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療法

侯氏療法

侯氏療法是著名風濕專家侯麗萍教授在繼承我國著名老中醫石廣濟先生畢業全部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的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一套完整理論,並發展形成具有獨特療效的一種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

侯氏療法

侯氏療法的理念:

人體是一個與環境緊密關聯的,內部各部份存在著緊密相關作用、相互依存、矛盾統一的系統。

侯麗萍侯麗
人體的健康在於:保持內生態平衡和對外環境的適應性。醫者的最高目的:使患者恢復內生態平衡和對外環境的適應性。
系統綜合療法--“侯氏療法”是本院侯麗萍院長通過二十多年的臨床實踐,博取中醫藥學之精華與現代科學技術形成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的醫學思想和治療方法。
人體具有自適應、自調節、自恢復的功能,以保持內環境的穩定,當內環境的穩定遭到破還時,人體就要生病,甚至死亡。
針對風濕、類風濕這種容易引起全身致殘的免疫性疾病,侯麗萍院長提出:脾虛和腎虛的理論,確立了“調脾固腎”的系統綜合治療方法。其療法的實質是修復受損的人體組織和器官,使人體的系統恢復正常運行。通過“調脾固腎”達到:髒盈、腑通、氣血充盈,從而達到免疫系統的平衡。“侯氏療法”的淵源

醫學界有一個不成文的定律,“誰敢向類風濕挑戰,誰就是一個勇敢者”。類風濕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療程長,是目前世界醫學界的一大疑難雜症,它嚴重侵蝕人體的關節,使之腫脹、僵硬、變形,最後喪失功能,尤其在急性期類風濕因子急劇增加,使關節疼痛難忍。在美國約有500萬類風濕患者,在我國也有九千萬人患有風濕病。
侯麗萍出生在山西古城平遙,在她小時候鄉里人都奇怪這漂亮的小姑娘不去玩,在山西省中醫學院就習,八十年代,25歲的侯麗萍調到山西省第一附屬醫院成了著名老中醫石廣濟老先生的門徒,由於侯麗萍的聰明勤奮,好學努力,深得石老的喜愛。石老祖上是宮廷御醫,行醫四十年,在三晉大地廣為傳頌,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侯麗萍如魚得水般地收集古老的中醫精華,精心研讀石老的醫案,為尋找治類風濕病的真理,侯麗萍又先後遠赴西安、北京、石家莊、天津、昆明等地,廣徵博引。
斗轉星移,春華秋實,1987年侯麗萍大膽地提出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理及治療結合傳統中醫治療機理,運用活血、化淤藥物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外治法,自血、放血、穴封、埋線,同時對病人進行心理康復指導的全面治療思想,並在長期的工作中總結編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類風濕治療方案——“侯氏療法”。

“侯氏療法”發展歷程

宮廷御醫(石廣濟先祖)時代
以中草藥形式出現,有一定的利濕通絡、止痛效果,但組方仍需完善,這是“侯氏療法”的原始時代。
一代名醫石廣濟時代
對傳統配方進行全方位臨床驗證,並結合大量民間偏方,驗方,“侯氏療法”藥方基本形成。解放初期,北京許多南征北戰的將士都用石廣濟藥方治病,一代名醫開始名揚京城。
此時受技術限制,仍屬草藥形式,配伍尚欠合理。
名醫傳人侯麗萍時代
作為一代名醫傳人,為將中藥發揚光大,侯麗萍帶領九十名專家聯合攻關,嘔心瀝血20餘載,以石廣濟的臨床實踐為基礎,綜合中西醫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治療風濕類疾病的理論體系,並創造出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案。風靡海內外,千年經典處方開始真正造福人類。

“侯氏療法”的治療機理

“侯氏療法”治療的綜合性特點:替代激素治療風濕類疾病;辨證施治,標本兼治;降低復發率;中西結合,運用人群廣。
“侯氏療法”的最大特點是屬於綜合型組合療法,即根據不同的類風濕病人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根據同一病人在治療類風濕的不同階段中配合相應的輔助療法,結合針灸、理療、按摩等全面治療。
“侯氏療法”的科學性就在於依據類風濕病理形成的客觀規律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中醫理論認為:“風、寒、濕”三種雜氣侵入人體內各關節,導致人體氣血阻閉,脈絡不通而形成風濕病。中醫稱之為“痹病”。
“痹病”類同於風濕病,屬於現代醫學風濕病的範疇,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風濕病學概念。它幾乎涉及到所有的骨關節、肌肉疾病,其中有自身免疫性、退行性、代謝性與遺傳性疾病等,是一門與多專業有關的邊緣學科,它形成時間長,病程長,致殘率高,常導致勞動力喪失,甚至死亡。
痹者“閉”也,閉阻不通的意思,指因風、寒、濕等邪氣雜和侵襲人體,閉阻氣血而發生的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變形累及臟腑的一類疾病。
宋代竇材《扁鵲心書·痹病》講:“風寒濕氣合而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攣,兩肘牽急,及寒邪湊於分肉之間也。方書謂之白虎歷節風。痹者,氣血凝閉而不行,留滯於五臟之外,合而發病”。
痹病的病因可概括為正虛、邪侵、痰濁淤血三個方面。
由此可見,從類風濕病的病因形成和治療機理看,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出現某一種藥物能治好近150種風濕、關節病,而“侯氏療法”採用特製的抗類風濕膠囊等30餘種中成藥配合理療、藥導、刺血、自血、牽引、藥浴等多種方法進行“全面治療”,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

