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93年

公元893年

景福二年(893)正月,詔以顧彥暉為東川節度使。 景福二年(893)四月,建使人告陳敬瑄謀反,殺之於新津(今四川)。 景福二年(893)四月,攻節度使李匡籌,至居庸關為盧龍府兵戰敗。

(圖)唐朝疆域唐朝疆域

公元893年,景福二年,癸丑年。以下為本年發生的大事。

一月至四月

(圖)李茂貞李茂貞

王建敗東川、鳳翔兵
東川留後顧彥暉與王建有隙,李茂貞從中利用,奏朝廷再賜彥暉節。景福二年(893)正月,詔以顧彥暉為東川節度使。茂貞又遣李繼密助顧彥暉攻西川,未幾,王建遣兵敗東川、鳳翔兵於利州(今四川廣元)。彥暉求和,請與茂貞絕交,王建許之。
李茂貞鎮興元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奏請鎮興元(今陝西漢中),景福二年(893)正月,詔以茂貞為山南西道兼武定節度使;以徐彥若同平章事,充鳳翔節度使。又割果(今四川南充)、閬(今四川閬中)二州隸武定軍。茂貞欲兼得鳳翔,不奉詔。
李克用攻成德
景福二年(893)二月,李克用圍攻李存孝於邢州(今河北邢台)。成德節度使王鎔致書勸解,克用怒,進兵擊王鎔,大敗鎮兵。李存孝救王鎔,將兵入鎮州(今河北定縣)。盧龍節度使李匡威亦率軍來援,敗河東軍,克用引兵還圍邢州。
時溥敗死,朱全忠並徐州
景福二年(893),朱全忠圍徐更急,時溥向兗州朱瑾求救。二月,瑾將兵二萬救徐,全忠遣將霍存合朱友裕兵擊徐、兗兵,大破之,瑾逃歸兗州。徐兵復出,斬霍存。四月,朱全忠自引軍攻徐,部將龐師古攻拔州城,時溥舉族登樓自焚死,全忠遂又並一鎮。時溥,徐州人,為州牙將,中和元年(881)逐節度使支詳自為留後,成為強藩之一。參與圍剿黃巢起義軍,並追殺黃巢,傳首京師。因居功第一,進位三公,任使相。後與朱全忠爭功,長年戰爭,六、七年間,徐州一帶戰爭不息,百姓無法耕種,又遭水災,百姓大量死亡,最後時溥終於城破身死。
李匡威被逐殺
李匡威淫其弟匡籌之妻,匡籌記恨在心。景福二年(893)三月,匡威援鎮州(今河北定縣)還,匡籌據盧龍軍府自稱留後,逐匡威。成德節度使王鎔感激匡威救己,收納之。匡威在鎮州,以王鎔年少,潛謀奪鎮,事敗被殺。李匡威,范陽(今北京市)人,光啟元年(885)繼其父為盧龍節度使。性豪爽,恃燕、薊勁兵處,有雄天下意,多次聯諸鎮兵攻沙陀李克用,互有勝負,最後死於成德(今河北正定)。
王建殺陳敬瑄、田令孜
王建屢上表請殺陳敬瑄、田令孜兄弟,朝廷不許。景福二年(893)四月,建使人告陳敬瑄謀反,殺之於新津(今四川)。又告田今孜潛通鳳翔,下獄死。然後上奏。田令孜,本姓陳,字仲則,蜀人。懿宗時隨養父(田姓)入內侍省,歷任小馬坊使,監諸鎮用兵。僖宗即位,擢為左神策軍中尉。令孜知書,能理事,僖宗呼為”阿父”,政事一以委之。令孜把持大權,恃寵貪暴,侵凌皇帝
劉仁恭奔河東
幽州將劉仁恭為士卒擁戴,奉為帥。景福二年(893)四月,攻節度使李匡籌,至居庸關為盧龍府兵戰敗。仁恭奔河東,李克用厚待之。此為晉、燕相結及交惡之張本。

