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社會

兩型社會

兩型社會指的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即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領域各環節,通過採取技術和管理等綜合措施,厲行節約,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儘可能的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發展模式。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

基本信息

含義

“兩型社會”建設標準 無婚外情系硬指標“兩型社會”建設標準 無婚外情系硬指標

“兩型社會”即指“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即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領域各環節,通過採取技術和管理等綜合措施,厲行節約,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儘可能的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發展模式。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

提出來

十七大會議之後,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確定為“兩型社會”試驗區並被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創新特權。這方面集工業、能源、農業和交通優勢於一體的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無疑具有很高的試驗價值,以“兩型社會”試驗為突破口,將全面提高兩大城市圈的整體素質。長株潭城市群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眾多聞名,東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別山地區是武漢城市圈兩大生態板塊,環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地區是長株潭城市群兩大生態板塊,兩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長江防洪堤。長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間以及武漢與周邊城市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經濟發展結構差異,東西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經濟發展梯度差。比如,武漢與黃岡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漢擁有良好產業基礎和科教研發實力,周邊城市腹地則擁有較為寬鬆資源和較低開發成本。

簡介

什麼是資源節約型杜會

兩型社會兩型社會
節約,意味著節減、節省、節儉、控制,與浪費相對;節約是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也是一種價值取向;節約不是限制消費,而是提倡健康消費、文明消費;節約更是經濟學範疇,是用最少投入獲得最大產出。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相對於資源浪費、資源過度使用的社會而言的。本文認為,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同內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節約理念貫穿於生產、流通、消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採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措施,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和激勵全社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循環再生利用廢棄物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取最大可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實現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形態。

在傳統經濟社會形態中,資源是無限的,形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經濟範式,造成了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生態危機。在資源節約型社會新經濟形態中,資源是有限的,形成投入減量化、消費健康化、廢棄物資源化的經濟範式,達到經濟、生態環境、社會效益多贏,實現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環境友好型社會

友好,意味著親近、和睦、協調、和諧。環境友好側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生態效率,其根本要求就是人類生產和消費活動與社會經濟、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它體現了對自然價值多樣性的深刻認識,以及人、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來說,它是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有序開發,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人們既要採取生態環境友好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又要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增進幸福,構建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相處的社會。

基本內涵

兩型社會指的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它是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政策調控為手段,倡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致力於構建協調持續的發展體系。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圍繞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將經濟運行過程與資源運行過程、生態環境運行過程、社會運行過程結合起來,推進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質就是追求生態文明。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下簡稱兩型社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保護資源、節約資源,而是應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努力方向

兩型社會兩型社會
如何按主體功能區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條件,進行科學合理開發、綜合利用、集約使用資源,如何把中心城市發展同周邊城市腹地開發與保護生態結合起來,如何統籌城鄉發展逐步實現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既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時面對、尋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問題,也是湖北、湖南兩省乃至中部地區和全國其他區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問題。湖北湖南被確定為兩型社會的優先試驗區,湖南湖北毗連一區,有豐富的資源優勢,經濟發展方式相同點眾多,互補性強大,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一系列的國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確立了湖南湖北兩型社會,即資源節約性,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

加油

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均根據區域發展現狀、發展要求及承載能力,按主體功能區要求劃分禁止開發、限制開發、遠景開發、規劃期內可建設和已建成五類區域進行有序開發,按最佳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進行分類管理。

強調集約

如長株潭摒棄了傳統的攤大餅模式,按照緊湊布局、生態隔離的組團式、友好型、集約化發展的新理念,將核心區規劃為以長沙為主,株洲、湘潭為副,相關地區保留大片綠地的“一主兩副環綠心”結構,構成組團特色鮮明、內在聯繫緊密的大都市區。

