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西南方面軍夏季進攻戰役

俄軍於1916年夏季對德奧聯軍實施的進攻戰役。又稱俄軍西南方面軍夏季進攻戰役或布魯西洛夫突破。

事件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俄軍西南方面軍於1916年夏對奧匈軍的進攻戰役。戰役前,準備同德國在西線決戰,義大利在奧匈軍壓力下處境困難,都要求俄國在東線大力配合。俄國大本營計畫由西方面軍擔任主攻,西南方面軍擔任助攻。A.A.布魯西洛夫指揮的西南方面軍(轄 4個集團軍),決定以第8集團軍的9個半師的優勢兵力,在21公里的正面上向盧茨克方向實施主攻;同時,其他各集團軍也各自選定數個突破地段實施進攻,企圖使整個方面軍在 450公里戰線上的20~30個地段同時施行突破,使敵軍難以判斷主攻方向,分散兵力,便於達成突然性。6月4日,西南方面軍開始炮火準備,3天后占領盧茨克,到6月15日前進了十幾公里至數十公里。但西方面軍兩度推遲進攻日期,使西南方面軍陷於孤軍作戰,不得不暫停進攻。在此期間,德國從西線抽調部隊,加強奧匈戰線。7月3日,西方面軍開始進攻。次日,西南方面軍全面恢復進攻,前出至斯托霍得河。而西方面軍則毫無進展。大本營乃命令西南方面軍擔任主攻,西方面軍改為助攻。7月28日,西南方面軍全線進攻,但遭德奧軍猛烈抵抗,進展不大。9月初,俄軍完全喪失進攻能力。戰役持續3個多月,總計德奧方損失約150萬人(被俘41萬餘人)。俄方損失近50萬人。此役,同英、法在西線進行的各次戰役一起,穩定了義大利戰局,迫使德國在1916年底轉入防禦。戰役的主要特點是在漫長戰線上以一點為主,實施多點正面突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此種突破方式的先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