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的哲學思考

價值的哲學思考

哲學是研究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屬於人類認識理論的最高層次,它包括事實認識與價值認識兩個方面,因此可分為事實認識哲學(即一般哲學)和價值認識哲學(即價值哲學)兩大類。

基本描述

哲學是研究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屬於人類認識理論的最高層次,它包括事實認識與價值認識兩個方面,因此可分為事實認識哲學(即一般哲學)和價值認識哲學(即價值哲學)兩大類。顯然,價值的哲學問題是全部哲學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對價值的本原、本質、主觀反映形式、決定因素等問題的理論觀點。只有正確解決價值理論的哲學問題,才能在巨觀上正確把握價值理論的發展方向,為具體的價值理論問題提供正確的研究思路。

本原

價值的終極本原是什麼?這是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對應於不同的哲學派別有著不同的觀點,目前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兩個典型的錯誤觀點:
1、價值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出現,是由人類的主觀意識來定義的。“對象”有無價值,主要在於它能否引起快感,價值是一種“有效”的觀念,是主觀假定、主觀滿意、主觀興趣或占有情感的表達,因此價值只存在於人類的意識中,而根本不存在其他的價值本原,也就是說,只有人類才是價值的最終本原。
2、價值是一種超現實的規範或理想,是上帝的創造物。事物是否有價值在於觀念體系的邏輯規定,是一種超現實的、理想的境界,或者是上帝賦予的。
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第一種觀點只看到了價值與人類之間的聯繫,看不到人類與物質世界之間的必然聯繫,不知道人類本身就是物質世界進化的產物,不知道人類的本原就是物質世界,因而不知道價值的本原就是物質世界;第二種觀點只看到了價值意識與價值的相對獨立性,看不到它們之間的必然聯繫,不知道價值意識與價值均來源於物質世界,看不到任何規範、理想或上帝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物質運動的主觀反映,看不到規範、理想或上帝的本原就是物質世界,因而看不到它們所賦予、所規定的價值的本原就是物質世界。
在“負熵與價值”一節中已經闡述了,價值最初來源於特殊的物質系統——耗散結構的有序化運動,“有序化能量”是最原始意義上的“價值”。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有序化能量”進一步發展成為“廣義有序化能量”,才逐漸成為真正人類意義上的價值。
價值最初是通過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才得以產生和增值的,後來隨著人腦的形成,信息生產和積累的速度加快,價值增值的速度顯著加快,這時,價值的形成和增值主要是通過人的勞動特別是腦力勞動,以知識積累為加速器而不斷產生和增值的。總之,價值來源於自然界,並是隨著人類的進化而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價值的終極本原只能是運動著的物質世界和勞動著的人類社會。

本質

關於價值的本質,存在多種觀點。
1、“本性說”。這種觀點認為,我們賴以生活的價值是天生的,像包括真、善、美在內的人類的古老價值,以及後來的愉快、正義和歡樂等價值,都是人類本性固有的,是人的生物性質的一部分,是本能的而非後天獲得的。
2、“情感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的源泉在於情感:當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對開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幫助我們時,那么思維的對位型式即情感可以幫助。情感是通過我們的感覺釋放的,它幫助我們感知世界和辨認價值。這裡提及的價值是不能測量或計算的價值,只能通過感覺經驗或感知領會,例如美的價值。
3、“抽象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規範、標準、關係、傾向、愛好、選擇等等,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時時、處處起作用,指導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動,評價某一事物就是來源於並反映了抽象的理想價值。
4、“奧妙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是一個深奧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大且含義模糊,其內涵和外延難以把握,其精神實質難以領悟。價值決不是實在,既不是物理的實在,也不是心理的實在。價值的實質在於它的有效性,而不在於它的實際的事實性。價值的最後基礎在於人類的自許,在於人類對世界的冀望,在於人類對人性(包括理性和情感)的祈願。
5、“關係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是一種關係範疇,表示客體與主體之間的相互聯繫。文德爾班把價值當作是一種聯繫和關係,並認為是諸事物之間的聯繫和關係,而不是專指人類與客觀世界的聯繫和關係,即任何有聯繫的事物之間都可能存在價值,這樣,價值就成了聯繫和關係的代名詞,從而混淆了主體與客體的本質區別。
6、“意義說”或“需要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是一種關係範疇,表示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係。然而,這種觀點並沒有解釋“意義”或“需要”本身又是什麼內涵,因此這種觀點只能是兩個名詞之間的“同義反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7、“屬性說”或“效用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是指客觀事物的一種有用屬性。這種觀點把價值等同於事物的功能屬性,忽略了主體特性和介體特性對於價值的決定性作用。
8、“主體性說”或“態度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是主體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覺地、有意識地賦予客體的屬性,它反映了主體對客體的態度。這種觀點把價值與價值的主觀反映混淆起來了。
9、“勞動量說”。這種觀點認為價值就是勞動價值,它由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量來決定。這種觀點把勞動價值這樣一種特殊的價值形態當作了一般的價值形態。
以上這些觀點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價值的某些外部或內部特性,但都有其片面性,均不能全面反映價值的哲學本質。

