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年

公元35年--即建武十一年,這一年,光武帝劉秀頒布詔令,以為天地之性人為貴,凡殺奴婢者一律不得減罪。

歷史紀事

詔令殺奴婢者不得減罪
建武十一年(35),光武帝劉秀頒布詔令,以為天地之性人為貴,凡殺奴婢者一律不得減罪。

漢兵入江關
建武十一年(35),征南大將軍岑彭吳漢、臧宮、劉歆,發南陽、武陵、南郡兵凡六萬餘人,騎五千匹會合荊門(荊門山,今湖北宜昌市南)。因公孫述設阻江浮橋者,命偏將軍魯奇乘船逆流而上。魯奇等殊死戰鬥,扔火炬焚燒橋,風怒火盛,浮橋樓崩塌。岑彭率全軍順風並進,所向無前。蜀兵大亂,溺死數千人,斬公孫述部將任滿,生擒程汎,田戎逃往江州。岑彭上疏推薦劉隆為南郡太守,本人率領臧宮、劉歆長驅直入江關(今四川奉節東),命令不得虜掠。所過之處,百姓奉牛酒迎勞漢軍,岑彭謙讓不受,悉加撫慰,於是沿途郡縣皆開門投降。劉秀下詔命岑彭為州牧,行太守事。

光武帝親征公孫述
建武十一年(35),光武帝劉秀親自率軍征計公孫述,駐軍長安。

詔令保護奴婢
建武十一年(35),光武帝劉秀接連頒布詔令保護奴婢:一是如有敢灼傷奴婢者按法律治罪,免被害奴婢為庶人。二是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的法律。

蜀地平定
建武十一年(35)十二月,吳漢自夷陵(今湖北宜昌市)率領三萬人討伐公孫述。次年正月,吳漢在魚涪冿(今四川樂山北)大敗公孫述部將魏黨、公孫永,隨即包圍武陽(今四川彭山東)與史興展開激戰,大破史興後直取廣都(今四川成都請帖南),派輕騎燒毀成都市橋。公孫述部將人懷恐懼,眾叛親離。由於公孫述拒絕招降,同年七月,馮駿又攻克江州,俘獲公孫述大將田戎。與此同時,吳漢不聽劉秀“堅據廣都,勿與爭鋒”的告誡,冒險深入,親率二萬人進逼成都城外,阻江北為營,作浮橋,命副將劉尚率萬餘人屯於江南,兩營相距十十餘里。劉秀得知情報,大吃一驚,急令吳漢更改軍事部署。可是詔收尚未到達,公孫述已派謝豐、袁吉進擊吳漢,又使別將率萬餘眾阻擊劉尚,以使兩軍首尾不能相顧。吳漢處境被動,只好破釜沉舟,勉勵部下同心協力,人自為戰。於是饗士秣馬,閉營不出,多樹旗幟,並使煙火往來不絕,以此迷惑公孫述軍。及至半夜,吳北率軍悄悄與劉尚軍會合。謝豐等人被蒙在鼓裡,第二天還分江北阻擊吳漢軍,自己則率軍進攻江南劉尚軍。吳漢乘機令全軍出擊。戰鬥從早上一直進行到傍晚,大破敵軍,斬謝豐、袁吉首。此後,吳漢軍以與公孫述軍激戰於廣都之間,八占八勝,終於攻占成都城。與此同時,臧宮軍也從北面攻克綿竹、涪城、繁縣、郫縣,與吳漢會師於成都。公孫述孤注一擲,悉散金帛,募集敢死隊五千人,由延岑指揮。奇襲吳漢軍。吳漢猝不及防落入水中,拽著馬尾巴才爬上岸。十一月,吳漢、臧宮軍與人孫述在成都決戰,取得勝利。吳漢護軍高午在激戰中刺傷公孫述。公孫述當因夜傷重死亡。次日 早上,延岑舉城投降。吳漢

殺公孫述妻子,夷滅公孫氏,並族滅延岑,徹底平定蜀地。
王隆撰《漢官解詁》
王隆字文山,左馮詡雲陽(今陝西淳化)人,光武帝時曾官新汲令。其撰《漢官解詁》,列敘漢代公卿及內外官的名稱、職掌,也收錄邊疆少數民族政權的官名。編纂為四言韻文,便於誦讀記憶。順帝時胡廣為之作泩,譽為“博物條暢,多所發明,足以知舊制儀品”。