追求和諧

按照城鄉統籌、人地協調的和諧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態和城市環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質人居環境建設的指標體系。
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武漢、株洲等均屬傳統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偏重,節能減排壓力大、任務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難,也因此更具試驗價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號,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短短兩年間,圈內城市積極主導,地方政府傾力推動,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業激情投身,先行先試的武漢城市圈建設,在荊楚大地呈現勃勃生機。
2008年8月,國務院批准武漢城市圈建設總體方案。從重大項目到部省合作,從一體化探索到體制機制創新,短短兩年間,武漢城市圈按照“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總體要求,在“兩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機制創新,奠定可持續發展根基
兩年間,武漢城市圈以體制創新為突破口,以大東湖生態水網、梁子湖生態保護等工程為重點,率先在中部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創新環境保護機制;以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為重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引領與示範作用。
一體化,邁開對接腳步
兩年間,城市圈九城市主動融合,圈域產業最佳化整合風生水起,從武漢出發,4條城際鐵路全面開工,一小時經濟圈呼之欲出;商業企業上山下鄉,農超對接,連鎖經營,城鄉現代流通一體化,科教文衛資源聯動共享,武漢城市圈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鄉建設、區域市場、環境保護“五個一體化”全力推進。
重大項目,托起城市圈建設新景
兩年間,在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公司這個嶄新的投融資平台上,政府部門、大型國企、民間投資共同奏響城市圈建設的新樂章,以此為依託,城際鐵路、武漢新港、大東湖生態水網、花山生態新城等一個個響噹噹的大項目紛紛啟動。在全國7個綜改區中,武漢城市圈重點項目投資額度之大、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項目之多、投資項目進展之快可圈可點。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兩年間,先後有67個國家部委與湖北展開省部共建,密集簽訂的協定表明,國家力助武漢城市圈走“兩型”道路。
湖北省武漢城市圈綜改辦專職副主任王培錦:"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全面展開,在重大項目全面開工,在五個一體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進一步提高,這個就為武漢城市圈的發展,乃至全省經濟的發展,推進“兩圈一帶”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兩型社會”建設與轉型創新發展研究

