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青花釉里紅瓷器創燒於元代。青花的呈色劑是氧化鈷,呈色穩定;釉里紅的呈色劑是氧化銅,極易揮發,對窯室的燒成氣氛要求十分嚴格。

基本信息

大小

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通高41cm,口徑15.5cm,足徑18.5cm。

具體描述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青花色彩濃艷,釉里紅略暗。附獅鈕蓋。
罐蓋頂堆塑坐獅鈕,鈕下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回紋各一周。罐身、口沿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周。肩部飾下垂如意雲頭紋,雲紋內繪青花水波紋托白蓮,雲頭紋間隔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勾菱形開光,內鏤雕山石、牡丹等四季園景,其中釉里紅繪山石、花卉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雲頭紋相對應。腹的底部飾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罐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繪、鏤、塑、貼等多種技法。青花、釉里紅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
青花釉里紅瓷器創燒於元代。青花的呈色劑是氧化鈷,呈色穩定;釉里紅的呈色劑是氧化銅,極易揮發,對窯室的燒成氣氛要求十分嚴格。元代景德鎮工匠創造性地將二者珠聯璧合地施於同一器物上。這一新的釉下彩品種的出現,是元代瓷器生產技術進步的重要標誌。此罐1965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為近似的兩件之一,是元瓷中的珍品。
撰稿人:黃衛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