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

邢州

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在隋、唐、宋、金的建制曾用名。西周邢國,秦漢魏晉南北朝的鉅鹿郡、襄國郡。隋代改置邢州,初轄九縣,尋廢,唐復置,復巨鹿郡,尋復曰邢州,北宋曾為信德府,金復為邢州。元中統三年(1262年)世祖忽必烈詔命以邢州為順德府,明清沿襲元制,民國二年(1913年)撤府,1925年設順德市,1945年設邢台市(因邢台縣,故名邢台)。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西周早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為邢侯,分封邢國為周朝的53個姬姓國之一。

邢州,因州治古邢國而得名(按:一般記載,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的地方二級政區,一說北周),轄九縣:內丘、青山(內丘)、柏仁(隆堯)、龍岡(邢台)、任縣、巨鹿、南和、平鄉、沙河。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龍岡縣復歸邢州,隋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並省州縣,青山縣併入龍岡縣,任縣併入南和縣,鏇即改州為郡,邢州復名襄國郡。下轄七縣:內丘、南和、平鄉、龍岡、沙河、巨鹿、柏仁。

唐武德元年,改襄國郡為邢州總管府,轄邢州、溫州、和州、封州、蓬州、東龍州。

唐武德五年罷邢州總管府,以其所領縣歸屬邢州,並析設任縣,邢州轄八縣:任縣、南和、平鄉、龍岡、沙河、內丘、柏仁、青山。

唐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並省州縣,邢州上隸河北道,巨鹿縣復歸邢州,至此邢州仍轄九縣:內丘、柏仁、青山、巨鹿、南和、任縣、平鄉、龍岡、沙河。

五代時期,邢州為戰略要地,後梁設保義軍節度,後唐設安國軍節度,軍政長官為邢州節度使,五代邢州除轄本州八縣(龍岡、內丘、沙河、巨鹿、南和、任縣、平鄉、柏仁)外,領轄洺州之永年、平恩、臨洺、雞澤、肥鄉、曲周6縣和磁州之武安、滏陽、邯鄲、昭義四縣,總計轄18縣。

邢州邢州

北宋邢州屬河北路

,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改為信德府,轄域不變。

金朝天會七年,信德府復名邢州,沿襲北宋信德府建置,設安國軍節度,轄八縣四鎮。八縣為:唐山、內丘、邢台、平鄉、任縣、沙河、南和、巨鹿;四鎮為:平鄉境內道武鎮、任縣境內新店鎮、沙河境內綦村鎮、巨鹿境內團城鎮。金代邢州的政治、軍事、經濟地位在河北西路僅次於三府,而在其他八州之上。

歷代名稱

唐代邢州

邢州上 隋襄國郡,州所治也。武德元年,改為邢州總管府,管邢、溫、和、封、蓬、東、龍六州。邢州領龍崗、堯山、內丘三縣。四年,平竇建德,罷總管府。割內丘屬趙州,仍省和、溫、封三州,以其所領南和、沙河、平縣三縣來屬。又立任縣。五年,割趙州之內丘、柏仁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鉅鹿郡。乾元元年,復為邢州。舊領縣 九,戶二萬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萬九百六十。天寶,戶七萬一百八十九,口三 十八萬二千七百九十八。在京師東北一千六百五十五里,至東都八百五十七里。

任 漢南 地。晉置任縣,後廢。武德四年,復置。舊治苑鄉城。

內丘 漢中丘縣。隋改為內丘縣,屬趙州。貞觀初,還屬邢州。

平鄉 漢鉅鹿郡,故郡城在今縣北十一里。古鉅鹿城,即今治也。隋改平鄉縣。

龍岡 漢襄國縣,隋改為龍岡縣

沙河 隋分龍岡縣置。武德元年,置溫州。四年,州廢,屬邢州

南和 漢縣,後周置南和郡,隋廢州為縣。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廢,縣屬邢州

鉅鹿 隋於漢南涘故城置鉅鹿縣。武德元年,置起州並白起縣。四年,廢起州,鉅鹿屬趙州。仍省白起,併入鉅鹿。貞觀元年,屬邢州。舊治東府亭城。嗣聖元年, 移於今所。

五代邢州五代邢州

堯山 漢柏仁縣,至隋不改。武德元年,置東龍州,領柏仁縣。四年,平竇建德,縣屬趙州。貞觀初,屬邢州。天寶元年,改為堯山。

五代邢州

五代十國時期,邢州為戰略要地,後梁設保義軍節度,後唐設安國軍節度,邢州軍政長官為邢州節度使,五代邢州,轄本州八縣(內丘、沙河、龍岡、巨鹿、南和、任縣、平鄉、柏仁)外,還轄洺州之永年、平恩、臨洺、雞澤、肥鄉、曲周6縣和磁州之滏陽、邯鄲、武安、昭義四縣,總計轄18縣。

