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醫

內醫正是韓國內醫院官階的一種,正三品.

簡介

內醫正是韓國內醫院官階的一種,正三品:
使喚醫女→實習醫女→醫女→醫官→主簿→內醫正
中國太醫的歷史脈絡
我國太醫在漢代就設立官職。唐、宋時期在太常寺設有太醫署或太醫局,遼也設有太醫局,金朝開始稱太醫院。元代的太醫院已經成為獨立機構,負責醫療、製作御藥。明代太醫院則已經有了分科。
清代太醫院設於順治元年(1644年),在正陽門以東的東交民巷內,地址大約在東交民巷西口的一個大院裡,太醫在這裡辦公、學習。後來由於《辛丑條約》的簽訂,東交民巷被劃歸使館區,因此在地安門外另建了太醫院。清太醫院為獨立的中央醫療機構,為帝後及宮內人員看病、製藥,也擔負其他醫藥事務。太醫院中的官吏和醫務人員均稱為太醫,而且都是漢人。不過在乾隆時期,曾任命過一名滿人來管理院務。
在《大長今》中,長今最後被中宗封為正三品堂上官,而中國太醫院中的最高官位院使僅是正五品。太醫院品階的變化如下:
韓國內醫院官階:
使喚醫女→實習醫女→醫女→醫官→主簿→內醫正
清太醫院官階:
醫生→醫員→醫士→吏目→御醫→右院判→左院判→院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