主觀反映

有人提出:“價值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其實,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就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因為如果認為價值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這就等於說價值只有其客觀的存在形式,而沒有主觀的反映形式與之相對應,即價值這種客觀事物不能被人類所認識,這就陷入了不可知論的泥潭;相反,如果認為價值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這就等於說價值只有其主觀的反映形式,而沒有客觀的存在形式與之相對應,即價值認識是完全主觀自生的,不是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反映,這又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潭。
事實上,價值既有其客觀的存在形式,又有其主觀的反映形式。主觀價值又有價值觀與情感兩種具體形式。其中,價值觀是人對絕對價值的認識,或者說是人對價值絕對性的認識;情感是人對相對價值的認識,或者說是人對價值相對性的認識。因此價值觀(或情感)與價值的關係在本質上就是主觀與客觀的關係。
顯然,客觀價值由客觀價值標準來確定,主觀價值由主觀價值標準來確定。客觀價值標準就是主體的本質力,主觀價值標準就是主體的欲望、感情、情緒、興趣等,它們是客觀價值標準在人腦中的反映形式。
主觀價值和客觀價值的關係在本質上就是主觀與客觀的關係:一方面,客觀價值決定和制約著主觀價值,主觀價值是對客觀價值的反映,是以客觀價值為基礎,並圍繞客觀價值上下波動;另一方面,主觀價值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並對客觀價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在對客觀價值的誘導、強化或限制。

方法論

在關於價值論、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上,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論,一種是人本主義;另一種是還原論。
人本主義力圖從人類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性來認識人類的本質,它脫離人類的生存環境、生物的進化過程和社會的發展過程來孤立地考察人類,把人類的某些超歷史的、抽象的特性(如“本性”、“本質”、“存在”等)作為其觀察參考系,來探索人類學和社會學問題,把人類自然存在的某些特性孤立化、絕對化。它最初是為了反對封建意識形態,反對把人的本性神秘化,反對認為國家和法具有超自然根源的唯心主義理論,把人理解為自然存在物和自然界的一部分,從而在這一點上表現出唯物主義的特徵。但是,它把人類自然存在的某些特性看作是理性的、抽象的、永恆不變的、絕對化的本質,在對社會現實的理解方面表現出唯心主義的立場。它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具有完全相同的、永恆不變的本性,要求廢除“不合理性的”和“反自然的”封建等級制度,建立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制度,認為人的缺陷和苦難都是由環境、惡劣的教育、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還原論力圖從人類的生物性角度來認識其社會性,認為人類的進化與社會的發展都來自於化學進化與生物進化,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都可還原為化學變化與生物變化的低級運動形式。還原論存在兩種具體形式:①形上學還原論;②辯證還原論。形上學還原論把複雜事物理解為簡單事物的直接累加,力圖用簡單事物的基本規律直接外推出複雜事物的基本規律,把人類的社會性直接還原於生物性,否認人類社會性的特殊本質,力圖把動物的行為規律直接外推出各種社會規律,把生物學規律原封不動地運用於解釋社會現象,把生物性和社會性看作是等同地決定社會現象的因素。這種方法論上的折中主義態度最後往往把社會矛盾說成是生物性因素和社會性因素髮生衝突的結果,例如,把利己主義理解為人的“天然本能”的表現,把利他主義(或團隊精神)理解為人的社會特性的表現,把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的矛盾衝突理解為人的生物性與社會性的矛盾衝突的具體表現。而辯證還原論把複雜事物理解為簡單事物的發展與升華,一方面複雜事物具有與簡單事物某些相同的特性,但是又有不同於簡單事物的特殊本質;人類的社會性雖然是由其生物性發展而來,但具有某些完全不同的特殊本質,人類的社會性雖然可以還原於生物性,但不是直接的、簡單的還原;人類的行為規律雖然是由動物的行為規律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但具有某些本質的區別。

