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

第二節鼻疳 第十節鼻衄 第一節喉痹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平裝: 2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2392575
條形碼: 9787532392575
尺寸: 25.8 x 18.6 x 1.4 cm
重量: 440 g

內容簡介

《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按照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編寫指導思想的精神,由精編教材編審委員會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共同組織,在對統編五版及其他各版《中醫耳鼻喉科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編寫的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供全國各中醫藥院校的各專業使用。
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臨床學科,歷史沉澱出豐富的、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的理論及臨床經驗;同時,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由於其學科的特殊性,具有“孔小、洞深、竇道狹窄”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現代科學技術已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中醫耳鼻咽喉科學之中,使本學科日臻完善,並有效地指導臨床。
《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在五版教材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及教學實際略有調整。全書共分為11個部分:第一章對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的概念及發展簡史作了一簡要介紹;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章,分別論述了耳、鼻、咽喉、口齒的生理功能、與臟腑經絡的關係、病因病機及其辨證要點、常見治法;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章,分別論述了耳、鼻、咽喉、1:3齒科的常見疾病;第十章簡要論述了中醫耳鼻咽喉科的常見腫瘤。將耳、鼻、咽喉、口齒的套用解剖及檢查法、耳鼻咽喉科西醫常用治療方法等內容均放入附篇。
隨著疾病譜的變化,本著突出中醫優勢病種的宗旨,《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在五版教材載列疾病的基礎上,略有增刪。鼻科部分增加鼻乾、楊梅鼻爛;咽喉科部分增加喉咳鼾眠爛喉丹痧、楊梅喉疳、聲疲。所有疾病的定義均根據最新的中醫病名定義規範界定,涵蓋了病因、病位、臨床表現三要素。另外,針對以往各版教材中某些有爭議或欠妥之處進行了仔細的查閱及修正。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耳科總論
第一節耳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第三節 耳病的病因病機
第四節 耳病的辨證
第五節 耳病的防治
第三章 耳科各論
第一節 耳癤、耳瘡
第二節 鏇耳瘡
第三節 耳瘺
第四節 耳郭痰包(附:斷耳瘡
第五節 耳脹耳閉
第六節 膿耳
第七節 膿耳變證
第八節 耳鳴耳聾
第九節 耳眩暈
第十節 異物入耳
第十一節 耵耳
第四章 鼻科總論
第一節 鼻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鼻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第三節 鼻病的病因病機
第四節 鼻病的辨證
第五節 鼻病的防治
第五章 鼻科各論
第一節 鼻療
第二節 鼻疳
第三節 傷風鼻塞
第四節 鼻窒
第五節 鼻槁
第六節 鼻乾
第七節 鼻鼽
第八節 鼻淵
第九節 鼻息肉
第十節 鼻衄
第十一節 鼻異物
第十二節 鼻損傷
第十三節 楊梅鼻爛
第六章 咽喉科總論
第一節 咽喉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咽喉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第三節 咽喉的病因病機
第四節 咽喉病的辨證
第五節 咽喉病的防治
第七章 咽喉科各論
第一節 喉痹
第二節 乳蛾
第三節 喉癰
第四節 喉癬
第五節 喉痦
第六節 聲疲
第七節 急喉風
第八節 白喉
第九節 鼾眠
第十節 骨鯁
第十一節 梅核氣
第十二節 喉咳
第十三節 爛喉丹痧
第十四節 楊梅喉疳
第八章 口齒科總論
第九章 口齒科各論
第十章 耳鼻喉科常見腫瘤
附篇
附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