下面微隆起,網脈在上面明顯下陷,下面略明顯;小葉柄長1-3厘米,被毛和葉柄一樣。圓錐花序頂生,長達40厘米,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絨毛,後毛漸脫淨;傘形花序直徑1.5-3厘米,有花20-50朵;總花梗扁平,長1-2厘米;花梗扁平,長0.5-1厘米,和總花梗均密生星狀絨毛;苞片闊三角形,長2-6毫米,外面被星狀絨毛;萼倒圓錐形,長3毫米,密生淡黃棕色星狀短柔毛,邊緣有不甚明顯的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2.5-3毫米,外面被毛和萼一樣,但很快脫淨;雄蕊5,長約4毫米;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長約1毫米。花期7-9月。

生長地區

產西藏東南部(林芝、察隅)。生在常綠闊葉林中,海拔約2000米。印度、不丹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