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鼎山

六鼎山

敦化六鼎山文化旅遊區是吉林省乃至東北亞最大的人文、歷史、佛教文化旅遊景區,景區內的自然景觀、佛教文化、渤海文化、清始祖文化,敖東佛韻淋漓盡致。它們與六鼎山、八旗山和聖蓮湖一起,構成湖光與山色相映、人文與自然共存的和諧景觀。六鼎山是一座歷史的山。它因見證了滿清的發祥而顯得有些蒼古,它因埋葬著一位渤海公主而顯得有些哀婉悽美,但也正因為這些,多少年來,它吸引了萬千遊人來此尋古探幽,籍古憑弔;而佛性法師的到來,正覺寺的興建,金鼎大佛的建立,又為這座歷史的山增添了一道凝重渾厚的佛教景觀,供世人景仰、膜拜。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六鼎山六鼎山

2012年,吉林省六鼎山文化旅遊區開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計畫並通過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使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2015年10月15日,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5年11月,景區正與北京巔峰等單位合作,以渤海古國大祚榮、貞惠公主歷史故事為主線,對渤海古墓群進行包裝策劃,將其打造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旅遊產品。景區初步實現了以六鼎山為核心,以靜心養生、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為依託的10個旅遊度假集中區。

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按照規劃,逐步建設山谷養生度假區、生態農業體驗區、康體健身度假區、旅遊經濟產業園區。

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管委會以爭創國家5A級景區為契機,不斷加強“平安景區”爭創工作,嚴格落實景區安全責任制,不斷制定和完善《安全防火應急預案》、《景區旅遊處理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及24小時值班巡查制度等。

著名景點

正覺寺

六鼎山六鼎山

恢復重建的敦化正覺寺,是吸納並融合了國內30多座寺院的精華而至今還在繼續豐富完善的叢林聖地。她整體容貌氣勢恢弘,莊嚴肅穆;單體殿堂又獨顯特色,各具風格。且依山傍水,形闊神張,冬披銀裝素裹,夏顯綠樹紅牆,總體結構渾然天成。

金鼎大佛

六鼎山六鼎山
六鼎山六鼎山

金鼎大佛坐落於正覺寺後山頂峰,坐北朝南,背靠牡丹江,前擁正覺寺,遠望長白山,與香港天壇大佛遙相對應,實為一佛二體,分處神州南北,共佑中華大地。大佛基座內設有真佛化身之“萬佛殿”、住世護法之“五百羅漢堂”及“佛教藝術館”等。

六鼎山六鼎山

清始祖祠

六鼎山六鼎山

敦化是滿族發祥地。經過長期論證,清史祖布庫里雍順在這裡平定三姓之亂創建滿族的史實,得到國內史學界公認。清始祖祠占地5萬平方米,核心區位於聖蓮湖西岸、六頂山南麓,四周環繞八旗山。清始祖祠由始祖廟、天女宮、列祖館三大景點組成,並融匯了薩滿文化、尤其是薩滿祭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渤海古墓群

古墓群古墓群

作為渤海國早期王室貴族的陵寢,六鼎山古墓群建制古樸,與山形地貌渾然一體,古墓群包括兩個墓區,大小墓葬一百餘座,其中在貞惠公主墓中發掘的石獅、墓志銘等最為珍貴,對研究渤海國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證據,解決了渤海史研究上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六鼎山是一座歷史的山。它因見證了滿清的發祥而顯得有些蒼古,它因埋葬著一位渤海公主而顯得有些哀婉悽美,但也正因為這些,多少年來,它吸引了萬千遊人來此尋古探幽,籍古憑弔;而佛性法師的到來,正覺寺的興建,金鼎大佛的建立,又為這座歷史的山增添了一道凝重渾厚的佛教景觀,供世人景仰、膜拜。

海東之鷹

海東之鷹海東之鷹

海東之鷹也叫做六鼎門,它的設計靈感就是來源於“海東之鷹”。

東西跨度88米、高19.5米的大門、斜向張開的牆體宛如一支展開臂膀迎接八方遊客的雄鷹,其整體造型採用呈弧形排布的三重門結構,共6扇門,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景觀大門,也是長白山第一座歷史文化地標。

景區美食

明太魚明太魚

明太魚

明太魚是朝鮮民族的傳統食品。冬天把明太魚洗乾淨,去內臟,然後掛在外面凍乾,魚肉中的水分經過升華晾乾,魚肉成條狀。晾乾的魚撕下魚皮,用完整的魚皮包上特製的米,放鍋里蒸,熟了以後蘸上醬料吃起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魚皮包飯,也是延邊的特色。

灶台魚

灶台魚是用灶台鐵鍋加以柴火慢燉獨特的秘訣精製而成,正宗的灶台魚是使用江湖野生魚種,比如嘎牙子魚、草魚、胖頭魚、鯉魚、鯽魚特產活魚,加以當地的把蒿、大棗、枸杞等熬制,最後蘸上自製的農家風味十多種精製醬調製。

烤串

延邊的烤串獨具特色,當地人會根據不同的調料風格分出了汪清羊排、琿春大串等派系,這裡的烤串因地制宜,海鮮以明太魚為主,肉類居多,吃的時候常伴以洋蔥辣醬。

米腸米腸

米腸

米腸是朝鮮族風味小吃之一,是用新鮮豬腸、豬肉餡、豬板油、糯米、新鮮的豬血做主料,再添加蔥花、大蒜、洋蔥、鮮姜、鹽等調味做成。表面呈紫紅色,外脆內糯。

玉米面條

玉米面條是敦化的特產,玉米面條是用敦化本地的玉米加工而成。玉米面條與其他麵條不同的是久煮不爛,口感清香,爽滑細膩。

粘豆包粘豆包

粘豆包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是一種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是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

打糕打糕

打糕

打糕的做法是先把江米即糯米洗淨,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後煮熟,成粘米狀。用木錘反覆敲打江米成粘面,裹以黃豆粉,再蘸著豆面和白糖吃。它與中國的年糕、糯米果、糍粑相似。

鍋包肉鍋包肉

鍋包肉

鍋包肉是東北風味菜,滿族美食。鍋包肉是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成菜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拔絲地瓜拔絲地瓜

拔絲地瓜

拔絲地瓜是以地瓜、白糖食材製成。

做法是將地瓜切塊,鍋里放油,油溫適中後,倒入100克左右的白砂糖,用小火,慢慢攪拌,大約攪拌到糖汁變濃顏色變重,用鏟子可以提絲為止,將炸好的地瓜塊放入,迅速攪拌,出鍋,地瓜入油炸為金黃色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