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軍侵日戰爭

元軍侵日戰爭

元軍侵日戰爭,指元朝統治者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隊入侵日本的戰爭。在日本通常被叫作“元寇”或“蒙古襲來”。這兩次侵略企圖儘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巨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兩次戰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並且由於其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這兩起事件在很多小說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另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遭遇,這兩起失敗的入侵嘗試應該算是日本一千五百年來面臨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脅了。

名稱

元軍侵日戰爭

連結內容

元軍侵日戰爭 元軍侵日戰爭,指元朝統治者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隊入侵日本戰爭。在日本通常被叫作“元寇”或“蒙古襲來”。這兩次侵略企圖儘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巨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兩次戰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並且由於其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這兩起事件在很多小說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另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遭遇,這兩起失敗的入侵嘗試應該算是日本一千五百年來面臨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脅了。

入侵經過.

第一次入侵
忽必烈於1260年在中原即位稱並於1264年定都北京(時名大都)。此後不久,高麗被迫臣服。兩年之後,他要求高麗派使者奔赴日本,要求日本臣服。當時趙彝代表高麗及元朝到達日本。在1268年忽必烈派遣了第二批使者,但他們同樣是空手而回。兩批使者都參見了鎮西奉行,由奉行來將要求傳達給鎌倉幕府將軍及在京都日本天皇。此後,忽必烈或通過高麗使者,或通過元朝大使,又繼續傳送了一系列的信件,並以戰爭相威脅。日本時值鎌倉時代中期,幕府將軍惟康親王並無實權,而掌握實權的是“執權”北條時宗。幕府決定不投降,並立刻著手加強日本最靠近高麗的領土,因此也是最有可能被首先攻擊的地方——九州的防禦。首先幕府命令分封在九州的大名回到自己的駐地,並將在九州的軍隊西移,以進一步增固可能的登入點的防禦。另外,幕府還組織了大規模的祈禱活動,以此來應對這場危機,其間其他大多數政府活動亦被推遲。
1293年忽必烈早在1268年就想發動戰爭,但卻發現朝鮮當時沒有足夠的財力以提供充足的陸軍海軍。1273年他派了一支部隊去朝鮮做為先鋒,結果這支部隊卻無法在朝鮮的國土上自給自足,最終被迫返回元朝以資補給。因為元軍所需的馬匹,以及所需的養馬草場,都嚴重限制了部隊的運動,以致於元軍無法在幾乎寸草不生的地方活動。1274年元軍艦隊終於出發了。其中包括15000名蒙古族漢族士兵以及8000朝鮮武士,乘坐300艘大型戰船和400到500艘小型戰船。這支部隊輕易地占領了對馬島壹岐島,並於11月19日在位於古老的九州首府太宰府附近的博多港登入。次日即發生了文永之戰,也就是“博多港之戰”。雖然元軍在武器和戰術上占優,但他們的人數遠遠少於準備了很久的日本武士,而且這些武士在得知對馬島和壹岐島失陷後得到了增援。在堅持了一整天之後,一場風暴在夜間颳起,元軍不得不撤兵。

第二次入侵

自1275年起,幕府就開始為他們認為不久將進行的第二次入侵做了準備。除了更好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外,他們還在很多可能登入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設施,這些登入點中包括博多港。與此同時,高麗國王多次與元朝談判,反對進一步的入侵日本計畫。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派來的使者斬首。忽必烈非常惱火,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入侵。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於第一次,其中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餘萬人。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他們的高麗盟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高麗人奪取了壹岐島,向九州進發,並在不同地點登入。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鬥,也就是所謂的弘安之戰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戰後,元軍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也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神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元軍艦隊被摧毀的原因

有一種說法認為元軍艦隊之所以被颱風摧毀,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在內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定,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由於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高麗對於造船很反感,造船的漢人和高麗人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過倉促,未有充分準備海船,高麗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不過具體原因目前尚無定論。

後果

抵禦元軍入侵的防禦工事的遺址,位於今日日本九州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筥松。這個遺址本來在海岸邊,但今日已離開海岸很遠。忽必烈於1286年試圖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時在南方發動的對越南陳朝的進攻受挫造成國力匱乏而作罷。日本方面,為了對付元軍入侵而進行的全國範圍的改編使得其經濟和軍事都處於重壓之下,並且整個國家的資源使用已經到了極限。元軍入侵也使得幕府找到了繼續統治國家的藉口而不是將權力交給天皇。他們之後一段時間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由於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幕府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加劇了國內矛盾。1333年,鎌倉幕府滅亡。
儘管不是得到普遍承認,許多學者仍認為侵略事件雙方的兵力比傳統觀點認為的要少得多。有些學者還認為日本方面能夠在沒有“神風”的幫助下有效地擊退入侵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