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溝村

冷水溝村

冷水溝村隸屬於雲南省曲靖會澤縣樂業鎮魯珠,該村國土面積0.8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1、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樂業鎮冷水溝村

村情概況

冷水溝村冷水溝村

冷水溝村隸屬於樂業鎮鎮魯珠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樂業鎮南邊,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鎮37公里,國土面積0.8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920毫米,適宜種植辣椒、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59畝,其中人均耕地0.66畝;有林地86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戶,有鄉村人口89人,其中農業人口89人,勞動力4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7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9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9畝(其中:田4畝,地55畝),人均耕地0.66畝,主要種植辣椒30畝等作物;擁有林地860畝,荒山荒地181畝,其他面積1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3萬元,占總收入的61.61%;畜牧業收入14.9萬元,占總收入的38.3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1頭,肉牛35頭,肉羊17頭);農民人均純收入219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工資性收入7.6萬元,其中,外出務工收入7.6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烤菸、辣椒主要銷售往省外。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9.7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辣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辣椒100畝。

2、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高良鄉冷水溝村

冷水溝村隸屬於高良壯苗瑤族鄉戈勒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高良鄉西北邊,距離村委會所在地15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國土面積3.92平方公里,海拔108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生薑、薏苡等農作物。有耕地228畝,其中人均耕地2.9畝;有林地5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0戶,有鄉村人口79人,其中農業人口79人,勞動力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9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生薑、薏苡為主。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49%;畜牧業收入8.6萬元,占總收入的4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頭);林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6%;第二、三產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9%;工資性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0.4%。農民人均純收入1139元,農民收入以生薑、薏苡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10%),到省外務工3人。

3、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冷水鎮冷水溝村

基本情況

冷水溝村轄10個居民組、382戶、1470口人,黨員59人,村兩委班子由8人組成。近年來,冷水溝村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狠抓三個文明建設,使全村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快速、健康發展,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級文明村、省級“五好”村黨支部、省級“文明村”、“中州新村”、市級“小康村”、“治安模範村”等榮譽稱號。2005年底村固定資產達3300萬元,集體收入達18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5580元。

經濟發展

冷水溝村作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村黨支部緊緊圍繞“念工礦經、產精品糧、打旅遊牌、建溝中城”的思路,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自我加壓、負重奮進,及早掀起了新農村建設高潮。一是領導重視、超前規劃。早在今年元月份,村黨支部就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召開了村、組民眾大會,聘請有關部門對全村進行了整體規劃,提出了“以點帶面、梯次推進”的建設方略,利用三年時間把冷水溝村建成具有山區特色的新農村。二是突出重點,強化措施。以1—6組為重點,開展“三清四集中”活動,村投資12萬餘元,對居民房屋進行了統一粉刷、清掃,對圈舍、廁所進行了改造;並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在建房方面,對新建房屋的給予每戶5000元補貼。三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年初在原有支柱產業超龍選廠的基礎上,投資興建了超龍二、三廠,已於近期投產,共安排200餘名剩餘勞動力。今年全村預計實現集體收入200萬元,到2008年實現集體收入2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

設施建設

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目前已投資115萬元,對1800米村級主幹道實施了柏油鋪設、路燈安裝工程;已投資12萬元,粉刷房屋113戶,面積33600平方;投資9萬元,栽植雪松300株、冬青樹370株,道路綠化已完成;改廁、改圈180餘個,四是建立機制,加強監督。建立衛生激勵機制,開展新農村示範戶評選活動,並組織新農村建設示範戶免費到國內景點旅遊;建立衛生保潔機制,村里每月拿出500元僱傭垃圾清運車,每天定時在全村流動清運;建立衛生監督機制,在各組聘請2—3名老黨員為衛生監督員,對各家各戶衛生實行日督查制,對亂排亂倒垃圾行為給予嚴肅處理。清理路障40餘處,填埋垃圾600餘立方,規劃垃圾池3個,河道清理1350米。在“三清四集中”的基礎上,近期將投資65萬元,對4—10組1860米道路進行擴寬、硬化。當前,全村民眾正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如火如荼的開展新農村建設,決心把冷水溝村儘早建成具有山區特色的新農村。

4、雲南省昆明市縣鳳儀鄉冷水溝村

村情概況

冷水溝村隸屬於鳳儀鄉楊家灣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鳳儀鄉東北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鄉11公里。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拔211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215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有林地1371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戶,有鄉村人口282人,其中農業人口282人,勞動力1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4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2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07萬元,占總收入的45.5%;畜牧業收入16.1萬元,占總收入的45.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9頭,肉牛20頭,肉羊17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97萬元,占總收入的5.6%;工資性收入2.3萬元,占總收入的6.5%。農民人均純收入108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人(占勞動力的18.2%),在省內務工27人,到省外務工3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5畝(其中:田50畝,地165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37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5.8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3畝,主要種植蘋果、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1畝;草地170畝;荒山荒地6畝,其他面積1423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6%。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5戶,共鄉村人口282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41人。其中農業人口282人,勞動力16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1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3人,參合率96.8%;享受低保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1公里。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差,人畜飲水困難,農民看病難,兒童上學遠,無文化娛樂場所,農民文化素質低,科技難推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馬鈴薯100畝,養豬150頭,養牛40頭,養羊80隻,養雞600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084元增加到1300元。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等五通。全村有65戶通自來水。有65戶通電,有1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8.5%和4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戶(分別占總數的30.8%和24.6%)。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6輛。全村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1]

5、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冷水溝村

冷水溝村隸屬於雲南省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石鼓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石鼓鎮東邊,距離石鼓村委會6.00公里,距離石鼓鎮6.00公里。國土面積0.14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溫0.0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菸、小麥、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208.00畝,其中人均耕地26.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5戶,有鄉村人口138人,其中農業人口138人,勞動力7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3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7.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3%;畜牧業收入5.00萬元,占總收入的7.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頭,肉牛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8.6%;工資性收入2.10萬元,占總收入的5.3%。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