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吃及其防治

口吃是指正常的語言節律被阻斷,表現為不自主的語言重複,發音的延長或停止。也就是反覆不斷地重複某一個字或堵塞在某一個音節上。50%的口吃患者於5歲前發病,而1~3歲的小兒在情緒緊張時出現一時性的口吃是比較多見的。
口吃的病因大致有:①突然的精神刺激,如驚嚇、恐懼、變換環境等。②兒童學話時,父母要求過急,矯正過多。③由於模仿他人口吃而患口吃。④強行糾正左撇子也會造成口吃。此外還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口吃不是生理上的缺陷和發音器官的疾病,而是與心理狀態有著密切關係的語言障礙。矯正兒童口吃應在學齡前就開始。要求父母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消除周圍環境中引起兒童緊張的人為因素。周圍的人不可譏笑、嘲弄口吃的兒童,以打消兒童對口吃的顧慮。
有規律的生活、充足的 睡眠 、豐富的遊戲都會使兒童暫時性的口吃逐漸消失。
成人用平靜、柔和的語氣和兒童說話,使兒童模仿這種從容的語調,口吃自會逐漸減少。
參加口吃矯正訓練班,讓口吃的兒童在集體環境中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勇於進取,養成不慌不忙講話的習慣。還可配合音樂、舞蹈,用有節奏的動作矯正口吃往往更有效。
過度興奮及精神緊張者可配合小劑量藥物治療,如溴劑等。也可套用中 醫療 法,如用針灸針刺頰車、廉泉、內關、合谷等穴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