宋代邢州

宋代邢州宋代邢州

信德府,次府,鉅鹿郡。後唐安國軍節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為府。崇寧戶五萬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萬五千五百五十二。貢絹、白磁盞、解玉砂。縣八:邢台,上。宣和二年,改龍岡縣為邢台縣。

沙河,上。

任,中。

堯山,中。

平鄉,上。熙寧六年,省平鄉縣為鎮入鉅鹿。元祐元年復。

內丘,上。熙寧六年,省堯山縣入焉,元祐元年復。

南和,中。熙寧五年,省任縣為鎮入焉。元祐元年復。

巨鹿。上。

金代邢州

邢州,上,安國軍節度。宋信德府鉅鹿郡安國軍節度,天會七年降為邢州,

仍置安國軍節度。(產玄精石。)戶八萬二百九十二。縣八、鎮四:

邢台(有石門山、百岩山、蓼水、渦水。)

唐山(有堯山、泜水。)

內丘(有乾言山、內丘山、泜水、渚水。)

平鄉鎮一(道武。)

任(有溹水、任水。)鎮一(新店。)

沙河(有湯水、湡水。)鎮一(綦村。)

南和(有任水、泜水。)

巨鹿(有大陸澤、漳河、落漠水。)鎮一(團城。)

邢州今貌

邢州現為河北省邢台市

邢台·清風樓邢台·清風樓

元代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於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占華北地區,設冀南道從分設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建立邢台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並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專員公署,轄臨 城、內丘、威縣、邢台、沙河、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等縣,撤邢台市為邢台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台市。1958年,邢台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併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台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台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兩面三刀區與邢台地區分設,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後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邢台地區,實行地、市合併,將所屬縣歸邢台市管轄。至此,邢台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邢州學派

今河北省邢台市在隋、唐、宋、金時的建置曾用名為邢州。隋置邢州,治龍岡(宋改邢台,即今河北省邢台市)。元朝時,在燕趙大地的這一片土地孕育出了一個在元朝最有影響力的學派——邢州學派。

邢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劉秉忠、張易、張文謙、王恂、郭守敬五人都曾經在紫金山學習,因為五人都精通自然科學,形成不同其他學派的特點,五人都在科學文化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故人們稱之為“紫金山五傑”。

劉秉忠

劉秉忠(1216年—1274年),元代政治家、文學家。初名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而名秉忠。邢州(今邢台市)人。曾祖於金朝時在邢州任職,因此移居邢州。劉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壇,他對一代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他又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劉秉忠逝世後,元世祖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字若思,漢族,順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人。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1276年郭守敬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曆》,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1981年,為紀念郭守敬誕辰750周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

張文謙

張文謙 字仲卿,(?—至元19年)邢州沙河人。幼聰敏,善記誦,與太保劉秉忠同學。元初紫金山學派的代表人物,元世祖忽必烈幕府重臣。他在元朝統一。元初經濟恢復發展、制訂《授時曆》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邢州白瓷

邢州白瓷興盛於我國唐朝的經濟文化發達時期。唐以邢窯、越窯(今浙江紹興,主產青瓷)為制瓷中心,均享有盛名。晚唐詩人皮日休,賦詩讚美邢州白瓷:“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陸羽《茶經》中所贊“邢瓷類銀”,“邢瓷類雪”,當時“邢州貢瓷於朝”,因此邢州白瓷有“天下貴賤通用之”之稱,甚至遠銷到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日本等地。中國高等院校矽酸鹽教材里,介紹唐代陶瓷的鼎盛之作時例舉的便是邢州白瓷。

