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學

公共事業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控制 公共事業管理的法律制度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裝: 306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40252477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公共事業管理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叢書,也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教材,自2002年初版以來,多次印刷,已得到全國高等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廣泛使用,全國100餘所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中大部分都選用該教材。2004年,該教材第一版獲遼寧省行政管理學會優秀教材一等獎,省人才學會優秀教材一等獎,國家人事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國家行政學會優秀著作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編輯推薦

《公共事業管理學(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事業與公共事業
第二節 公共事業組織
第三節 公共事業管理
第四節 公共事業管理學
第二章 公共事業管理的主體
第一節 現代市場體制的職能優勢和局限性
第二節 現代國家體制的職能優勢和局限性
第三節 公共事業體制的職能優勢和局限性
第四節 公共事業管理主體
第三章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領導、溝通、激勵、控制與效率
第一節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領導
第二節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溝通
第三節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激勵
第四節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控制
第五節 公共事業管理效率
第四章 公共事業管理的公共責任與監督機制
第一節 公共事業組織的公共責任和監督機制
第二節 已開發國家的公共事業組織的公共責任與監督機制
第三節 我國公共事業組織監督機制
第五章 公共事業管理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國外公共事業組織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第二節 我國公共事業組織法律制度概述
第三節 事業單位法律制度
第四節 社會團體的法律制度
第五節 民辦非企業單位法律制度
第六節 基金會的法律制度
第六章 公共事業倫理和公共事業道德
第一節 公共事業倫理
第二節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建設
第三節 公共事業道德
第七章 公共事業組織財務管理
第一節 公共事業組織財務管理概論
第二節 預算管理
第三節 收入和支出管理
第四節 財務監督
第八章 公共事業管理的人力資源開發
第一節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模式
第二節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定
第三節 各類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
第九章 中國公共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發展和創新
第一節 中國公共事業改革歷程
第二節 現代事業制度設計——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模式選擇
第三節 實現中國公共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目標的基本途徑與對策
第四節 公共事業管理的發展與創新
第十章 部門公共事業管理
第一節 科技管理
第二節 教育事業管理
第三節 文化管理
第四節 體育事業管理
第五節 衛生管理
第六節 社團管理
第十一章 公共事業管理中的方法與技術
第一節 目標管理
第二節 人力資源測評技術
第三節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社區管理
第一節 社區概述
第二節 社區管理的意義、內容和特徵
第三節 社區管理體制與社區管理組織
第四節 社區管理模式
第五節 社區服務
第六節 社區管理的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專業主要課程教材

序言

《公共事業管理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也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教材,自2002年初版以來,多次印刷,已得到全國高等院校公共事業菅理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廣泛使用,全國。100餘所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中大部分都選用該教材。2004年,該教材第一版獲遼寧省行政管理學會優秀教材一等獎,省人才學會優秀教材一等獎,國家人事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國家行政學會優秀著作三等獎等多項獎勵。與此同時,許多專家、學者和學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並校正很多遺漏之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這也是本次修訂的動力之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各項事業獲得健康、穩步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提高,國家的綜合競爭力逐步增強,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步伐在加快。同時,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更是產生了質的飛躍,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的加速,許多社會職能回歸給社會,“第三部門”發展迅速,相應情況下,國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對非營利組織規範管理的法規、法律。可以說,公共事業正以超常規的速度在發展,這一切都對我國高等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需求。據教育部2007年調查結果,該專業從1999年試辦至今,已由最初的2所學校試辦迅速發展為全國284所大學設有該專業,師資隊伍已由原來的幾十人增加到一千多人,呈現出起步晚、發展速度快、類型多的特點。
要保持專業健康發展,就必須要有高質量教材的支撐。本書是在2002年版《公共事業管理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本次修訂有四項原則,一是拾遺補缺、釐正謬誤;二是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三是儘可能吸收公共管理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四是客觀反映社會實際和公共管理特色。秉承這四項原則,我們對全書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公共事業管理學》具有如下特點:
(1)具有時代特色。目前國內公共事業管理教材基本上是介紹國外原理,概念較多,而形成國內的理論、概念較少;引用其他學科原理、概念較多,本學科獨創性的原理、概念較少;分章獨立介紹多,學科之間有機融合少。本書針對近幾年學者、專家的意見,作了有效的嘗試,儘量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國當前的社會實踐。

文摘

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對組織進行不同的分類。在現代社會中,組織的公共目標和非公共目標,構成了組織目標的兩大類型,並對不同類型組織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響。據此,人們把組織劃分為公共組織和非公共組織。
非公共組織一般不以公共利益為組織的目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是典型的非公共組織。公共組織是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標的組織,它一般擁有公共權力或者經過公共權力的授權,負有公共責任,是以提供公共服務、管理公共事務、供給公共產品為基本職能的組織。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組織。除此之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為目標,提供特定公共服務的非營利性的公共組織,也構成了現代社會公共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後者就形成了所謂的公共事業組織。
公共事業組織雖然是現代社會公共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在內涵、外延、作用範圍上同其他公共組織是有差別的。從公共事業組織的本質和功能出發,公共事業組織可以定義為:公共事業組織是依照一定的規則(或有關政策、法規,或有關的法律),以獨立、公正為原則,並憑藉其特有的功能為社會提供各種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
按照社會分類管理的原則,我國的社會組織大體可分為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五大類型。依此分類,公共事業組織這個概念在中國應當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包括民主黨派等政治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又合稱為民間組織,所以中國的公共事業組織主要包括事業單位和民間組織。
所謂事業單位,根據1998年10月25日國務院頒布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2條的規定,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事業目的,由國家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所謂社會團體,根據1998年10月25日頒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2條規定,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所謂民辦非企業單位,根據1998年10月25日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2條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