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丸

健步丸為內科虛證類非處方藥藥品。性狀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糊丸;氣微腥,味微苦。主要用於補肝腎,強筋骨。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步履艱難。 健步丸又名虎潛丸,最初見於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到了清代不論是《醫方集解》、《醫宗金鑒》其中的虎潛丸,則是由朱丹溪的虎潛丸再加上當歸、牛膝、羊肉而製成。更加強了益精養血的功效。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糊丸;氣微腥,味微苦。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步履艱難。

劑量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處方

黃柏(鹽炒)40g 、知母(鹽炒)20g 、熟地黃20g 、當歸10g 、牛膝35g等。

製作

以上十二味,將羊肉洗淨,剔去筋、膜、油,加黃酒40g,煮爛,與黃柏等十一味搗和,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糯米粉5~10g加適量的水調成的稀糊泛丸,乾燥,即得。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木化增厚。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26~110μm。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草酸鈣簇晶直徑18~32μm,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有數個簇晶。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不規則塊片灰黃色,表面有微細紋理或孔隙。橫紋肌碎片甚多,淡黃色,大小不一。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及黃棕色物,用水合氯醛透化後,黃棕色物中留下圓形痕。澱粉粒橢圓形或卵圓形,一端略尖,直徑5~20(32)μm,有的層紋明顯。骨組織碎片淡灰黃色,有細縱紋理,布有梭形或不規則形孔隙,其邊緣不平整。

(2)取本品0.5g,研碎,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試液(12:6:3:3:1)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出處

中醫方劑詞典-丸類

中藥藥丸雖然苦口,但療效相較來說會更好一些。藥丸又有很多種類,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中藥藥丸吧!

決明子丸
銀翹解毒丸
黃氏響聲丸
桂附地黃丸
冠心蘇合丸
牛黃天南星丸
乳香犀角丸
麻仁丸
金箔十珍丸
牛黃丸
天麻丸
蟬蛻丸
定神琥珀丸
赤箭丸
保命龍虎丸
經進骨碎補丸
搜風順氣丸
金箔丸
大神效活絡丹
陷胸丸
牛黃清心丸
麝香保心丸
橘紅丸
檳榔四消丸
槐角丸
疏風定痛丸
舒筋丸
鎖陽固精丸
蛤蚧定喘丸
葛根芩連微丸
琥珀抱龍丸
清瘟解毒丸
清眩丸

清咽丸
清肺抑火丸
清寧丸
麻仁潤腸丸
抵當丸
黃連羊肝丸
黃連上清丸
潤腸丸
消癭丸
金沙流濕丸
理中丸
首烏丸
秦艽丸
大金花丸
豶肝丸
腦麝祛風丸
黃蓍丸
吳茱萸丸
息神丸
愈癇丸
犀角丸
芍藥檗皮丸
道秘丸
三黃丸
鷺鷥咯丸
礞石滾痰丸
石菖蒲丸
豨薟丸
茯神丸
滿山紅油滴丸
解肌寧嗽丸
催湯丸
硃砂丸
循經丸
強陽保腎丸
痛經丸
抱膽丸
舒肝和胃丸
舒肝丸
五膽丸
跌打丸
上清白附子丸
越鞠丸
金箔牛黃丸
白薇丸
透關丸
檀香丸
牛黃定志丸
清胃黃連丸
清肺消炎丸
水瓢丸
七寶丸
羚羊清肺丸
乳香尋風丸
得生丸
犀角搜風丸
控涎丸
羚羊角丸
御愛姜蘇丸
白花蛇丸
梅花點舌丸
通宣理肺丸
調經促孕丸
黃連木通丸
腦得生丸
腦立清丸
健脾丸
健步丸
柴胡舒肝丸
荷葉丸
桂附理中丸
乳香寬筋丸
守宮丸
祛風舒筋丸
洋參保肺丸
金虎丸
潔白丸
香薷丸
髒連丸
青州白丸子
神功丸
消暑丸
木瓜虎骨丸
天竺黃丸
蠟梅丸
枳殼人參丸
輕腳丸
苦參丸
清氣化痰丸
上馬丸
沉香桂附丸
乳香沒藥丸
活血潤燥丸
龍腦丸
消風丸
導水丸
搜風丸
萬靈丸
水葫蘆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