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風

八風

八風,一說為八方之風,在《呂氏春秋》《淮南子》《說文解字》《左傳·隱公五年》等中都有記載,另一說即為八種季候風,在《易緯通卦驗》記載有:“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也指針灸穴位名,位於足背五趾畸縫間,左右共八穴。八方,同樣是佛教名詞,外人對某人的八種態度。又叫“世八法”。指塵世間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詳見《釋氏要覽·澡靜》。

基本信息

又名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因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而且又能煽動人心,所以叫做八風。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八風英文名稱:bāfēng;EX-LE10定義:經外穴。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針灸學(二級學科);腧穴(二級學科)

百科名片

八風,一說為八方之風,在《呂氏春秋》《淮南子》《說文解字》《左傳·隱公五年》等中都有記載,另一說即為八種季候風,在《易緯通卦驗》記載有:“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也指針灸穴位名,位於足背五趾畸縫間,左右共八穴。八方,同樣是佛教名詞,外人對某人的八種態度。又叫“世八法”。指塵世間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詳見《釋氏要覽·澡靜》。

八方之風

呂不韋《呂氏春秋》
八風者,蓋風以應四時,起於八方,而性亦八變。
東北曰炎風,艮氣所生,一曰融風。杜甫《諸將》詩曰:「炎風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聖朝。」主寒。韓愈《縣齋有懷》詩曰:「毒霧恆熏晝,炎風每燒夏。」此處主熱,疑炎字之訛也。
東方曰滔風,震氣所生,一曰明庶風。《史記·律書》:「明庶風,居東方。明庶者,明眾物盡出也。」然出中國之風,多無此類,維海隅可偶見。
東南曰薰風,巽氣所生,曰清明風。仲春始發,主暖。徐渭《憶潘公》詩曰:「記得當時官舍里,薰風已過荔枝紅。」受之靡靡。林升《題臨安邸》詩曰:「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雲此為亡國之風。
南方曰巨風,離氣所生,一曰凱風。風自大洋來,勢洶洶,毀屋敗舍,壞沒田稼。沈括《夢溪筆談》載曰:「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盡拔。俄頃,鏇風捲入雲霄中。」亦名龍捲風。嘗風過,須臾則海嘯至。
西南曰淒風,坤氣所生,一曰涼風。淒者,苦困也,取冷風之解。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曰:「淒風迕時序,苦雨遂成霖。」柳河東《籠鷹詞》詩曰:「淒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西方曰飂風,兌氣所生,一曰閶闔風。秋時之風也,主蕭瑟。《吳越春秋》曰:「城立閶門者以像天門,通閶闔風也。」蓋閶闔門即今姑蘇城西之閶門,或以西喻秋云云。
西北曰厲風,乾氣所生,一曰不周風。班固曰「不周」乃「不交」之意,蓋西北有闕,勁風入焉。《莊子·齊物論》載:「厲風濟,則眾竅為虛。」可知其烈也。後喻君子清識有節,若《隸釋·漢孝廉柳敏碑》載:「君清節儉約,厲風子孫。」,即藉此意。
北方曰寒風。坎氣所生,一曰廣莫風。起於孟冬,而過則萬物肅殺,草木凋零,王微《雜詩》曰:「孟冬寒風起,東壁正中昏。」魏晉二都,健康、洛陽北皆曰廣莫門,或可雲廣莫即北方之意。
《淮南子·墬形訓》作:炎風、條風、景風、巨風、涼風、(風)風、麗風、寒風。
《說文解字》則作:“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
《左傳·隱公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陸德明釋文:“八方之風,謂東方谷風,東南清明風,南方凱風,西南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方廣莫風,東北融風。”
八風,中醫學術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八風,即四方四隅八方之風,從其虛之鄉來,與其所主時令不相一致,所謂非其時其風,亦名虛風,故能病人。實際上,八風統指四時氣候變化而言。
⑴《靈樞·九宮八風篇》云:“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此八風,皆從虛之鄉來,乃能病人。”
張介賓《類經二十七卷·運氣三十五》註:“凡上文之為病者,皆以虛風為言,而實風不在其列。”
⑵《靈樞·歲露論》云:“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四時八風之中人也。”
⑶《素問·金匱真言論》云:“天有八風……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
《類經十五卷·疾病類二十七》註:“八風,八方之風也,出《九宮八風篇》。”
⑷《素問·八正神明論》云:“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
王冰註:“八風者,東方嬰兒風,南方大弱風,西方剛風,北方大剛風,東北方凶風,東南方弱風,西南方謀風,西北方折風也。……八正之虛邪,謂八節之虛邪也,以從虛之鄉來,襲虛而入為病,故謂之八正之虛邪。”
《類經十九卷·針刺類十三》註:“八正者,八方之正位也。八方之氣以時而至,謂之八風。從所居之鄉來者為實風,從所沖之方來者為虛風。實風主生長,虛風主殺害。”