省大司徒司直官
建武十一年(35),光武帝劉秀省罷大司徒司直官。司直為丞相府中的最高屬,主要職掌監察檢舉。漢武帝時設定。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

馬援破先零羌
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鹹陽市西)人。新莽末年。四方兵起,王莽堂弟王林辟馬援為掾,並薦為新成大尹(即漢中太守)。等到王莽敗亡後, 馬援及其兄馬員都棄郡到涼州避難。劉秀稱帝後,馬員先詣洛陽。馬援留在西州,頗受囂敬重,以為綏德將軍。建武四年(28),隗囂派馬援奉書到洛陽謁見劉秀,後又隨隗囂長子隗恂入侍洛陽。建武九年(33),光武帝劉秀拜馬援為太中大夫,協助來歙監諸將平涼州。自新莽末年,西羌寇邊,併入居塞內金城一帶。十一年(35)夏,馬援為隴西太守,派步騎三千人,在臨洮(今甘肅泯縣)擊敗先零羌,斬首數百級,獲馬牛羊萬餘頭。守塞諸羌八千餘人投降。當時,尚有先零羌諸種數萬人,屯聚寇鈔,拒浩亹隘。馬援和揚武將軍馬成深入討擊,大破諸羌,斬首千餘級。馬援以兵少,不得窮追,收其谷糧畜產而還。

岑彭等大破蜀兵
建武十一年(35),岑彭攻克江關後,進至江州(今四川重慶市),見江州城糧多,一時難以攻破,就留馮駿軍繼續圍困江州,親自率兵直指墊江,攻破平曲。公孫述派部將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等拒廣漢、資中,侯丹率兵二萬拒黃石。岑彭派臧宮率卒五萬人與延岑相持,率軍回江州,沿都江而上,至黃石襲破侯丹。晝夜兼行,長途奔襲,攻克武陽並以精銳騎兵襲擊離成都僅數十里的廣都,蜀地為之震駭。與此同時,臧宮與延岑在瀋水激戰,延岑不敵,逃到成都,部眾投降東漢;臧宮乘勝追擊,降者多達十萬多,王元也率其部眾降漢。

逝丗

岑彭死
岑彭字群然,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南)人。新莽時為本縣長,後歸降更始政權封為歸德侯,隸屬劉縯。劉縯死後,更屬大司馬朱鮪,為淮陽都尉,遷潁川太守。劉秀徇河內,岑彭歸附劉秀。劉秀稱帝後,拜岑彭為延尉,歸德侯如故,行大將軍事。岑彭在說降朱鮪進占洛陽、平定地方割據勢力秦豐、董訢、隗囂行進戰爭中屢立戰功。建武十一年(35),岑彭出奇兵,大敗公孫述主力,蜀地為之震駭。公孫述派刺客偽裝成逃亡奴隸,投降岑彭,夜裡刺殺岑彭。光武帝追 謚岑彭為壯侯。岑彭在平蜀戰爭中軍容整齊,紀律嚴明,受到蜀地百姓擁戴。岑彭死後,蜀地百姓在武陽為他立廟,歲時祀祠。

來歙死
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父親來仲,西漢哀帝(前2—前1)時為諫大夫,取劉秀祖姑為妻。更始政權建立後,來歙為吏,從入關。因多次向更始帝劉玄進言,未被採納,於是稱病離開劉玄。其妹為漢中王劉嘉妻,遂至漢中。更始帝敗亡後,來歙勸劉嘉歸降東漢。劉秀即拜來歙為太中大夫。後在平定隴右割據勢力隗囂和對西羌戰爭立下戰功顯赫。建武十一年(35),又與蓋延、馬戎進攻公孫述部將王元、環安、攻克河池、下辨。環晏十分恐懼,就派刺客殺來歙。來歙臨終前,派人召來蓋延。蓋延心裡十分難過,不能仰視。來歙責備蓋延說:“我被刺客所乘,無以報國,叫你來是要囑託軍國大事,而你卻象兒女子一樣涕泣,真讓我生氣!”蓋延這才止住淚,接受囑託。來歙又親自給光武帝寫信,希望劉秀“理國以得賢為本。”寫畢氣絕身亡。是秀知道後十分悲痛,追贈來歙為中郎將、征羌侯印綬,謚節侯。來歙遺體運回洛陽,劉秀親自縞臨吊送葬。

出生

涅爾瓦(MarcusCocceiusNerva,35年-98年,又譯內爾瓦、尼法王)。他是古代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第一位君主(在位期96年-98年),也是最後一位在義大利半島出生的非羅馬公民出任君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