歷史地位

歷史典籍對邢窯的記載是比較多的。唐人在《國史補》中寫道:“中丘白瓷,端溪紫石,天下我無貴賤通用之。”陸羽在《荼經》里寫道:“邢瓷、越瓷以十有二,擊之如馨響。”談到邢瓷釉時,陸羽說:“類雪、類銀”。唐代大詩人皮日休寫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形容其造型“圓似月魄隨”,輕盈則如“輕如雲魄起”。形容其色彩說“越瓷如玉,邢瓷如銀;越瓷類冰,邢瓷類雪”。當時內邱縣燒制瓷器規模,徐慎在《全唐詩》中稱:“烘透內丘城”。在唐代文獻《新唐詩》、《大典六典》、《樂府雜錄》、《長慶集》中都有記載。其中段慶節《樂府雜錄》中載唐大中初時樂師郭道源用“越甌、邢甌十二,鏇加減水,以盤擊之,其音妙於萬方。”這段文字說明邢瓷的質量之高,擊時有金石之音。陸羽說明邢瓷的地位時說“或以邢州處越州之上,殊為不然。”可見,陸羽拿邢窯比越窯,邢窯也動搖了越瓷一統天下的地位。《陽敬壺錄》中稱:“品荼用甌,白瓷為良”,素瓷傳靜夜,氣滿閒軒庭”也。

邢窯遺址

邢窯遺址主要分布在內邱縣、臨城縣和邢台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大部分集中在京廣鐵路以西的李陽河、泜河兩岸。這裡地勢西高東低,河流縱橫,到處是沖溝埝壠。在這一帶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賈村、邵明、磁窯溝、永固等地蘊藏著大量的粘土、鋁礬土、硬質耐火土和半軟質粘土。在內邱、臨城和邢台縣的西部山區還有石英、長石礦物廣泛存在。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為邢窯的燒制奠定了基礎。在北起臨城西雙井,南到邢台縣西堅固,約60多公里長、近30公里寬的範圍內,分布著不同時期的瓷窯遺址26處。現分述如下:

邢州冶鐵

今邢台市沙河綦村鎮。綦陽(綦村)得天獨厚,自古為邢州冶鐵中心,唐宋有"小邢州"的美稱,宋代時,邢州冶鐵量全國第一,占到河北路的40%,其中綦陽鎮又占到邢州的90%,邢台自古就流傳"綦陽鐵、窯坡炭,葉河水,沾一沾"的民諺。

邢州八景

鴛水靈井

鴛水井位於邢州舊城南關外,院內有一石砌的八角琉璃井,井深莫測,水甘如飴,常有金龍魚翻出水面。人們以為是美好吉祥的象徵,立有鴛水郡主廟,井上建有鴛水亭一座,俗稱為“鴛水靈井”。

郡樓遠眺

清風樓位於邢州舊城中心,原順德府衙前左側,建自唐宋,重修於明。樓高七丈余,下有石築台,斗拱飛檐,莊嚴雄偉。 極目遠眺,市肆櫛比、山水在目,舊時邢州全景盡收眼底,故名"群樓遠眺"。

野寺鐘聲

開元寺俗稱東大寺,位於邢州舊城東北隅,建於唐朝開元年間,為歷代名剎,寺內有一金代巨型鐵鐘,重達三萬多斤,擊撞之時,聲震遠近。信徒僧眾異地同拜,因此叫做“野寺鐘聲”。

達活名泉

達活泉位於邢州舊城西北五里處。原為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許,泉水晶瑩碧透,一望見低,水量大時,主泉似開鍋之水,翻華鬥豔,銀花沸騰,猶如玉盤行珠,滾流不息,是為“達活名泉”。

仙翁古洞

仙翁山,位於邢台市西部15公里處。張果老在此隱居修行成為八仙之一。唐玄宗李隆基敕封張果為仙翁,敕建棲霞觀,改觀後的山洞為仙翁洞。遠在明朝時“仙翁古洞”便被譽為邢州八景之一。

玉泉夕照

邢州西北四十里的玉泉寺前有玉泉池,每當夕陽西墜時,在古剎飛檐和玉泉凌波上,均抹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彩輝,景觀十分幽靜、壯麗。形成了遊人神往的美景,是為“玉泉夕照”。