一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與轉型創新發展路徑選擇
1.世情國情發生深刻變化
從世情看,當今時代,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調整和變化。雖然全球經濟顯露復甦的跡象,但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不斷加深,實現世界全面復甦還是一個長期艱難曲折的過程。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世界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正在孕育,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推進。在一個互聯互通的網路世界裡,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我們要能夠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找準能夠搶占的競爭制高點和增長點,就必須密切關注國際經濟新動向,把握科技創新產業革命發展新趨勢,著眼於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的新變化,站在新起點上,抓住新機遇,迎對新挑戰,實現新崛起。
從已經出現的新動向來看,可概括為下述幾個方面:
一是謀劃全新布局,重回實體經濟。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製造業大量外移,造成國內產業空心化。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沉重打擊和長期經濟下滑之後,美國朝野認識到,以金融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歐巴馬政府投入巨資主導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吸引美國跨國公司重返美國設廠或將工廠搬回美國,並引導和鼓勵6個頂尖大學和八家製造業組成先進制造業合作聯盟、鼓勵和呼籲美國企業、大學及政府之間加強合作,共同奪回全球尖端科技製造業(包括生物技術、機器人及納米技術)的領先地位。德國強調要維持其在重型機械、高端製造等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英國政府也推出重振製造業戰略,擬通過科技創新和低碳技術實現傳統工業的升級改造。
二是布局新興產業搶占新一輪科技制高點。新一輪由國際金融危機推動的世界性經濟大調整,已經引發了搶占新科技制高點的激烈競爭或大競賽。已開發國家的核心戰略旨在運用手中尖端技術打造高端核心製造和相應的服務業從而保持國際競爭的優勢地位。經濟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產業結構調整上,資金大量投向高科技企業。美國新興產業布局的重點是新能源、節能環保、無線網路和智慧地球、大數據、航天等。歐盟委員會在2010年3月公布了指導歐盟今後發展的“歐洲2020年戰略”,提出今後10年的發展重點和目標,旨在將“綠色技術”、“數位化”和其高技術提高至全球領先水平,並決定在2013年之前投入1050億歐元資金髮展綠色經濟。英國啟動一項批量生產電動車、混合燃料車的“綠色振興計畫”,並加強生物製藥、新能源產業競爭的優勢。德國政府批准了總額為5億歐元的電動汽車研發計畫預算,並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各類節能環保技術,明確提出2020年綠色能源將會占能源總需求35%的發展目標。當今世界各國和地區在加大科技創新和發展新興產業的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都主要把生物科技、新能源、新一代網路信息技術、新材料、微電子、空間技術、環保產業、機器人等作為新的經濟成長點。這將引領一輪新興產業革命,推動全球形成新的產業鏈及世界市場,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將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日趨突出的新貿易保護。在新的形勢下,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時有發生。美國近年來對中國採取的“雙反”調查或制裁,就涉及晶體矽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套用級風電塔產品、紡織品、鋼鐵、鋁、輪胎、檸檬酸及檸檬鹽、多層實木地板等多個製造行業。目前一些西方國家對進口提出了“碳關稅”、“碳定額”的要求,綠色堡壘逐漸成為維護本國利益的新手段。
從國情說,我國正處在一個新起點或新的轉折點上。
一是,中國製造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正在逝去,需要重塑競爭新優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依賴要素組合的低成本,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和出口了大量的低附加值產品,支撐了30年經濟的高速增長,由一個低收入國家上升到中上收入國家,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對外貿易的第一大經濟體。然而在“十一五”時期這種低成本競爭優勢已開始減弱,並將逐步逝去。首先是勞動力資源無限供給的狀況發生變化。自1980年到2003年,普通勞動者(包括農民工)工資一直徘徊在生存線上。2003年在沿海地區開始出現民工荒,隨之也出現了以農民工為代表的普通勞動者的工資上漲,2010年在全國發生了普遍漲薪潮。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適齡勞動人口的數量已開始下降,比有些專家所預計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5年停止增長”早了4年。城市和農村都已經出現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我們已經步入到一個面臨勞動力供給結構性短缺和勞動力結構性失業的雙重壓力的新階段。
同時,要素組合中的土地、水、能源等資源供給的低成本和生態環境侵蝕的零成本導致的粗放型、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已不能為繼。
二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嚴峻挑戰。“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銀行總結拉美東亞一些國家經濟發展經驗時提出的概念。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等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均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但直到最近,這些國家仍然處在人均GDP3000美元到5000美元發展之間的發展階段,只有韓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少數國家和地區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國家和地區的行列。2006年世界銀行在《東亞經濟發展報告》中將“中等收入陷阱”定義為:使各經濟體賴以從低收入經濟體成長為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戰略,又將它們向高級收入經濟體攀比是否能重複使用的,進一步的增長被被原有的增長機制鎖定,人均國民收入難以突破1萬美元的上限,一國很容易進入經濟成長階段徘徊期。2010年又進一步闡述為:幾十年來,拉美和中東的很多經濟體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面對不斷上升的工資成本,這些國家始終掙扎在大規模和低成本的生產性競爭之中,不能提升價值鏈和開拓以知識創新產品與服務為主的高成本市場。這些國家依靠低工資成本和資本的投入跨越了“貧困陷阱”成為中等收入經濟體。但這種粗放型的經濟成長導致貧富之間、城鄉之間收入差距的擴大,使消費嚴重不足,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失衡,造成經濟成長的驅動乏力。在這個階段如果仍然適用已有的經濟戰略和增長機制,而不能實現全面的轉型發展,勢必造成經濟成長的徘徊停滯。
我國依賴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和投資拉動、出口導向戰略,實現了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時也凸現出一些深層次不平衡、不協調、難以持續的尖銳矛盾,經濟結構失衡,社會建設滯後,階層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至部門和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保障不健全,造成普通百姓的“住房難,看病難,上學難,養老難”,社會矛盾突出。在中期或更長的時間,我們將面臨外需下滑與內需不足的雙重壓力,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漸失去,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嚴峻挑戰,確實面臨能否跨越人均GDP5000美元到11000美元這道“坎”,步入高收入國家即“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2010年7月,人民論壇就“中國能否越過中等收入陷阱”這一問題對社會公眾和各領域相關專家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調查,結果顯示70%的社會公眾信心指數低於50%。專家持謹慎樂觀態度的為52%。
三是,我國發展的基本面並未改變。我們必須充分地認識到,雖然世情國情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條件也沒有變。首先,最明顯的基本條件是城鎮化。2011年我國城鎮化雖然已超過50%,總的看仍然滯後,不僅低於已開發國家,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有關部門測算,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可吸納1000多萬農村人口進城,進而帶動1000億元的消費需求,相應增加的投資需求更多。其次是我國地域遼闊,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遠遠沒有完成。就交通來說,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還需要再集中20-30年的快速建設,才能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大路網框架。第三,相適應的工業化的重工業發展階段還有一段路要走。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在於能否在中期或略長一點時期能夠從低成本粗放型的發展方式轉變為集約型內生增長的創新驅動發展方式,形成競爭的新優勢。
2.區域階段性發展特徵與轉型創新發展路徑選擇
我國“十二五”時期從總體上說處於由要素驅動型的發展模式向創新型的發展模式轉變的關鍵性階段。但由於東中西發展水平的梯度差,階段性的發展特徵不同,轉型的目標和路徑也必然有較大的差距。東部沿海區域,改革開放優先發展實施出口導向戰略,依賴低成本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已步入工業化後期階段,由工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向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型。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大都市,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步入高收入區域,向後工業化轉變。
中部正處於工業化加速發展的中期階段,完成工業化還有一段較長路要走。30年來的快速發展雖然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從總體上說還處於不發達狀態或從不發達向發達的轉變過程。同東部發展的主要區別:一是從轉型目標來說,主要是高消耗、高排放、不可持續的傳統工業化發展模式向低消耗、可循環、低排放、可持續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轉型。二是從產業競爭優勢來說,低成本的產業競爭優勢在東部已經消失,但在中部還會延長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雖然近兩年來中部的企業也日益感受到要素成本上升和利潤空間減少的壓力,但與東部比較,在勞動、土地等資源價格上仍具有低於東部的優勢和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沿海和境外製造業向中西部轉移已成為時代的潮流,這是中部崛起難得歷史機遇。由於湖南具有“內陸前沿和沿海後方”的區位優勢,更能夠在實現跨越式發展上贏得先機。三是由於中部重工業主導的工業化發展階段還會延續一段較長的時間,不論是從要素驅動還是需求拉動來說,投資對發展都會起著重要的拉動作用。
但是,如果放眼全球,著眼於世界科技發展和產業革命新趨勢,就必須堅持推進創新型國家、創新型湖南建設,經濟發展儘快的走上創新驅動的軌道,大力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在全球經濟分工中形成產業競爭的新優勢。就地處中部的湖南來說,如何在轉型創新發展中,既充分發揮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又加快形成產業競爭的新優勢;既發揮投資拉動的重要作用,又能夠提升民眾的消費率,提升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這就是我們面臨的轉型創新發展的路徑選擇。
我認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新時代,轉型應該走不同類型產業間的融合、互動和包容性發展之路,在融合發展中提升,在包容性增長中轉型,在轉型發展中崛起。
當今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深入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從產業層面說就是不同產業的邊界發生交叉、延伸和融合。傳統產業、傳統行業的邊界是十分清楚的,這種產業分工使得政府在劃分、管理行業、企業的過程中能夠比較剛性、明確地通過制度、規則來加以執行,並制定出相應的產業政策和管理體制。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網際網路的普及套用,特別是新一代信息網路技術的出現,信息化向以可視化、泛在化、智慧型化為主要特徵的高端發展,不僅三次產業之間出現混合與交融,在產業內部的各個行業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出現也層出無窮。如將新興的產業技術套用於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這種改造深化的過程也就成為傳統產業升級的過程。反過來說這種傳統產業升級的過程,也是為新興產業發展創造新市場、新需求的過程,轉變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就投資來說,如果這種投資能夠帶來新的技術和新的管理經驗,就其形成的固定資產來說,它起到了投資的拉動作用,但就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來說,又生長出創新驅動力和新的競爭力。如果這種投資是投入民生工程,那么它產生投資拉動作用的同時,又能提高最終消費率,反作用於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從綠色發展來說也是如此,如果用綠色低碳技術改造高消耗高排放產業,這種改造的深化過程就是高碳產業向低碳化運行轉變的過程,反過來說這個由“黑”轉“綠”也是為新興的節能環保產業、能源管理新興服務業發展創造新市場、新需求,構造新動力的過程。現階段,湖南經濟成長主要靠投資拉動,2011年投資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高於60%。但投資結構在加大調整和最佳化。2012年上半年,全省技改投資增長32.5%,占全省投資總額的39.3%。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7.9%,占工業投資比重的9.5%。同時農業投資增長60%,服務業投資增長100%以上,民生和生態環境投資增長40%以上。
長株潭城市群不僅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也是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和“三網融合”試驗區。同時文化與科技融合、金融與產業融合、旅遊與文化融合、軍用與民用融合等蓬勃發展,將會不斷產生新的增長點,孕育新一輪競爭優勢的成長與形成,在2020年之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我國的高收入區域,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也極需促進社會和諧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所以,我認為湖南轉型創新發展應走融合、互動和包容式發展的路徑。這條路徑也就是智慧型、綠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一條改革發展成果能夠惠及所有人群之路,人與社會自然和諧共處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徑。

