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晶溪館

凹晶溪館

凹晶館乃是史湘雲和林黛玉聯句:《右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三十五韻》的前 二十二韻之所。在這二十二韻中有:“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這樣的好句對出。“凹晶館”是黛玉取的名。

來歷

凹晶溪館凹晶溪館

曹雪芹所著《紅樓夢》大觀園中的一處建築,命名者為林黛玉。關於它的得名,文中介紹為:“因這幾間就在此山懷抱之中,乃凸碧山莊之退居,因窪而近水,故顏其額曰“凹晶溪館”。”即因地處窪處(凹)而近水(晶)得名,與“凸碧山莊、嘉萌堂”是配套的一組賞月祭月建築。

簡述

凹晶溪館凹晶溪館

在《紅樓夢》中有關凹晶溪館的描述為:湘雲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終不及近水賞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沿,山坳里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館。可知當日蓋這園子時就有學問。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就叫作凹晶。這‘凸’‘凹’二字, 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可知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設此處。有愛那山高月小的,便往這裡來;有愛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裡去。只是這兩個字俗念作‘窪’‘拱’二音, 便說俗了,不大見用,只陸放翁用了一個‘凹’字,說‘古硯微凹聚墨多’,還有人批他俗,豈不可笑。”

見於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淒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文中對於賞月效果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二人遂在兩個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如置身於晶宮鮫室之內。微風一過,粼粼然池面皺碧鋪紋,真令人神清氣淨。”

位置

凹晶溪館凹晶溪館

凹晶溪館是凸碧山莊的退居之處,在山坡底下的池沿處、山坳里的近水處、在此山環抱之中,房宇不多(後文指明有小亭),且又矮小,要轉一個彎才能進去(76回)。既曰“山坳(山間平地)”、“此山環抱”,可見此處較為隱秘,故紫鵑翠縷等有“要我們好找,一個園裡走遍了,連姨太太那裡都找到了。才到了那山坡底下小亭里找”之說。又曰臨池、近水、在山坡底下,可見很低。黛、湘下山,並未走那“極平穩的寬路”,而是另闢蹊徑,一直下到山底了。

盤點《紅樓夢》中的美麗景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