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黃芪

內蒙黃芪

內蒙黃芪,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莖直立,主根長而粗壯。羽狀複葉,小葉25-37片,小葉片短小而寬,呈寬卵圓形。總狀花序腋生。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等省區。可補氣固表,托瘡生肌。中文學名內蒙黃芪拉丁學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別稱錦芪、綿黃芪 、內蒙古黃芪、 蒙古黃芪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亞綱薔薇亞綱目薔薇目科豆科亞科蝶形花亞科族山羊豆族屬黃耆屬種內蒙黃芪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命名者Fisch.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1形態特徵編輯

內蒙黃芪,多年生草本植物,總花梗較葉長,花多數,花梗花萼有黑色短毛,花冠黃色,長2厘米。莢果膜質、膨脹,半卵形,有顯著網紋,無毛,下垂。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散生於草甸草原、山地林緣及灌叢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等省區。蒙古及前蘇聯也有。

藥用價值

內蒙黃芪內蒙黃芪

能促進機體代謝、抗疲勞、促進血清和肝臟蛋白質的更新;有明顯的

利尿作用,能消除試驗性腎炎尿蛋白;能改善貧血動物現象;黃芪在細胞培養中,能使細胞數明顯增多,細胞生長旺盛,壽命延長;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心血管系統,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血栓形成,此外還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輻射、保肝等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