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

內耳

內耳(internal ear)由於結構複雜,又稱為迷路,全部埋藏於顳骨岩部骨質內,介於鼓室與內耳道底之間,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構成。骨迷路由緻密骨質圍成,是位於顳骨岩部內曲折而不規則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內的一封閉的膜性囊。膜迷路內充滿內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間的腔隙內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內、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基本信息

(圖)內耳內耳

內耳(internal ear)由於結構複雜,又稱為迷路,全部埋藏於顳骨岩部骨質內,介於鼓室與內耳道底之間,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構成。骨迷路由緻密骨質圍成,是位於顳骨岩部內曲折而不規則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內的一封閉的膜性囊。膜迷路內充滿內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間的腔隙內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內、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概述

內耳位在耳朵之最深處,為顳骨包圍著。可分成兩個部份:一個叫做耳蝸是聽覺器,另一個叫做前庭是平衡器。因此內耳又叫做平衡聽覺器。支配它的神經叫做平衡聽覺神經是為第八對腦神經。平衡和聽覺兩個風牛馬不相及的東西怎會湊在一起?在解剖學上,發現兩者都浸泡在共通的內外淋巴液之中,因此在臨床症狀上就產生一些複雜的關係。平衡障礙可能會導致聽覺症狀,也就是可能會有聽力障礙、耳鳴等症狀。

前庭平衡器可分成兩個部份:一部份是左右耳對稱,主控制鏇轉平衡的三半規管。三個半規管相互垂直,三度空間可謂面面俱到,所以任憑你的身體或頭部處於任何姿態,三半規管都可以管得到無任何死角。因此,可以維持任何姿勢的平衡。另一部份是橢圓囊和球狀囊,它是控制直線性平衡的,包括地心引力

內淋巴液因身體之運動而產生的流動刺激其中之感覺細胞發生電波。靜止時,左右兩邊前庭平衡器會各發出方向相反強度相等的訊號給大腦,因為方向相反強度相等不偏不倚,是平衡狀態。當身體或頭部變位,則兩邊會發出不等的電波讓大腦去詮釋身體和周遭環境相對位置的關係。 相反的,如果有一邊前庭平衡器發生障礙,則縱使身體或頭部為靜止狀態,但是左右發出的訊號不相等,大腦知道了以後就會提出矯正的命令,以致改變身體的姿勢及視覺定位來因應兩邊不等的訊號。於是身體就會“不自主的”傾斜到一邊去,而眼球也會隨之振顫,這就是失衡及眼振。所以平衡障礙不過是前庭障礙的肢體表現而已。

在前庭向大腦傳電波送時路途中,在腦幹某一個地方有神經原的交換,類似繼電器一樣,在這裡叫做前庭核。前庭核與迷走神經核相鄰,前庭核電位的變化常會影響到迷走神經核,引發迷走神經之興奮。因此也會產生噁心、嘔吐、盜冷汗之迷走神經的症狀。

骨迷路

(圖)內耳結構內耳結構

骨迷路(bony labyrinth)沿顳骨岩部長軸排列,由後外上至前內下共分為三部即骨半規管前庭耳蝸

1、骨半規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位於顳骨岩部的後外上方,是三個“c”字形的骨性管道,按照各自與顳骨岩部長軸的關係分為:前骨半規管、後骨半規管和外骨半規管,三者互相垂直排列。前骨半規管凸向上,與顳骨岩部的長軸垂直;後骨半規管凸向後外,與顳骨岩部的後段接近平行;外骨半規管凸向外側,呈水平位,又稱為水平骨半規管。每個骨半規管有兩個骨腳,較細的一端為單骨腳,粗的為壺腹骨腳。其中前、後骨半規管的單骨腳合為總骨腳,故三個骨半規管以五個孔開口於前庭。

2、前庭(vestibule) 位於骨迷路中部,是一不規則、擴大的腔隙,其前下方有一大孔與耳蝸相通,後上方以五個小孔接骨半規管。前庭內側壁鄰接內耳道底,有神經穿過。前庭外側壁構成鼓室的內側壁,此壁中部的隆起稱為岬,岬的後上方有卵圓形的前庭窗,被鐙骨底封閉;岬的後下方有圓形的蝸窗,被第二鼓膜封閉。

