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巷村

元巷村歸江東鎮管理,邊上有佘厝洲村,紅砂村,柚園村,人好,環境幽美,民風淳樸。村內企業有軸承儀,絲綢廠。主要生產小包菜,酸橙,蓮藕,土豆。村內主要資源是剛玉,脆銀礦,沸石,毒砂。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語言(方言)潮州話
行政隸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
郵政編碼515637
電話區號0768

元巷村地處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江東鎮綠洲之北部,屬潮安縣江東鎮,南距鎮政府五公里。清光緒年間稱銀巷、顏巷,潮州方言銀、顏、元諧音,故後演化為元巷。該村北接柚園村,南連村頭村,東與亭頭村為鄰,西倚葛外村


人口信息

全村姓張。先輩張松山張松石兄弟自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從福建省莆田縣石獅巷遷此創村。初時有郭、翁、張三姓,後改為一統姓張。現有長房,三房和四房,三房人口最多,占90%以上。二房自清代遷居梅州地區,據說已成為當地望族。

該村現有448戶,人口1981人(其中男996人,女985人)農業勞動力190人,非農業勞動力940人。耕地面積300多畝,土質原屬堤外的多溪生塗(粘質土),堤內的多屬沙質土,土質較疏鬆。宜於種植經濟作物,如花生、甘蔗、大豆、香蕉及竹筍等蔬菜類,農業屬於人多地少。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後,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出台,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調動了村民生產積極性,勞動效率提高,富餘勞力增多,人無活乾。在“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政策指引下,發展到“要富就要辦工業”的思路。1983年,元巷村率先辦起全鎮第一家服裝廠,從領貨加工到與客戶簽訂購銷契約,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吸收了兩百多名職工,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生產蒸蒸日上,產品終於打進國際市場。服裝廠的發展成為江東鎮企業的新星。


工業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村先後辦起了益民、華興、新興、寶島、溢元、嘉利偉等有一定規模的私人服裝廠10多家,從業人員740人,工人年均收入10400元。其中益民服裝廠規模大,生產力強,成為潮州市出口大戶和納稅大戶。廠長張桂生被評為潮州市傑出青年。現在還有一批村民外出到市區、廣州、梅州、韶關、深圳等省內外各地經商創業。

現在服裝、塑膠、機繡、糧食加工廠等廠場遍布各個角落。九成農民成為工人。人人有工作,青年當技術員、車工、包裝工、中老年人做下道工,運輸工。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4353元,村民衣、食、住生活逐步寬裕的同時,其他各項事業也相應發展,村有小商店24間,從業人員24人,年營業額288萬元;村民擁有電視機500台,固定電話450台,行動電話機600部,汽車12輛,機車更多。


歷史名人

元巷村在明清科舉時代,就設有私塾、新書齋,老書齋,重視文化教育,曾出過秀才、舉人、進士等鄉賢,如清乾隆乙卯年(公元1795年)恩科中十八名舉人的張中陽;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公元1844年)中六十六名舉人帷,尤其是張中陽於嘉慶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中三甲第七十八名進士。一時人文鼎盛與崇文尚教分不開的。清末民初在村中張氏宗祠創辦肇華私塾,以後改稱肇華國小。新中國成立後,教育從民辦發展成由國家接辦,名稱為“元巷國小”。1992年,旅居印尼的僑親張寶賢先生回國省親,眼見學校設在宗祠內不能滿足現代辦學之需要,遂慷慨捐資70餘萬元在村之南面重建肇華學校,新學校占地九畝,建築面積達一千五百多平方米,造型新穎,美觀壯麗,為村民後代他日成材提供優越條件。科技興邦,教育先行,是時代之必然,為人們之所共識。連年來,村民,集體對學校也多有投入,教學設施日臻完善,教育質量逐年提高。歷年來,村已有本科生40多名,專科生20多名,中專生50多名,高中生250名,國中生500名,小學生800名。


社會建設

元巷村在走向富裕的同時注重鄉村建設事業,興水改,建公廁、鋪村道,築涼亭、修祖祠、古廟,村容大為改觀。樓房林立,村道筆直,通達四方。已有八成住戶遷入樓房式新居,一個安全文明的新農村已具規模。

1990年,由旅外僑親贈建“期頤閣”一座,作為村老人活動中心,供老人安度晚年。

2000年,多方發動村民營企業家,海內外鄉親投資人民幣198萬元興建水廠。工程於2000年2月動工,同年8月竣工。水廠設備先進、水質優良,日供水三百噸,滿足村民飲用及工農業生產所需。

2003年,村籌資283497.10元,填舊廁200多個,建新型無害化公廁5座,既清潔衛生由美化環境。

2004年,為了移風易俗,樹殯改新風,村多方籌資349516.27元,建“念親堂”一座,以供放先人骨灰。

2005年,鋪建水泥村道1300米。

村在搞好硬體建設同時,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成立鑼鼓隊,組織籃球隊,建燈光球場。每逢節日或傳統節日,中心廣場籃球賽,卡拉ok歌舞慶昇平,鑼鼓演奏,燈謎會猜等項目。文體活動十分活躍,男女老少喜氣洋洋,顯現一派物阜民豐小康樂之象。


光榮歷史

元巷村也具有革命鬥爭的歷史。解放前,全國勞苦大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追求民族的自由解放,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村民躋身革命隊伍,為游擊隊送情報、征糧,在危險關頭,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參加各項革命活動,連保長,甲長也爭取過來。在革命和戰爭的年代就是這樣,在白色恐怖下,不怕犧牲,仍堅持艱苦革命鬥爭,為解放事業做出不同程度的貢獻。1992年,經上報縣,市政府並獲上級批准,村成為革命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