意義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環保、文明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成為每個企業、村莊、單位和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也就是說,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建立在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那么這樣的“綜改區”,也就是以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為核心要素的改革試驗區。在這方面,武漢城市圈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一體化規劃已經很好地體現了這個核心。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由環境友好型技術、環境友好型產品、環境友好型企業、環境友好型產業、環境友好型學校、環境友好型社區等組成。主要包括:有利於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技術、工藝和產品;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不利影響的各種開發建設活動;符合生態條件的生產力布局;少污染與低損耗的產業結構;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人人關愛環境的社會風尚和文化氛圍。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資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據統計,中國的GDP占全球4%,而煤、鐵、鋁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來,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帶給地方環境的壓力相當大。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兩型社會”的定義於房地產行業而言,同樣意味著幾個發展方向的衍生:住宅節能標準將被加強,節能建築將成為樓市發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於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將得以有效推進,即包括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限價房(限面積房)、普通商品房等開發速度和比重將逐步加快、加大;高檔別墅用地將受到一定限制,高檔別墅供應將逐步放緩;土地浪費等問題將被擺上政策戰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設施建設標準將從嚴,建築成本或將隨之上漲。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的約束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們國家經濟結構要面臨轉型,即從過去那種“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轉變。中部地區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產出地區,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在全國來說顯得更加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在中部的改革試驗區提出“兩型社會”建設目標,是一種具有全局意義的戰略考慮。兩個中部試驗區的獲批,將成為“兩型社會”的重要示範基地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特點

