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橐吾屬

假橐吾屬

假橐吾屬菊科植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具多數纖維狀鬚根。莖單生,直立,高60~100cm,綠色或下部變紫色,具縱條棱,被蛛絲狀毛和短柔毛,後多少脫落,基部常具枯萎殘存的葉柄。基部葉在花期宿存,具長柄,紙質,葉片長圓狀心形或寬卵狀心形,長5.5~13(16)cm,寬6.5~14.5cm,頂端短漸尖或鈍,基部深心形,楔狀下延成具寬達1cm翅的葉柄,邊緣鋸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疏蛛絲狀毛或後多少脫毛,中脈粗壯,側脈叉狀分枝,上面下凹,下面凸起。葉柄長9~20cm,基部擴大,半抱莖;中部莖葉與下部葉同形,但較小,葉柄較短有上窄下寬的寬翅,基部明顯擴大成卵圓形葉狀抱莖的大葉耳,翅邊緣被褐色緣毛;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尖或漸尖,無柄,基部擴大成抱莖具齒的葉耳。頭狀花序多數,盤狀,在莖端排成長20~25(50)cm的總狀花序;花序軸和花序梗均被較密的蛛絲狀毛和雜有腺毛;花序梗長2~3mm,具2~3線形或鑽形的小苞片。總苞圓柱形或窄鐘形,長6~7mm,寬1.5~2mm;總苞片4,線狀披針形,綠色或變紫色,寬0.5~1mm,頂端稍尖或鈍,被微毛,邊緣窄膜質,外面被疏腺毛。小花全部管狀,4,明顯超出總苞;花冠黃色,長6mm,管部長2mm,檐部窄鍾狀;裂片披針形;花葯伸出花冠,長3~4mm,基部鈍;花柱分枝外卷,頂端截形,被乳頭狀短微毛,瘦果圓柱形,褐色,長3~4mm,無毛。冠毛紫褐色或紫色,長6~7mm。花期7月,果期8~9月。已知僅1種。

國內分布

產陝西(略陽、太白山、寶雞、周至、寧陝)和甘肅(徽縣)。生於山坡林下或草地,海拔1500—2100米。模式采自陝西略陽。

相關研究

該屬無論是在外形或是頭狀花序排列均與橐吾屬(LigulariaCass.)十分相似,但葉柄具翅,基部擴大而半抱莖,絕不形成葉鞘;頭狀花序盤狀,在莖端排列成總狀;小花4,全部管狀,與橐吾屬不難區別。與蟹甲草屬(ParasenecioW.W.SmithetSmall)較為近緣,但與蟹甲草屬的區別在於花葯基部鈍,無尾;莖基部常覆蓋殘存的葉柄;基生葉在花期宿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