八種季候風

《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
明張岱《夜航船》對這八節之風有更詳細的記載:“八風八節之風,立春條風(赤道小過,出稽留),春分明庶風(正封疆,修田疇),立夏清明風(出幣帛,禮諸侯),夏至景風(辯大將,封有功),立秋涼風(報土功,祀四郊),秋分閭闔風(解懸垂,琴瑟不張),立冬不周風(修宮室,完邊城),冬至廣漢風(誅有罪,斷大刑)。”八風: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閭闔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榮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

定位

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側,第一至第五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共八穴。

解剖

第一趾與第二趾之間的八風穴,層次解剖同行間穴。第二趾與第三趾之間的八風穴,層次解剖同內庭穴。第四趾與小趾之間的八風穴,層次解剖同俠溪穴。第三趾與第四趾之間的八風穴的解剖是皮膚 皮下組織 第三與第四趾的趾長、短伸肌腱之間 第三、四趾骨頭之間。淺層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的趾背神經和足背淺靜脈網。深層有趾背動脈的分支及趾背靜脈。

主治

趾痛 毒蛇咬傷 腳氣。

操作

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佛教名詞

佛教名詞,外人對某人的八種態度
又叫“世八法”。指塵世間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詳見《釋氏要覽·澡靜》。
唐王維《能禪師碑》:“不著三界,徒勞八風。”宋范成大《偶箴》:“情知萬法本來空,猶復將心奉八風。”
1.稱:各種稱讚,各種說好,人前人後為你宣揚,隨時隨地對你擁護,給你讚美,給你歡喜。
2.譏:冷嘲熱諷,厭惡譏嫌,專說無中生有的行為,隨便議論你的長短,給你生氣,給你煩惱。
3.毀:言蜚語,毀謗中傷,使你信用蒙受損失,把你的為人說得一文不值,給你打擊,給你阻難。
4.譽:說你功德,揚你貢獻,贊你是菩薩再來,稱你是聖賢再世,給你捧場,給你得意。
5.利:金錢物質,各項利益,有的當供養送來,有的作禮品贈到,給你受利,給你利益。
6.衰:減損所有,破壞所得,將成的事業忽然垮台,已有的資用忽然失去,給你貧困,給你衰微。
7.苦:身遭侵害,心遭惱亂,惡的因緣困擾生活,惡的境界折磨身心,給你艱難,給你逼迫。
8.樂:隨心所欲,順適安樂,物資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滿足,給你歡欣,給你快樂。
八風也作四順四逆,就好像是八種境界風,能夠吹動人的心。當我們愚到順境的時候,就歡喜快樂,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就苦惱愁悵,都因禁受不住這八種境界風啊!人若是為"稱譽"而陶醉,人的品格修養就在稱譽里損傷;人若是為"譏毀"而動心,人的成就就會敗在譏毀的手中;人若是為"利樂"而所迷,人的尊嚴就會被利樂所葬送;人若是為"衰苦"而折服,人就會為被衰苦所打倒。
宋朝蘇東坡,號東坡居士,自小與佛印禪師是好朋友。一日,東坡出關後做了一首詩偈洋洋得意,立刻叫書童乘船從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給金山寺的佛印禪師觀賞,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禪師看後,即批"放屁"二字,囑書童攜回。東坡一見大怒,立即過江責問佛印禪師:"你不誇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譏諷與我?"禪師回敬道:"從詩偈中看,你修養很高,既已八風吹不動,怎又會一屁打過江?"東坡一聽,默然無語,自嘆修養遠不及禪師。
八風,這可怕的境界,若能如如不動,不為這八種境界風所震撼,那才算是一個頂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