它的特點總結如下:

1.和諧性。

兩型社會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之間全面和諧的社會形態,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模式。建設兩型社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從本質上講,資源環境問題雖然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而其實質上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和諧問題。

2.系統複合性。

兩型社會的突出特徵是其涉及社會、經濟、文化全方位變革的系統複合性。資源環境問題是自然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和技術問題,更是文化觀念問題,這些問題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兩型社會也是一個“複合體”,由節約友好型技術、節約友好型產品、節約友好型產業、節約友好型企業、節約友好型社會等等組成。

3.廣泛參與性。

兩型社會是一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公眾廣泛參與的社會。兩型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不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和引導,企業積極地參與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全社會自下而上培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憂患意識和真正形成建設兩型社會的廣泛共識。並把這種意識與共識付諸到日常的行為中去。

4.開放性。

兩型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是謀求旨在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科學發展體制,在體制機制創新、產業發展、各類組織及公眾參與等方面,要求開放合作、改革創新,而不是那種關起門來搞建設,拒絕一切消耗資源能源、污染生態環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生態保護區”。

馬克思和兩型社會的聯繫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對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係認識的繼承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觀點主要包括:其一,人既是自然的產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人作為自然界發展的最高產物,是物質進化的最高形態。“自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自然指的是整個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狹義的自然則是指自然界,即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馬克思主義關注的“自然”是狹義自然中的“人化自然”,即進入人類視野,即將或者已經被人類的實踐活動所改造的那部分自然。人不可能離開自然界而存在。人對自然界具有一種依賴關係,自然界是人類生存、活動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其二,自然界制約著人的活動。人類為維持自身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歸根到底都要取之於生物圈所提供的自然資源。其三,人要尊重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否則就將受到懲罰。恩格斯在總結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警告後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觀點,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對人與自然關係認識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在全社會形成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思想意識與政策法規體制,建立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關係,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節約資源是環境友好的基本前提,環境友好又能促進資源節約。過去,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們總是認為環境是無生命的、被動的,自然界只是我們人類征服和改造的對象。環境友好,則把環境看作我們人類的朋友,主張人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友好相處。環境友好這一概念的提出,既包括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與制約的思想,又指明了我們應該對自然採取的正確態度——友好相處。

