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盾綠天牛

光盾綠天牛

光盾綠天牛幼蟲孵出後從卵殼下蛀入小枝條,先向梢端蛀食,被害枝梢枯死,然後轉身向下,由小枝蛀入大枝。洞孔的大小與數目則隨幼蟲的成長而漸增。廣泛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基本信息

光盾綠天牛又名光綠桔天牛,俗名枝尾蟲吹簫蟲。以幼蟲蛀害多種芸香科植物,嚴重影響樹勢,柑桔產量銳

光盾綠天牛光盾綠天牛
減。廣東還多處有九里香綠籬全部被毀的記載。國內廣泛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江蘇浙江台灣,國外印度東南亞多國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

全體墨綠色,體長24-27毫米。鞘翅亦墨綠色,滿布細密刻點和皺紋。觸角第5-10節端部有尖刺。長扁圓形,黃綠色。

幼蟲 淡黃色,老熟時體長46-51毫米,前背板前緣橫列4塊褐色斑紋,後緣有一長形、乳白色的皮質硬塊。蛹為裸,黃色。

生活史及主要習性

在廣東、福建每年1代,跨年完成。以幼蟲在寄主蛀道中越冬。成蟲於4月中-5月初開始出現,盛發於5月-6月。成蟲羽化出洞後,取食寄主嫩葉補充營養,交尾後多選擇寄主嫩綠細枝的分叉口、或葉柄與嫩枝的分叉口上產卵,每處產卵1粒。卵期18-19天。幼蟲孵出後從卵殼下蛀入小枝條,先向梢端蛀食,被害枝梢枯死,然後轉身向下,由小枝蛀入大枝。枝條中幼蟲蛀道每隔一定距離向外蛀一洞孔,尤如簫孔狀,用作排泄物之出口,故俗稱“吹蟲”。洞孔的大小與數目則隨幼蟲的成長而漸增。在最後一個洞孔下方的不遠處,即為幼蟲潛居處所,據此可以追蹤幼蟲之所在。受害的枝梢,極易被風吹折。幼蟲期290-320天。翌年1月,幼蟲進入越冬休眼期。越冬幼蟲在4月於蛀道內化蛹,蛹期23-25天。

防治方法

(1)成蟲常棲息寄主枝椏間,可組織人員捕殺。

(2)6-7月間幼蟲盛發,可從被害狀判別蟲枝,剪除被害枝梢燒毀。

(3)先用硬物堵塞被害枝蛀道倒數的第2個孔洞,使幼蟲不能向上逃逸,然後從最後的孔洞刺入鉤殺。

(4)從蛀道最後的孔洞注入80%敵敵畏乳劑30倍液熏殺幼蟲。

(5)從最後的一個孔洞施放斯氏線蟲A24(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消滅幼蟲不僅高效,而且不污染周圍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