五月至八月

(圖)徐錦江飾 董昌徐錦江飾 董昌

王氏據閩
景福二年(893)五月,范暉求救於威勝節度使董昌,昌發浙南兵五千赴援。王潮圍攻更急,城中食盡,范暉棄城走,援兵亦還。二日,王彥復等入福州城。范暉逃至海邊為將士所殺。王潮在福州自稱留後,汀(今福建長汀)、建(今福建建甌)二州自動來降,山海間二十餘股海盜或降或潰,王氏自此據有七閩。十月,詔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盧龍兵攻成德
景福二年(893)六月,盧龍節度使李匡籌出兵攻成德節度使王鎔,以報鎔殺其兄李匡威之仇。

錢謬築杭州羅城

景福二年(893)閏五月,詔以武勝防禦使錢謬為蘇杭觀察使。七月,錢謬發民夫二十萬及軍士築杭州羅城,周七十里。九月,詔以錢謬為鎮海節度使,駐節杭州。
成德助河東攻李存孝
景福二年(893)七月,成德節度使王鎔遣兵救邢州,兵敗平山(今河北平山)。李克用乘勝進擊鎮州(今河北正定),鎔懼,請以兵糧二十萬助攻邢州,克用許之。於是河東軍合成德三萬軍合圍邢州(今河北邢台)攻李存孝。
張雄卒
景福二年(893)七月,昇州(今南京市)刺史張雄卒,馮弘鐸代為刺史。張雄,泗州漣水(今江蘇)人。與里人馮弘鐸皆為時溥武寧軍偏將,後同叛時溥,渡江據蘇州,有兵五萬。又使別將據上元,收周寶散兵,得數萬,乃欲治南朝台城為府,旌旗衣服僭王者。大順元年(890),詔以上元為昇州,授雄刺史,未幾卒。雄善馭眾,部下立廟以追思之。
楊行密取歙州
景福二年(893)八月,楊行密遣田君攻歙州(今安徽歙縣)。歙州刺史裴樞固守,城久不下。楊行密部諸將為刺史者多貪暴,獨池州團練使陶雅寬厚得民,歙人聲稱,得陶雅為刺史則降。行密即以雅為歙州刺史,雅入歙州,盡禮見裴樞,送之還朝。

九月至十二月

(圖)楊行密楊行密

楊行密克廬州
楊行密所署廬州刺史蔡儔先前曾附於孫儒。儒既敗,儔遂阻兵以拒行密。景福元年(892)十一月,蔡儔發楊行密祖父墓,並求救於朱全忠,與舒州刺史倪章連兵拒行密。行密遣李神福將兵討儔。景福二年(893)四月,行密會田君兵合圍廬州(今安徽合肥),廬州將張顥逾城來降。七月,楊行密克廬州,斬蔡儔。左右請發儔父母冢,行密不從。
李茂貞逼昭宗賜杜讓能死

昭宗欲討李茂貞,宰相杜讓能恐徒受晁錯之誅,而不能成事,帝許不以成敗責之,讓能以死奉詔。官軍敗,李茂貞進圍京師,請誅首議用兵者。崔昭緯陰結李茂貞,稱用兵皆出杜太尉,而非昭宗意。茂貞表讓能罪,請誅。景福二年(893)九月,貶讓能梧州刺史;斬宦官觀軍容使西門君遂、內樞密使李周潼及段詡。昭宗遣使告茂貞,謂議舉兵者三人已死,非讓能之罪。茂貞不聽。十月,詔賜杜讓能及其弟杜弘徽自盡,並布告中外,表其罪狀。自是朝廷仰邠、岐二鎮鼻息,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鎮以邀恩澤。
李茂貞盡有十五州
景福二年(893)十月,制復以李茂貞為鳳翔節度使兼山南西道節度使、守中書令。於是茂貞盡有鳳翔(今陝西)、興元(今陝西漢中)、洋(今陝西西鄉)、隴秦(今陝西隴縣)等十五州之地。
王行瑜求尚書令
景福二年(893)十月,邠寧節度使(今陝西彬縣)守侍中兼中書令王行瑜求為尚書令。韋昭度密奏:“尚書令自太宗後即不以授人臣,郭子儀以大功拜尚書令,終身避讓,安可給王行瑜?”十一月,詔以行瑜為太師,賜號尚父,並賜鐵券,終未給尚書令。
鄧處納得潭州
景福二年(893)十二月,處納結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雷滿共攻潭州,克城,斬周岳,自稱留後。次年(894)二月,詔以鄧處納為武安節度使(駐長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