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淌河鎮

倒淌河鎮

倒淌河鎮位於共和縣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44千米。人口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面積0.2萬平方千米。轄蒙古、東衛、黑科、拉乙亥麻、次漢達哇、哈乙亥、甲乙、黃科、措卡、元者10個牧委會。1949年屬千卜錄區,1956年設倒淌河鄉,1958年改為倒淌河公社,1965年改為倒淌河鄉。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號文批覆:撤銷倒淌河鄉,設立倒淌河鎮。

基本信息

倒淌河鎮倒淌河鎮

倒淌河由來

倒淌河鎮倒淌河鎮
地處青藏青康公路交會點,為通往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和青南地區的交通要衝。鄉境北部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遺址。倒淌河東距西寧102公里,原是一條東流入黃河的外流河,後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眾河皆東流,唯此河獨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傳說中又謂文成公主進藏,經過此地,灑淚成河的故事,更使它聞名於世,成為人們心目中一條神秘的河。又有人說,海心山神泉被堵塞後,為不使湖水乾涸,蓮花大師便從周圍引108條水入青海湖,最後還差一條,於是便把東流的一條水,由神蛇開路,引進了青海湖,從此便有了這條倒淌河。

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關於倒淌河的傳說,人們眾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王李世民為了溝通藏漢兩族的關係,促進文化交流,將年輕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乾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傳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東西四河,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後一條河怎么也找不到。聰明、狡黠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著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種說法是,這河是龍王一根倒須變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傳說更為權威,哪種神話更接近正宗,每一個傳說都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終於有一天,當你滿懷著探索和尋覓的熱情來到它的身邊時,卻分明在汩汩之中聽見一聲嘆息,一陣私語般的呢響,一句溫婉的低訴,似乎有著萬種柔腸。於是你會頓悟:這是一條女性的河。

春天,它纖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動著水墨畫也畫不出來的一片春愁,秋天它豐滿寬闊,奔騰中不失溫柔寬厚。它不像長江、黃河那樣,巨浪滔天,勢不可擋,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氣。它滿懷情感,卻從不恣意泛濫;它溫順地隨四時而變化,但又執蓍堅韌地沿自己的流向前去,百折不回,整個一個西部女人的性格。

她有著女性的姿態紛退的情緒

倒淌河兩岸氣候多變,乍冷乍熱,時晴時雨,有著極大的落差。有時烈日當頭,雨突然噼里啪啦砸了下來,可未等地皮濕透,又轉眼不見了;有時天色蔚藍蔚藍的,卻有細細的雨絲,帶著青草的香味,在太陽的微笑中飄來飄去,擦你的臉,使你得到一點撫慰;有時河北岸晴空萬里,河南岸卻下著如注的暴雨;有時半夜裡雷電交加,清晨卻陽媚,只是到處散發著一種濕潤的芳香。就象一個任性的妻子或嬌嗔姑娘多變的情緒!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著倒淌河鎮,走進鎮子,撲而而來的是一種異樣的風情。鎮的一邊是碧水連天的青海湖,一邊是蒼茫無垠的大草原;“人”字街頭,有古老的廟宇,有現代氣息的樓堂;說藏話的,夾雜著那么多漢語辭彙,說漢話的,又時時冒出幾個倒裝句……,迥異的民俗,是如此對比鮮明而又和諧統一。

這裡是交通要道,這無疑是形成漢藏兩族交流滲透的“倒淌河文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自從公主和親後,一半胡俗似漢家”。最早,也許是一個女人的手,架起了這經濟、文化,包括愛情的橋樑。

地質學家是這樣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羅漢堂河一起注入黃河,後由於地殼的變動,日月山隆起,它才折頭向西注入青海湖,成為一條倒淌河,這便是科學的論斷。然而,不知為什麼,這科學的斷語總是被人忘記,遠古的神話,令人嚮往,使它永遠籠罩著一層神秘。好象是給人們的意願尋找一個依據似的,在藏漢詞典上有這么一個詞條:倒淌河。這個藏文單詞是沒有倒淌的意思的,一個蹩腳的翻譯盡可以把它譯成“有文化的女人川”。有時直譯一種語言是要犯錯誤的,可是在這裡,它卻是傳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龍王的女兒,也是牧民的女兒。它嬌小孱弱,卻堅韌不拔。昨天它開拓了獨特的倒淌河風俗,明天它必將創造更為燦爛的倒淌河文化。

基礎教育

通過團委的牽線搭橋,北京愛心人士在繼給江西溝鄉希望國小和共和三小捐款180餘萬元物資的基礎上,又為倒淌河鎮中心寄校捐款10萬元人民幣用於購置鍋爐。倒淌河地處風口、全年氣溫低、異常寒冷,孩子們一直在沒有暖氣的教室上課,教室和宿舍有時不生火,有時生煤爐還面臨燃料經費不足、煤氣中毒等問題,因教室宿舍高大又不太熱,所以孩子們的手腳經常被凍裂,團省委宣傳部、團縣委、學校的負責同志把這些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積極主動向愛心人士夏光先生介紹學校在取暖設備方面存在的困難等情況,夏光先生通過實地查看,決定為學校捐贈鍋爐款10萬元人民幣,截止8月10日,10萬元人民幣全部到學校帳戶。

除此之外夏光先生還聯繫了縣部分教師到河北保定進行短期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還承諾將要資助縣中學餐廳餐具,等學校餐廳樓竣工後,將由團口與學校聯繫負責一應事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