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花香茶菜

側花香茶菜

側花香茶菜(Rabdosia secundiflora C. Y. Wu),唇形目唇形科植物,產四川西南部;生於山坡上,海拔約2000-2300米。側花香茶菜,灌木,莖直立,圓柱形,具細條紋,被白色具腺微柔毛,具白色髓部。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側花香茶菜側花香茶菜
中文名:
側花香茶菜
種拉丁名:Rabdosia secundiflora C. Y. Wu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香茶菜屬
屬拉丁名:Rabdosia
命名來源:[Fl. Reip. Pop. Sin. 66: 589. 1977]
中國植物志:66:502
英文植物志:17:287
系中文名:細錐香茶菜系
系拉丁名:Ser.Coetsae
組中文名:皺葉香茶菜組
組拉丁名:Sect.Rabdosia
族中文名:香茶菜族
族拉丁名:PLECTRANTHEAE
亞科中文名:羅勒亞科
亞科拉丁名:OCIM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分布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南部;生於山坡上,海拔約2000—23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部。
海 拔:2000-2300

形態特徵

灌木。莖直立,圓柱形,具細條紋,被白色具腺微柔毛,具白色髓部。莖葉對生,葉片心臟形,長6.5—10.5厘米,寬55—8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具整齊的圓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堅紙質,上面欖綠色,沿脈上被白色小硬毛,餘部散布微柔毛,下面淡綠色,散布具腺微柔毛,側脈約4對,在邊緣之區域網路結,與中脈均兩面微隆起;葉柄細長,長4.5—5.5厘米,腹面具淺槽,背面隆起,具細條紋,密被具腺微柔毛。花序為三歧狀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十分伸長,長達25—30厘米,由具3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常偏向於一側,具梗,總梗長1.5—4毫米,與長1—2毫米的花梗及序軸均密被具腺微柔毛;最下一對苞葉圓心形,徑約2厘米,先端圓,具小突尖,基部心形,邊緣具淺圓齒,近於無柄,苞葉向上漸變小,圓形,徑在4毫米以下,先端具小突尖,漸近全緣,小苞片線形,長不及1毫米。花萼開花時鐘形,長約2毫米,口部直徑約2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內面無毛,微呈二唇形,萼齒5,均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上唇3齒略小,下唇2齒稍大,果時花萼增大,長達5毫米,管狀鐘形,基部圓球形,口部開張,略呈二唇形,10脈明顯。花冠粉紅色,長6.5毫米,外被微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基部上方突然囊狀,至喉部寬約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2毫米,外反,先端具4圓裂,下唇近圓形,長約3毫米,內凹,基部收縮。雄蕊4,內藏,花絲在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內藏,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成熟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長約1.2毫米,褐色,無毛。花、果期9—10月。

分布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南部;生於山坡上,海拔約2000—23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部。
海 拔:2000-2300

形態特徵

灌木。莖直立,圓柱形,具細條紋,被白色具腺微柔毛,具白色髓部。莖葉對生,葉片心臟形,長6.5—10.5厘米,寬55—8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具整齊的圓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堅紙質,上面欖綠色,沿脈上被白色小硬毛,餘部散布微柔毛,下面淡綠色,散布具腺微柔毛,側脈約4對,在邊緣之區域網路結,與中脈均兩面微隆起;葉柄細長,長4.5—5.5厘米,腹面具淺槽,背面隆起,具細條紋,密被具腺微柔毛。花序為三歧狀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十分伸長,長達25—30厘米,由具3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常偏向於一側,具梗,總梗長1.5—4毫米,與長1—2毫米的花梗及序軸均密被具腺微柔毛;最下一對苞葉圓心形,徑約2厘米,先端圓,具小突尖,基部心形,邊緣具淺圓齒,近於無柄,苞葉向上漸變小,圓形,徑在4毫米以下,先端具小突尖,漸近全緣,小苞片線形,長不及1毫米。花萼開花時鐘形,長約2毫米,口部直徑約2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內面無毛,微呈二唇形,萼齒5,均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上唇3齒略小,下唇2齒稍大,果時花萼增大,長達5毫米,管狀鐘形,基部圓球形,口部開張,略呈二唇形,10脈明顯。花冠粉紅色,長6.5毫米,外被微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基部上方突然囊狀,至喉部寬約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2毫米,外反,先端具4圓裂,下唇近圓形,長約3毫米,內凹,基部收縮。雄蕊4,內藏,花絲在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內藏,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成熟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長約1.2毫米,褐色,無毛。花、果期9—10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