關鍵

區域經濟一體化
(1)將最佳化區域產業布局,引導城市圈城市按當地實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並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形成產業發展一體化。
(2)突破行政壁壘,探索區域一體化財稅政策,在城市圈內實行稅收分成制。
區域創新:
(1)積極整合科教資源,促進大學、科研機構體制改革,構建科教資源共享平台,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
(2)推進城市圈內高新區快速發展,形成東湖高新區與黃石、鄂州、黃岡、孝感4個省級高新區的互動發展機制。
現代服務業:
(1)重點是放寬市場準入,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突破性發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
(2)大力推進金融主體、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方式的改革創新,增強區域金融服務能力;發展和完善各類專業市場和要素市場,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流通業,推廣連鎖經營、特許經營,實現服務業在城市圈內的繁榮與發展。
區域公共服務
(1)推進現代城市規劃、建設、營運、管理體制創新,加快公用事業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實現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探索建立全國性、區域性鐵、水、公、空綜合交通運輸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達到“最佳銜接”、“最少換乘”目標。
(3)加快城市供水、供電、供氣、公交、電訊等公用事業改革,推進公交、電訊同城收費,探索建立城市間軌道的共建機制,實現城市間人流、信息流的最大融合。
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1)調整和最佳化區域城鄉規劃,劃定優先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
(2)探索建立區域內資源節約和環境治理的市場機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和環境容量有償使用制度改革。
(3)推進城市水業市場化改革,建設人水和諧的生態宜居城市群。
節約和集約用地:
(1)整合城市圈土地有形市場,推行城市土地投資強度分級分類控制,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2)將農村集體用地納入統一管理,開放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一級市場,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平台。
(3)完善失地農民保障制度,探索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安排好失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城鄉協調:
(1)探索建立武漢和周邊8個城市城鄉一體的戶籍制度,並建立以就業、社保、教育、衛生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建立武漢城市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2)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逐步形成城鄉一體的城鎮體系。

建設標準

200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2011年6月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省長株潭兩型辦副主任陳曉紅發布了“兩型社會”建設第二批標準,包括“兩型”產業、“兩型”園區、“兩型”企業、“兩型”村莊、“兩型”縣、“兩型”鎮、“兩型”機關、“兩型”家庭、“兩型”學校、“兩型”醫院、“兩型”社區、“兩型”農村12項“兩型社會”標準。

如何來落實這些標準呢?陳曉紅表示,目前標準還是指導性檔案,不具備強制性。接下來,我省將做好“兩型”標準的跟蹤修訂和完善升級。努力將“兩型”標準升級為地方標準,通過立法來讓標準強制實施。加強部門聯動,推動出台與實施“兩型”標準配套的產業、財稅、金融等方面政策措施。
“兩型”機關

根據新下發的“兩型”機關建設標準,機關單位的綜合電耗、辦公場所禁菸率、無紙化辦公等都有了詳細的量化指標。標準要求,機關辦公場所禁菸需達到100%,考慮到原料獲取過程對環境的影響,要求機關綠色採購率要達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無紙化辦公率也被要求達到100%,以減少消耗,促進資源節約。此外,噪聲控制在55分貝以內、使用節水器具、垃圾分類處理、無因行政(服務)不當引起的行政投訴、行政複議和上訪等,都被納入“兩型”機關標準範圍。

“兩型”家庭

新下發的標準創新性地提出了“兩型”家庭建設的概念,要求每一個家庭成員崇尚儉約生活,追求低能環保,踐行綠色生活。新發布的標準囊括了美化家庭環境的內容,鼓勵市民養殖綠色植物、花卉等,通過自然生態的方式營造宜居生活環境。比如生活垃圾投放分類,使用節能日光燈,洗涮用水沖廁所等。為了維護夫妻感情,標準還要求夫妻應相互尊重、互相忍讓、任何一方不得有婚外情。

“兩型”社區

要求社區推廣低碳生活,環境整潔,公共區域採用太陽能供電、安裝感應式節水閥,生活污水資源化。建立環保公眾參與機制,居民自覺使用清潔能源,使用環保型日用品,如可重複使用的菜籃子、布袋子,綠色出行。加強社區治安,減少災害事故發生,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兩型”醫院

看病難看病貴是市民反映比較嚴重的問題之一,為了緩解醫患矛盾,形成和諧的醫患關係,新標準規定醫療機構治療包括病毒性肝炎、浸潤性肺結核、急性心肌梗塞等30種常見疾病的人均住院,醫藥費用須低於該同期全國同級別醫院的平均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