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文子

公叔文子,春秋時衛(都城在濮陽西南)大夫,即公叔發,衛獻公之孫,名拔,諡號“文”,故稱公叔文子。

基本信息

【公叔文子】
公叔文子,春秋時衛(都城在濮陽西南)大夫,即公叔發衛獻公之孫,名拔,諡號“文”,故稱公叔文子。衛靈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04年);魯定公侵鄭,占取匡(今長垣縣北),去時不向衛借路,回時陽虎卻要讓魯軍過衛都中,衛靈公怒,派彌子瑕追魯軍。當時公叔文子已告老退休,坐車去見靈公,勸靈公不要效法陽虎,讓陽虎作惡增多自行滅亡。靈公乃止。其家臣分居異僎有賢才,他推薦僎和他做同等的官,受到孔子的讚賞。

《論語》中孔子對其的評價

憲問篇第十四
14.13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翻譯:
孔子向公明賈問公叔文子的文人,說:“是真的嗎?公叔文子老先生不說話、不微笑、不取財?”公明賈回答說:“因為傳話的人說得太過分了(才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公叔文子老先生時機適當才說話,別人就不討厭他講話;快樂了才笑,別人就不討厭他笑;覺得該取時再取,別人就不討厭他取財。”孔子說:“是這樣嗎?難道真是這樣嗎?”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巽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翻譯: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巽,(由文子推薦)與文子一道做了國家大臣。孔子聽到這件事,說:“(這樣,公叔文子將來)可以用‘文’作諡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