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0年

公元870年

公元870年,鹹通十一年,庚寅年。

一月至四月

(圖)南詔疆域圖南詔疆域圖

定邊軍節度使
鹹通十一年正月,懿宗以定邊軍(今四川邛崍)失陷於南詔,詔廢定邊軍節度使,仍以其所轄七州歸西川節度使。二月,貶原定邊節度使竇滂為康州(今廣東德慶)司戶。
南詔進犯成都
鹹通十一年正月,西川百姓聞南詔大兵將至,紛紛入成都躲避,城內人滿為患。時西川久無戰事,軍備廢弛。節度使盧耽召彭州刺史吳行魯為代理參謀,命其與前瀘州刺史楊慶復做防守準備,二人修造兵器及防守器具,招募士卒,選勇士三千人號為“突將”。五日,南詔兵進至眉州(今四川眉山),抵達新津。盧耽遣副使譚奉祀致書南詔酋首杜元忠,南詔拘留奉祀。耽得知,派人赴京告急,奏請遣使與南詔約和,以紓成都之患。唐廷命知四方館事、太僕卿支詳為宣諭通和使。十一日,南詔攻陷雙流。廿日,抵成都城下。時唐廷徵發援兵萬人已至漢州(今四州廣漢),定邊節度使竇滂亦率敗兵退奔漢州。盧耽遣部將王晝赴漢州催促援兵,竇滂自以失地敗軍,欲成

(圖)唐朝疆域唐朝疆域

都陷沒以分其責,因言於援軍,稱南詔兵多於官軍數十倍。援軍諸將皆疑惑不進。
南詔猛攻成都
二月一日,南詔猛攻成都,盧耽率軍民奮力堅守。三日,支詳遣使與南詔約和,南詔仍攻城不已。時唐廷以左神武將軍顏慶復為東川(今四川三台)節度使,統轄援蜀諸軍。十二日,慶復率軍至新都大破蠻軍,殺二千餘人。十三日,再與蠻軍數萬人大戰,殺五千餘人,蠻兵大敗,退保星宿山,遣其臣楊定保與支詳議和,但圍攻成都愈急。十八日,唐軍進抵成都城下,殺敗蠻軍,南詔燒攻具遁逃。顏慶復始教蜀人築雍門城,穿塹引水,植鹿角,分營鋪。南詔自此不犯成都。
復徐州武寧軍為感化軍
鹹通十一年四月,詔徐州觀察使夏侯瞳招喻起義軍殘部。六月,懿宗詔百官商議處置徐州事宜。廿五日,太子少傅李膠等上奏,認為徐州屢為禍亂,皆由節度使統御失當,其使額雖降,兵額仍存。作為支郡則糧餉不足,分隸它鎮則人心不服。泗州(今江蘇盱眙北)前因龐勛進攻時堅守不克,與徐州結仇已深,宜有更張,使其便於治理。懿宗聽從其言,詔徐州仍為觀察使,轄徐、濠、宿三州;泗州為團練使,割屬淮南(今江蘇揚州)。十一月十九日,命徐州觀察使為感化軍節度使。

五月至八月

(圖)劉瞻劉瞻

光州民逐刺史李弱翁
鹹通十一年(870)五月,光州(今河南潢川)民逐刺史李弱翁,弱翁逃奔新息(今河南息縣)。左補闕楊堪等上言:“刺史不道,百姓負冤,應訴乾朝廷,置諸典刑;不應擅自驅逐,亂上下之分。此風不可長,宜加誅以懲來者。”議亦不行。
劉瞻、溫璋因直諫
鹹通十一年(870)八月十五日,懿宗愛女同昌公主病卒。懿宗痛惜不已,殺翰林醫官韓宗劭等二十餘人,收捕其親族三百餘人,拘於京兆獄。宰相劉瞻上疏諫阻,懿宗不悅。瞻又與京兆尹溫璋面見懿宗力諫,懿宗大怒,叱責使出。九月七日,貶瞻為荊南節度使,貶溫璋振州(今海南三亞西北)司馬,璋以為生不逢時,當日飲藥而卒。璋為政嚴明,時人惜之。宰相路嚴素與瞻不合,遂與韋保衡奏稱瞻與醫官通謀,誤投毒藥,致公主於死。因再貶瞻歡州(今越南榮市)司戶。瞻為相廉謹,因諫被謫,時人冤之。瞻所引用朝官數人,皆牽連被貶。
魏博軍亂,易帥
魏博(今河北大名)節度使何全皡年少襲位,驕暴嗜殺,又減將士衣糧。鹹通十一年(870)八月,將士作亂,全皡單騎逃走,被將士追殺,推軍中大將韓君雄為留後。成德(今河北正定)節度使王景崇奏請授君雄為節度使。九月一日,詔以君雄為魏博留後。十二年正月,授任魏博節度使。

九月至十二月

(圖)溫庭筠溫庭筠

溫庭筠逝世
詩人溫庭筠此年尚在,死於鹹通末或乾符初(約812-870?)。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詩與李義山齊名,全稱溫李,著有《溫悄卿集》;又工詞,多收入《花間集》。
李國昌為振武節度使
鹹通十一年(870)十二月,以沙陀酋長、左金吾上將軍李國昌(朱邪赤心)為振武(今內蒙和林格爾西北)節度使。國昌恃功恣橫,赴任後擅殺長吏。十三年十二月,詔徙為大同軍防御使,國昌稱病不奉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