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為紀念宋代“江西詩派”創始人、書法“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而建立的紀念館。

基本信息

簡介

修水黃庭堅紀念館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為紀念宋代“江西詩派”創始人、書法“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而建立的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修水縣縣城南山崖。前身為江西省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室,1984年籌建紀念館,1985年11月開館,由已故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館名,現已是江西省重點名人紀念館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概況

修水黃庭堅紀念館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紀念館坐落於縣城南山崖上,危崖兀立河畔,四周古木參天、鳥語花香,這兒為黃庭堅少時讀書遊憩之地,素有“七百里修江第一山”之美譽。南山崖相傳為黃庭堅的棲游讀書處。現在還存留著他的“佛”、“釣磯”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遺蹟,還有他的法書碑刻 100多通。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館內的臨江一側,依次建起了溪山自在樓、九曲迴廊、山谷祠、澄秋閣、順濟亭、一翠亭等造型各異的仿古建築,另有石門、藏龍洞、釣磯、摩崖題“佛”等名跡。山谷祠內,塑有一尊黃庭堅的全身塑像,山谷老人昂首而立,雙目炯炯,直視前方,似在構思美文佳句,又像在憂心人間疾苦。

2006年,修水縣斥資3000萬元,實施黃庭堅紀念館改、擴建工程,使紀念館占地由原來的9畝擴大到現在的45畝,並復建濂溪書院、興建松風閣、八賢紀念館、大型書法廊等建築。

館藏文物

修水黃庭堅紀念館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黃庭堅紀念館門樓

館藏文物427件,標本1萬多件。其中黃庭堅撰文並書寫的《王純中墓志銘》及《宋故徐純中墓志銘》均為宋墓出土,所作行楷在傳世黃庭堅書法作品中少見。

該館基本陳列是《黃庭堅生平陳列》和《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該館還舉辦地方名人書畫陳列等專題陳列。已出版《黃庭堅的傳說》一書。

2006年7月江西修水縣發現兩座古墓葬,其中出土的一方墓志銘碑經當地文物部門考證,系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撰文並書寫,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館長介紹,修水縣溪口鎮溪口村村民鄭小平日前在建房時發現了兩座古墓葬,墓葬中發現一方青石質墓志銘碑。墓志銘碑高59厘米、寬40厘米,碑文字跡清晰可辨。除標題橫排隸書外,正文均為豎排小楷書,共16行321字。伴隨出土的還有影青瓜菱形執壺1件、鐵壺1件和三腳鐵爐1件。

這是修水縣第三次發現黃庭堅撰寫的墓志銘碑。據專家介紹,墓志銘敘事清楚,黃氏世系準確無誤,碑文字型清勁穩重。目前,這方珍貴的墓志銘碑已由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收藏保護。

人物資料

黃庭堅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年),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谷老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黃庭堅早年受知於蘇軾,與張來、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因其“瑰瑋之文,妙絕當世”,而與蘇軾齊名,又並稱“蘇黃”。黃庭堅尤工書法,兼擅行、草、楷而自成一家,為“宋四家”之一。他為後人留下了兩千多首詩作,其詩以“點鐵成金,脫胎換骨”而名高天下,風從者眾,被尊為江西詩派始祖。黃庭堅詩、書、文都成就斐然,而他年少喪父,兩失妻室,屢遭貶斥的坎坷一生,以及身體力行、恪盡孝道的感人之舉,更深為後人敬佩。如今,在紀念館的九曲迴廊等處,陳列著黃庭堅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書法碑刻,其中主要有“經伏波神祠”、“贈丘十四”、“墨竹賦”等,均堪稱詩文書“三絕”,極有欣賞價值。

黃庭堅的故鄉在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他的墓也坐落在村里。來到雙井村。這裡山清水秀,雞犬之聲相聞,一派寧靜祥和的田園風光

黃庭堅的先祖黃贍任分寧(今修水)知縣時,認準修水是躲避兵禍、生息繁衍的理想家園,遂舉家從浙江金華遷居於修水布甲鄉,後定居於杭口鎮雙井村明月灣。從此,黃姓人家在此繁衍開來。如今,村里黃姓居多,民風淳樸。

歷史上,這裡學風濃厚,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尤以宋代為最,僅北宋一朝,該村就出進士48名,黃庭堅即為其中之一。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和理學家周敦頤曾在修水先後開辦櫻桃書院、芝台書院和濂溪書院,培養了眾多人才。2005年,修水縣政府斥資240多萬元,改造修復了村裡的高峰書院,如今,古色古香的高峰書院已成為村辦國小的所在地。

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幾經貶謫、數遭打擊的黃庭堅在宜州(今廣西宜山縣)溘然去世,終年61歲。4年後,親友將其歸葬於故鄉雙井村。從此,離家數十年的黃庭堅長眠於故鄉的土地上,聽松風,飲甘露,默默沉寂900年。

相關信息

修水黃庭堅紀念館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地址:江西省修水縣城寧紅大道1號
交通線路:乘1、2、3路公車
開放時間:8:00~12:00,14:30~18:00
郵編:3324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