3、耳蝸(cochlea) 位於前庭的前內下方,形似蝸牛殼,由骨螺鏇管圍繞其中心骨軸(蝸軸)構成。耳蝸尖端稱為蝸頂,朝向前外側;耳蝸底部稱為蝸底,對向內耳道底。蝸頂至蝸底之間錐形的部分稱為蝸軸,由骨松質構成。蝸軸內有蝸神經血管穿行。自蝸頂至蝸底由蝸軸向外側發出一骨螺鏇板,骨螺鏇板的游離緣呈鐮刀樣的薄骨片,在蝸頂處與蝸軸之間形成一孔,稱為蝸孔。骨螺鏇板伸入骨螺鏇管內,但未達到骨螺鏇管的外側壁,其間缺損的部分是膜蝸管附著的基礎。由於骨螺鏇板和膜蝸管的存在,將骨螺鏇管的內部分隔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稱為前庭階,與前庭窗相連;下部稱為鼓階,與蝸窗相連。兩階內的外淋巴液在蝸孔處相通。

膜迷路

(圖)內耳內耳右側骨迷路及膜迷路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是套在骨迷路內的封閉的膜性管道,被內淋巴液填充。根據其與骨迷路的對應關係依次分為膜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蝸管。

1、膜半規管(semicircular ducts) 位於骨半規管內,其形態類似於相應骨半規管,也有三個,分別稱為前膜半規管、後膜半規管和外膜半規管。各自的膨大稱為膜壺腹,其內壁的隆起稱為壺腹嵴,是位置覺感受器。

2、橢圓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 位於前庭內,為互相通連的兩個膜性囊。橢圓囊在後上方,球囊在前下方。橢圓囊與膜半規管相通,球囊與蝸管相通,囊內壁分別有橢圓囊斑和球囊斑,是位置覺感受器。

壺腹嵴、橢圓囊斑和球囊斑統稱為前庭器或位置覺感受器,其中壺腹嵴能感受鏇轉運動的刺激;橢圓囊斑和球囊斑能感受直線變速(加速或減速)運動的刺激。此感受器病變時,不能準確地感受位置變化的刺激,而導致眩暈症(以鏇轉為主),臨床上稱為“美尼爾氏綜合徵”。

3、蝸管(cochlear duct) 是位於耳蝸內的膜性管,附著於骨螺鏇板的游離緣,分隔前庭階和鼓階,斷面呈三角形,上壁為前庭膜,下壁為基底膜,基底膜上有高低不等的毛細胞,稱為螺鏇器(Corti器),是聽覺感受器,可相應接受低高聲波的刺激。外側壁富含血管,是膜迷路內的內淋巴液的發源地

內耳道

內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位於顳骨岩部後面中部,自內耳門到內耳道底,長約10mm,內有前庭蝸神經、面神經和迷走神經穿行。內耳道底鄰接骨迷路的內側壁,有一橫位的骨嵴,稱為橫嵴,將內耳道底分隔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的前份有一圓形的孔,有面神經通過;上部的後份為前庭上區,有橢圓囊壺腹神經通過。下部的前份有螺鏇孔列,排列成螺鏇狀,有蝸神經通過;下部的後份為前庭下區,有球囊神經通過,此區的後方有一單孔,容壺腹神經通過。

功能

(圖)感受器感受器

(1)維持機體平衡。

(2)對聲音接受後分析加工--即將聲音轉變為神經衝動,傳遞聲音信息,而後將信息從蝸後傳入到大腦皮層(聽神經)的聽覺中樞。

聲音傳入內耳的途徑

聲波傳入內耳興奮聽覺末梢感受器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空氣傳導、二是骨傳導,正常情況下,以空氣傳導為主。

1.空氣傳導(ai r condMction)空氣傳導的過程可簡示如下:

聲波經外耳-->鼓膜-->聽骨鏈-->前庭窗

耳廓及外耳道收集聲波,震動鼓膜,使聽骨鏈產生運動連線卵圓窗之鐙骨足板,擊動前庭階之處淋巴,經前庭膜使蝸管內的內淋巴產生運動,刺激基底膜上的螺鏇器產生神經興奮,此興奮由耳蝸神經纖維傳至大腦皮層聽中樞產生聽覺。鼓室內的空氣震動也可經圓窗膜而激動鼓階的外淋巴,進而使基底膜發生震動,但力量較微弱。

2.骨傳導骨傳導是聲波直接經顱骨途徑使外淋巴發生相應波動,並激動耳蝸的螺鏇器產生聽覺。骨傳導的主要途徑是顱骨振動直接傳入內耳,並有兩種傳導方式。

(1).移動式骨導當聲波振動顱骨時,整個頭顱包括迷路在內,即作為一個整體而反覆來回移動。迷路內的淋巴由於惰性而在來回移動中稍落後於迷路骨壁,因而耳蝸的淋巴甚似水瓶內之水來回地晃動。故當每個移動開始時,淋巴液則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因而基底膜發生往返的位移,使毛細胞受到刺激而感音。聽骨鏈的惰性在移動式骨導時也起到一定作用。由於聽骨鏈是借前庭宙較松馳地附著於顱骨上,故當顱骨移動時,聽骨的活動亦稍落後於迷路骨壁。因而鐙骨底板的活動類似通常氣導引起的振動。當頻率低於800赫的聲波振動顱骨時,移動式骨導起主要作用。