起源與進化

在價值的初始形成問題上,存在著兩大理論陣營:一大理論陣營認為,價值必須具有人類的性質,隨人類主體意識的形成而形成,是純主觀性質的東西,是由人性中最深處的需要、意識或理性來決定的,並按照人的理性尺度來度量的,稱之為人本價值論,它是人本主義在價值論領域的延伸,是唯心主義的一種表現;另一大理論陣營認為,價值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人類獨有的,是生物進化的產物,因而稱之為進化價值論,它是唯物主義還原論在價值論領域的延伸。
人本價值論把人類的價值現象看作是在精神現象出現以後才隨之出現的東西,把人類主體的出現作為價值存在和發展的原始起點。從而認為價值“必然具有人類的性質”,不能用自然科學的進化觀念進行解釋,否則便會導致“自然上帝”出現。這種觀點認為主體是以精神的出現為標誌而區別於客體的,由精神現象所決定的價值現象與自然界的物質運動規律完全不相干,因而與生物的進化過程無關。有些學者認為價值是由人的需要來決定的,而人的需要又是由人的理性意識來決定的。由於人本價值論絕對地割裂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必然聯繫,把人類的價值現象看作是一種脫離物質運動的某種神秘東西,是一種由絕對精神和絕對理性來確定的另一種精神現象,其本質與絕對精神或絕對理性的唯心主義是一致的。由於人類意識也是逐步進化而來,那么與人類相伴的價值現象也應該是逐步進化而來,不可能在某一發展階段突然出現,因此拒絕從自組織理論——進化論角度來研究價值,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人本價值論是唯心主義在社會科學的價值理論領域的具體表現,廣泛存在於各種人文科學中。
進化價值論認為,既然人類主體是從非人類的客體進化而來,那么具有人類性質的價值現象必然是從非人類的其他物質現象進化而來,即價值的前身或胚胎必然是某種物理量或化學量,價值現象的出現也必然經歷一個逐漸進化和演變的過程,價值的原始形式(稱為潛價值)與價值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價值事物與價值觀念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而發展,不存在一個永恆不變的、理性的、絕對的價值尺度和價值標準。為了深入探索人類價值的進化根源,進化價值論把價值概念延伸到自然科學中的負熵概念上,因為負熵的內涵與價值的內涵有著十分相似的地方,其根本作用在於維持和發展耗散結構的有序化規模,而人類社會可以看作是一種高等耗散結構,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可以看作是一種有序化規模的增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創造負熵並消費負熵的過程。同時,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可以看作是一種價值規模的增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創造價值和消費價值的過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系統哲學家拉滋洛以及生物學家米勒等人,均從自組織理論的不同層面,把價值視作“負熵”或系統的“目的環”,視作系統保持自身自在發展的“應變張力”,等等。但是,他們既無法區分也無法溝通負熵與價值這兩個概念。
在進化價值論的陣營里,又有兩大基本派別:一個是辯證進化價值論,它是辯證唯物主義還原論在價值領域的表現形式;另一個是形上學進化價值論,它是形上學還原論在價值論領域的表現形式。形上學進化價值論把一般耗散結構的負熵與人類的價值完全等同起來,無視其內涵上的巨大差異,生硬地拉扯在一起,但又找不到兩者相互銜接的理論依據。他們把人類高度發展的價值現象與低等生物的生命現象簡單地等同起來,使複雜多變的人類價值現象簡單化、低級化了,無法圓滿地解釋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和思維現象。其結果為人本價值論提供了大量攻擊的藉口,大大削弱了進化價值論的說服力。例如,有人認為:“同宇宙演化總趨勢相反的局部發展過程形成價值。熵減少,負熵即價值。廣義地講,能量物質,信息的結合,聚集,消除不定性和絕對均衡就是價值,即正價值”(《價值和價值觀念》第186頁)。這種觀點從熱力學的角度來機械地、籠統地考察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沒有任何可操作性,既不能說明人類心智水平發展的一般規律,也不能對複雜的經濟現象做出合理的說明,更不能對任何社會歷史現象做出準確解釋。另一種觀點雖然發現了負熵與價值之間確實存在著內涵差異,但並不知道這種內涵差異到底是什麼,而且也無法找到這些內涵差異產生的理論依據。他們雖然認為,社會意義的價值遠比物理意義上的負熵複雜得多,但並不知道後者是怎樣進化為前者的。普利高津看到了價值與負熵的巨大差異:“熵這種隱喻已經吸引了不少作者用它去論述社會或經濟問題。顯然,在這裡我們必須十分小心。”由此看來,正確認識負熵與價值的內涵差異,是價值理論中的關鍵性難題。
正因為形上學進化價值論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理論難題,不可能從根本上擊敗人本價值論。由於價值現象比事實現象具有更大的運動變化的不確定性、表現形式的複雜性和主觀反映上的隨意性,因而更容易被罩上神秘的外衣,人們對它的認識更容易犯唯心主義錯誤,這就是人本價值論長期存在的客觀原因。辯證進化價值論看到了負熵與價值的內在聯繫和本質區別,用科學的方法擴展了負熵的內涵,並轉換成能量形式,使之與價值的內涵銜接起來。辯證進化價值論的形成與發展,徹底擊敗了人本價值論,從而把唯心主義趕出了價值論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