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館址座落在市區風景秀麗的甘棠湖中的煙水亭,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煙水亭,相傳為“周瑜點將台之故址。1987年又在亭前仿建“周瑜點將台”一座,以供遊人以瞻,現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共九江市委、市政府1995年命名的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中外遊客約10萬人次,多次接待重要外事活動。

基本信息

簡介

九江市博物館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創建於1978年6月,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市文物收藏、 陳列展覽和學術研究中心。館內設管理機構有:辦公室、資料室、文物工作部、宣傳教育部、文化產業部、保衛科。全館現有幹部職工55人,在崗44人,離退休11人。受聘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職稱15人。專業人員結合館藏文物,考古發掘資料及地方史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在全國文博專業刊物上發表了一批有學術價值的論文、發掘報告。並出版了《九江出土銅鏡》、《九江史話》等專著。

九江市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收藏珍貴文物5000餘件,是我省重要的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但因長年有館無舍,只是暫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煙水亭內,數以千件的珍貴文物無法發揮應有的社會作用。2004年底,九江市博物館建設得到九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儘快啟動博物館建設工程”列入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和九江市“十一五”發展規劃。九江市博物館新館建設設計方案由天津大學建築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承接,擬建設為一座設施完備、功能合理、特色鮮明的公共建築,建築規模達14000餘平方米。與會專家在聽取了設計單位介紹的創作意圖與方案要點後,一致認為該方案立意可取;建築造型新穎,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時代性;建築方案、選址和布局基本滿足博物館的要求,環境較好,觀眾流線較清晰。為了使方案更加完善,與會專家還提出了方案修改的意見和建議。

建築結構

九江市博物館九江市博物館

一座外觀有些像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即“鳥巢”工程)的建築——九江市博物館將於本月中旬正式動工。博物館位於九江火車站附近的南湖公園南大門東側,占地面積15畝,總建築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鳥巢”內部以鋼樑結構為主,外部飾以玻璃幕牆,玲瓏剔透又不失穩重大方。“鳥巢”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九江市又一標誌性建築。圖為一個小女孩在觀看“鳥巢”博物館模型。

館內收藏

九江市博物館九江市博物館

該館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和職能,珍藏了有價值的文物和自然標本數千餘件, 其中:元代青花牡丹紋塔蓋瓷瓶、元代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燒鈔庫印”、東晉“東林寺乞米”銘罐、唐代青瓷唾壺、元代青花菊花紋雙耳連底香爐、南宋“準拾捌界江州行使”錢牌、唐代青銅燈、元代 “管軍萬戶府印”銅印、南宋醬褐釉如意枕、商代原始青瓷蝶形紐雲雷紋罐等文物彌足珍貴,堪稱國寶。深受海內外文物考古專家和文物愛好者的青睞。不少文物珍品收錄於《吉州窯》、《中國文物精華大辭曲》、《中國古代陶瓷》、《中國歷代景德鎮陶瓷》、《元代瓷器》、《塵封瑰寶》等大型文物圖錄。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文化事業的發展高度重視,把新建博物館已列入工作日程,2006年9月經市政府政府批准,總投資5000萬元,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的新館現已進入建設招標階段,很快一座嶄新的九江市博物館新館將展現在市民面前。
煙水亭是博物館文物陳列所在地,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亭內常年設有二個基本陳列和三個臨時陳列,我館曾先後在此舉辦過《九江市歷史文物陳列》、《九江市出土文物陳列》、《九江市文物普查成果展覽》、《清代瓷器陳列》、《大清巡撫劉瑞祺夫婦墓出土文物珍品展》、《中國古代銅鏡陳列》、《三國周瑜史跡陳列》、《日本國玉野市歷史、文化、民俗展》、《近代九江史略展》、《’98九江抗洪救災紀實展》、《清代服飾陳列》、《館藏書畫展》、《館藏陶俑展》等200多次各類陳列展覽。接待了來自日本、美國、菲律賓等國文物專家學者來館考察。每年接待國內外觀眾近10萬人次。

陳列展覽

1.《九江近代史略陳列》
九江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是江西省唯一的通江達海城市,素有“七省通衢”、“江西北大門”之稱。1858年不平等的《中英天津條約》簽定後,被闢為通商口岸,成為近代史上列強對我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侵略的重點城市之一。九江近代史,既是一部遭受奴役和欺凌的屈辱史,也是一部反侵略、爭自由的鬥爭史,同時還是一部探索真理、追求進步的發展史。
為配合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我們舉辦了《九江近代史陳列》,旨在讓人民民眾了解過去,珍惜現在,認清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真理,從而在全社會發揚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鬥。
2.《周瑜史跡陳列》
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三國僅是短短的六十一年(220—280),然而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在此前後湧現了大批著名的歷史人物,周瑜就是其中之一。
周瑜是東吳名將,初為建威中郎將,累至中護軍偏將軍。他具有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建安十三年瑜奉孫權派遣聯合劉備成功地指揮了赤壁之戰,這是我國歷史上又一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為三國形成乃至晉王朝的統一中國創造了條件,當時周瑜年僅三十四歲,赤壁大戰前後他“治軍於柴桑”此地成為赤壁戰役的決策地和指揮中心。如今九江仍留有一些有關周瑜等人的活動遺蹟和傳說,周瑜史跡廣為今人所知。
展覽地址:九江市煙水亭(三國周瑜點將台)(潯陽路1號)
聯繫電話(0792)8223190
館 址:九江市環城路142號
傳 真 :(0792)8133601

鎮館之寶

(圖)粉彩龍鳳紋蓋盒粉彩龍鳳紋蓋盒

清代光緒,1980年九江市龍山國小出土。高5.9厘米,口徑12.3厘米,低徑5.9厘米。平面蓋,蓋面及器身匯龍鳳雲紋。底書“大清光緒年制”雙行6字楷書款。該器為清代官窯瓷品。

最令人驚嘆的是價值超過2億元的青花牡丹紋塔式蓋瓶,出土於延祐六年(1319年)紀年墓,是九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此外,還有國家一級文物青花菊花紋三足帶座爐、皇家御用物粉彩葵口雲龍紋大腰盤。據了解,由於元代戰亂紛繁,元代青花瓷的存世量很少,目前全世界有確切紀年可考的只有10件,九江市博物館就館藏了兩件。

館長介紹

汪建策,1958年10月生,江西九江人,大專文化。1981年起從事文物考古工作,先後在<中國文物披報>,<南方文物>,<中國錢幣>,<九三師專學報>先表論文。代表作品《文明背後的掠奪---------一塊英文石匾所反映的史實>,<能仁寺創建年代考>,<江西九江市發現南宋鉛錢牌>,<鐵的史證------日寇侵占贛北記>等。江西省歷史學會會員,考古學會會員,博物館學會會員,九江市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南方古代墓葬文化,江西地方史。

行車路線

(圖)行車路線行車路線

地址:九江市環城路142號
電話:0792-8135002
傳真:0792-81336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