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雄

六雄

指 戰國 時 韓 、 趙 、 魏 、 燕 、 齊 、 楚 六國。

拼音

liù xióng

注音

ㄌㄧㄨˋ ㄒㄩㄥˊ

引證解釋

1. 唐 李鹹用 《和友人喜相遇》詩之三:“六雄互欲吞諸國,四海終須作一家。”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又觀世之學者,或耽玩一經,或專精一史。談《春秋》者,則不知 宗周 既隕,而人有六雄。”

2. 唐 代以 鄭 、 陝 、 汴 、 絳 、 懷 、 魏 六州,為形勢重要之地,稱為“六雄”。 唐 開元 中,將境內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以外,以近畿為四輔,其餘州縣依其地理條件、戶口多寡,分為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各種等級。《新唐書·韋處厚傳》:“ 處厚 乃置六雄、十望、十緊等州,悉補別駕,由是流品澄別。”參閱《通典·職官·州郡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