(2).壓縮式骨導當聲波振動顱骨並在其疏密時的相對作用下,顱骨包括骨迷路呈周期性的壓縮與彈回。在聲波密部作用下,迷路骨壁被壓縮,但內耳淋巴液的可壓縮性很小,故只能向蝸窗或前庭窗移動。前庭階與鼓階的容量之比為5:

3,即前庭階的外淋巴比鼓階的多,而蝸窗的活動度較前庭宙大5倍。故當迷路骨壁被壓縮(密相)時,則半規管和前庭內的淋巴被壓入容量較大的前庭階,再向鼓階流動,使蝸窗膜外凸,因而基底膜向下移位。迷路骨壁彈回(疏相)時,淋巴恢復原位,基底膜亦隨之向上移位。由於聲波疏密相的交替作用致使基底膜反覆振動,因而有效地刺激毛細胞而感音,當頻率高於800赫的聲波振動顱骨時,壓縮式骨導起主要作用。

聲波振動顱骨直接傳入內耳的上述二種方式,一般是協同進行的。但因頻率高低不同,二者所起作用的主次有異。此外,聲波尚可經次要的骨鼓徑路傳入內耳,即顱骨振動經中耳傳聲機構傳內耳,與空氣傳導作用相似。

套用解剖

(圖)內耳構成內耳構成

(一)骨迷路由骨半規管、前庭、耳蝸三部分組成(圖14)。骨半規管和前庭是維持身體平衡的,耳蝸則直接和聽覺有關。當頭部運動時,由於慣性,會引起骨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流動。

(二)膜迷路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組成。借纖維固定於骨迷路內,二者的間隙充滿外淋巴液。膜迷路分為橢圓囊、球囊、膜半規管及蝸管各部相互溝通。

橢圓囊斑和球囊斑構造相同,由支柱細胞和毛細胞組成。毛細胞的纖毛較壺腹嵴的短,上方覆有一層膠體膜,名耳石膜,此膜系有多層以碳酸鈣結晶為主的顆粒即耳石和蛋白質凝合而成。

球囊和橢圓囊的作用

球囊和橢圓囊構造相同,都有耳石膜,二者又合稱耳石器官。球囊和橢圓囊都屬於人體平衡的保護器官,主要感受直線加速度的刺激,其中包括重力加速度和切線加速度。通過感受這些刺激產生一系列的反射來維持人體的平衡。

球囊有一個卵圓形囊斑,與地面呈近似垂直位置,上有神經感覺上皮細胞,其上有位覺砂,它的比重為2.71,內淋巴液的比重為1.003,主要感受頭在額狀面上的靜平衡和直線加速度,影響四肢內收和外展的肌張力。囊斑毛細胞的纖毛埋在耳石膜中,位覺砂的比重明顯高於內淋巴。當頭部進行直線加速度運動時,位覺砂反作用的方向移位,使毛細胞的纖毛彎曲而引起刺激。毛細胞具有換能裝置,通過化學介質把物理性刺激轉換為神經動作電位,沿神經纖維傳入到前庭各極中樞,以感知各種頭位變化,並引起相應的反應。

橢圓囊有一長圓形囊斑,與外半規管平行,前1/3向上延伸與球囊斑之間,二者之間形成70-110度的夾角,大致組成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以感受空間各個方面的加速度。主要感受頭在矢狀面上的靜平衡和直線加速度,影響四肢的屈伸肌的張力。動物實驗證明囊斑還有感知低頻聲次聲波的刺激。

疾病

內耳眩暈病,亦稱美尼爾氏病。系內淋巴積水所致的一種內耳病變。確切病因不明。其臨床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眩暈(具有四周景物或自身的鏇轉或搖晃的錯覺),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以及耳鳴、聽力障礙、眼球震顫等。

針灸治療本病

六十年代初[1,2]。一般採用體針,近年來,又陸續開展電頭皮針、艾絨壓灸等法,對控制急性發作均有明顯效果。內耳眩暈病急性期套用針刺和西藥效果作對照觀察,結果針刺療效勝過西藥組[3]。就最近二、三年的資料匯集,針灸共治療580例,其平均有效率在93%左右[3~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