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IP通訊

信鴿IP通訊(IP over Avian Carriers, IPoAC)是一個理論上使用信鴿等鳥類傳輸IP數據的通訊提案。

概述

網路技術中,信鴿IP通訊(IP over Avian Carriers, IPoAC)是一個理論上使用信鴿鳥類傳輸IP數據的通訊提案。
IPoAC最初由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在RFC 1149中提出(1990年4月1日,愚人節RFC),作者為D. Waitzman。儘管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經常在4月1日發布一些惡搞之作,他們還是讓這個提案看上去像是一個真的、非虛構的提案。其後,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於1999年愚人節發表了RFC 2249,為IPoAC“加上”QoS功能,作者同樣是D. Waitzman。
在2011年愚人節,網際網路國際標準機構再發表了《RFC 1149在IPv6的套用》(RFC6214)。
信鴿IP通信協定曾經被成功實驗,但是9個封包中只有4個封包成功傳送,丟包率55%(由用戶失誤造成),回響時間從54分鐘到1.77小時不等。因此,該技術的延遲問題嚴重。但是,該技術可以由數據封包本身增大而得到大幅改進,如使用信鴿攜帶大容量存儲卡。

其他信鴿數據傳輸套用

野外攝影師經常使用信鴿作為傳輸數碼照片的工具。信鴿一小時可以在30英里左右的距離傳輸數十GB的數據,傳輸速度比一般ADSL速度快很多,即使將存儲卡丟失因素也考慮進去,依然不失為一個值得考慮的數據傳輸方法。
這種簡單的大容量傳輸並不使用IP協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