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提尼改革

基本上肅清了氏族部落制度的殘餘,完成了雅典有氏族過渡到國家的整個過程。 首先,改革徹底肅清了氏族制度的殘餘,標誌著雅典由氏族過渡到國家的整個歷史過程的最後完成。 其次,改革結束了一個多世紀的雅典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標誌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後確立。

改革時間

公元前509到前508年,雅典民主政治家克里斯提尼針對梭倫改革未深入觸動雅典選舉體制和血緣團體的情況,在希臘人民推翻僭主政治的形勢下,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

改革內容

改革內容包括:
(1)創設十個地區部落作為雅典各項公職的選舉單位。在組織上消滅了氏族血緣部落,結束了貴族操縱公職選舉的局面,抽掉了貴族權勢根基,部落按人為的劃分,打破了以地理集結黨派的慣例,防止了社會動盪。
(2)以五百人會議代替四百人會議作為最高行政機構。五百人會議與四百人會議的區分:
A不是按照血緣而是按照地域部落產生,不再帶有原始的氏族意義
B職能擴大,除為公民大會準備議案之外,還執行公民大會的決議,處理日常政務
C實行抽籤選舉,輪番為治的原則
(3 )設立十將軍委員會作為最高的軍事機構,委員會由十個地區部落各選一人組成,一年一任,輪流統帥軍隊,其中一人為首席將軍。
(4)設立了陶片放逐法,以秘密投票的方式表決流放危害國家的分子,打擊貴族頑固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反映了公民大會權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主權在民”的思想。
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具有劃時代意義:
克里斯提尼改革標誌著百餘年來平民反抗貴族鬥爭的勝利和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初建。基本上肅清了氏族部落制度的殘餘,完成了雅典有氏族過渡到國家的整個過程。首先,改革徹底肅清了氏族制度的殘餘,標誌著雅典由氏族過渡到國家的整個歷史過程的最後完成。其次,改革結束了一個多世紀的雅典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標誌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後確立。此後,雅典的社會矛盾不再是貴族與平民的矛盾了,而是奴隸與奴隸主的矛盾。古希臘從此進入以雅典為中心的古典時代。

特點

一般認為,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隸主制民主共和國。因為雅典政體已經兼具“主權在民”,“抽籤選舉”,“輪番為治”的特點,但這時的民主尚不充分,特別是“主權在民”這點還不充分,主要是財產法定資格仍然有效,三、四等級公民的政治權力仍受限制,只能出席公民大會,不能擔任高級官職。所以,這時,民主政治尚未完全建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