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星系統

全球星系統用48顆繞地球運行的低軌道衛星在全球範圍(不包括南北極)向用戶提供無縫隙覆蓋的、低價的衛星移動通信業務,業務包括話音、傳真、數據、簡訊息、定位等。用戶可使用雙模式手持機,雙模式手持機既可工作在地面蜂窩通信模式(即目前手持機的工作模式),也可工作在衛星通信模式(在地面蜂窩網覆蓋不到的地方)。這樣,用戶一機在手,可實現全球範圍內任何地點、任何個人在任何時間與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通信,即所謂的全球個人通信。

簡介

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是美國LQSS(Loral Qualcomm Satellite Service)公司於1991年6月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出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LQSS公司是由Loral宇航局和Qualcomm公司共同組建的一個股份公司。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與銥系統在結構設計和技術上均不同。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屬於非迂迴型,不單獨組網,其作用只是保證全球範圍內任意用戶隨時可以通過該系統接入地面公共網聯合組網,其聯結接口設在關口站。當時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已經制定了衛星發射計畫表,計畫在1997年底發射12~16顆衛星,並於1998年發射其他的衛星。

詳細信息

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的基本設計思想是利用LEO衛星組成一個連續覆蓋全球的移動通信衛星系統。向世界各地提供話音、數據或傳真、無線電定位業務。它是作為地面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和其他移動通信系統的延伸,與這些系統具有互運行性。此外,它還是一個類似於無繩電話的無線電話系統,但其服務範圍不受限制,同一手持機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任何時間與任何地方的用戶建立可靠、迅速、經濟的通信聯絡。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採用低成本、高可靠的系統設計,一個關口站只需要35萬美元。手持機的價格只相當於目前廣泛使用的蜂窩手機的價格,故其服務對象更適合為邊遠地區蜂窩電話用戶、漫遊用戶、外國旅行者,以及希望低成本擴充通信的國家和政府通信網和專用網。按目前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合作夥伴的分布情況來看,它可以為33個國家提供服務,其中包括14個歐洲國家,8個亞洲國家,6個美洲國家以及其他地區的5個國家。
全球星(Globalstar)系統以高技術、低成本作為設計思想,故系統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由於90%的呼叫是本地呼叫,故系統沒有星際交叉鏈路,不會旁路現有的公共網,降低了衛星成本通話費用。
面系統存在多種標準,為與其兼容,無星上處理。
CDMA技術,提高了頻率利用率,在同一個頻率上,允許同時通話的用戶多達20個,在全球範圍內同時通話的用戶可以達到104000個,而且還提供保密和防偽功能,可改善服務和提高可靠性,同時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輻射安全方面,手持機平均功率不到1W,遠低於美國對微波輻射生物公害的限定。
由於採用多端放大器可以自動把用戶分配給各波束,也可以把用戶集中到一個波束上,這對用戶分布不均勻的通信和救災通信特別有用。
用戶端的功率可以控制,當電波遇到障礙的時候,瞬時功率可以增至6~7W。
通過衛星分集作用為移動用戶提供仰角(超過40°),使用戶在高層建築附近也不至於受到阻擋,同時還提高了通信質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