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論後條辨是清·程應旄撰於1670年。全書分禮、樂、射、御、書、數六集。程氏以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內容,根據個人對仲景原文的理解,“條其所條,辨其所辨”(見自序),並以仲景原文及《傷寒論條辨》、《尚論篇》的篇次附於後,便於讀者參看檢閱。全書註解在前人基礎上有一定的發揮。學術上推崇方、喻兩家,認為五叔和編次有誤。

名稱

傷寒論後條辨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論後條辨》,傷寒著作。又名《傷寒論後條辨直解》。

簡介

十五卷。清·程應旄撰於1670年。全書分禮、、射、、書、數六集。程氏以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內容,根據個人對仲景原文的理解,“條其所條,辨其所辨”(見自序),並以仲景原文及《傷寒論條辨》、《尚論篇》的篇次附於後,便於讀者參看檢閱。全書註解在前人基礎上有一定的發揮。學術上推崇方、喻兩家,認為五叔和編次有誤。但基本上保存了王叔和本的內容,只在前面增入五論。認為《傷寒論》為百病立法。指出:“仲景非是教人依吾法去醫傷寒,而是教人依吾法去辨傷寒;非單單教人從傷寒上去辨,乃教人合雜病去辨。”注文前後承接呼應較好,但不夠精要,汪琥《傷寒論辨證廣注》指出:“閒活太多,舉引經史百家之言及歌曲笑談,無所不至……”,是為本書不足之處。現存康熙十年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