鼎梅晴雪

鼎梅山又名栲栳紅山,位於邢台縣西南部約四十五公里。群山之中有一種叫鼎梅的野生植物,遍地都是,在冬季開紅、白、黃三種顏色的花,古人說:世間奇艷,鼎梅山上雪。此即“鼎梅晴雪”的由來。

柳溪春漲

達活、白沙諸泉之水匯聚於邢台豫讓橋附近,形成旖旎的水鄉風光,金大定年間邢州刺史在此築長廊、建亭台(柳溪亭)、養魚植柳,形成了清水魚躍、風飄花香、柳溪交輝的歷史名勝,是謂“柳溪春漲”。

邢州詩詞

邢州道上作

《南鄉子· 邢州道上作》

清 陳維崧

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

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過邢州詩

南宋·洪邁

蕞爾邢侯國,巍然昭義軍。

未能為晉重,忽已被梁分。

壤沃連三郡,時移出四君。

蒼茫懷古意,群醜漫紛紜。

過邢州

南宋·李壁

北地霜重九月寒,馳裘破曉上征鞍。

也知骨相非麟鳳,慚愧州人向掌看。

邢台驛

南宋· 范成大

太行東麓照邢州, 萬疊煙螺紫翠浮。

誰解登臨管風物? 枯荷老柳替人愁。

邢州詩

明朝·顧炎武

太行從西來,勢如常山蛇。

邢洺在其間,控壓連九河。

唐人守昭義,桀驁不敢過。

憑此制山東,腹心實非他。

事已遡悲風,芒然吹黃沙。

乞食向野人,從之問桑麻。

邢州名人

邢州為邢台市在隋唐宋金的歷史名稱,因此邢州名人主要收集邢州這段歷史內的名人。

李世民,

祖籍邢州堯山,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魏徵,邢州巨鹿人,字玄成,唐代著名宰相。

宋璟,邢州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少年博學多才,擅長文學。

僧一行,邢州巨鹿人,原名張遂,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學家,是世界上第一位測量子午線的人。

郭威,邢州堯山人,五代時期後周的創立者,後周太祖;

柴榮,邢州堯山人,生於龍岡。五代第一明君,後周世宗;

孟知祥,邢州龍岡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創立者,後蜀高祖;

孟昶,龍岡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國君,後蜀後主;

歷代邢國公

邢國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公爵爵位,因封地在邢州而得名。

北周

1、邢國公---李曜(北周)

唐代

2、邢國公---李密(唐代)

祖孫邢國公:李曜、李密

唐高祖封李密為邢國公,任他為光祿卿,李曜是李密的祖父,祖孫兩個都曾被封為邢國公。

3、邢國公--房玄齡(唐代)

4、邢國公---蘇定方(唐代)

唐高宗封蘇定方為邢國公,任右武衛大將軍,唐代著名軍事家。

5、邢國公--劉政會(唐代)

6、邢國公--王君愕(唐代)

7、邢國公---王及善(唐代)

父子邢國公,王君愕、王及善

北宋

10、邢國公---武行德(後周)

8、邢國公--文安世(宋代)

9、邢國公---趙世永(宋代)

趙世永,冀王趙惟吉孫,丹陽郡王趙守節子。襲邢國公,官至鎮南軍留後,熙寧元年薨,贈昭信軍節度使、南康郡王,謚修孝。

11、邢國公---宋偓(宋代)

金朝

12、邢國公---完顏希尹(金朝)(?~1140)

金朝大臣,女真文字的創製者。女真名穀神,又譯作兀室、悟室、骨舍等。女真完顏部人。貴族歡都之子。隨金太祖完顏旻興兵,參預攻遼、建國等重大事件。女真原無文字,他受命創製女真字,依據契丹字、漢字製造新字,以拼寫女真語言。天輔三年(1119)製成,被定為金國官方通用的文字。後被稱為“女真大字”。

元代

13、邢國公---劉肅(元代)

劉肅(1188—1263),邢州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邢州大治的主持人。劉肅性舒緩,有執守,同劉秉忠一樣,也愛讀易經之學,嘗集諸家《易》說,曰《讀易備忘》,後劉肅累贈推忠贊治功臣、榮祿大夫、上柱國、大司徒、邢國公,諡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