藥類分解:

1、抗風濕消痹藥酒 250ml 口服:10—15ml、3次/日,飯後服,老幼酌減,適應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結節性紅斑、系統性硬皮病、皮肌炎。肝腎損害者慎用。
2、通絡止痛膠囊 12粒×3板 口服:成人3—5粒/次,3次/日,飯後服,兒童酌減,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紅斑急性活動期、風濕熱、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3、抗風濕531膠囊 0.4g×36粒 口服:成人3—5粒/次,3次/日,飯前服,兒童酌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4、抗風濕消痹合劑 250ml 口服:10—15ml、3次/日,飯後服,老幼酌減,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關節炎、結節性紅斑、系統性硬皮病、皮肌炎及對酒精過敏的消痹酊適應症。
5、補腎通督膠囊 0.3g×36粒 口服:成人2—3粒/次,2次/日,兒童酌減,極量每次不超過3粒
6、抗風濕痹症叄號丸 6g×10丸 口服:1丸/次,2次/日,兒童酌減,用於除熱象明顯,各種原因引起的肌肉疼痛
7、抗風濕痹症肆號丸 9g×10丸 口服:2丸/次,2次/日,兒童酌減,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脊柱增生症,髖關節骨質疏鬆症,用於慢性腹瀉者少服或加陳皮6g,砂仁3g
8、抗風濕痹症陸號丸 9g×10丸 口服:2丸/次,3次/日,兒童酌減,用於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脊椎增生症,髖關節骨質疏鬆症
9、抗風濕肆號藥酒 250ml 口服:10—15ml,3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非活動期,結節性紅斑,系統性盤狀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
10、抗風濕伍號藥酒 250ml 口服:10—15ml,3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用於風、寒、濕關節炎 心動過速慎用,RA急性期慎用。
11、抗風濕陸號藥酒 250ml 口服:10—15ml,3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用於虛性風濕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類風濕關節炎中晚期
12、抗風濕濃縮貳號合劑 250ml 口服:20ml,3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用於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中晚期髖關節炎、骨質疏鬆、骨結核
13、抗風濕濃縮叄號合劑 250ml 口服:20ml,3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用於坐骨神經痛、寒濕腰腿疼及下肢麻木、下肢發涼、胃炎、月經不調、白帶過多
14、抗風濕濃縮肆號合劑 250ml 口服:20ml,3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結節性紅斑、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皮症、皮肌炎
15、抗風濕濃縮伍號合劑 250ml 口服:20ml,3次/日,飯後服用,用於防止祛風燥濕藥傷正氣,疾病的中、後期,骨質疏鬆、有補腎壯骨、預防復發、發熱、風濕活動期慎用。
16、抗風濕濃縮陸號合劑 500ml 口服:20ml,2次/日,飯後服用,兒童酌減,後關節肌肉疼痛
17、速效咳喘寧膠囊 50粒 口服:1粒/次,1—2次/日
18、複方風濕寧膠囊 36粒 口服:1粒/次,1—2次/日,用於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
19、奇腑通合劑 250ml 口服:20ml,3次/日,兒童酌減,用於嘔吐、腹瀉、脾胃虛寒及兒童疳積、消瘦訥呆、婦女不孕、月經淋漓不止、白帶赤下
20、抗痛風口服液 250ml 口服:20ml,3次/日,兒童酌減,用於痛風、糖尿病、高血脂、肝病而致的關節疼痛,腫脹、結節、溶骨症等,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21、風濕浴液 250ml 沐浴1瓶/次 用於各種風濕性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皮膚病,並具有養顏護膚、止癢功能
22、骨刺Ⅰ號液 500ml 外用,將藥墊浸入藥液取出並敷於患處,離子導入法導入
23、骨刺Ⅱ號液 500ml 外用,將藥墊浸入藥液取出並敷於患處,離子導入法導入,頸椎病、腰椎增生、腰椎管狹窄、類風濕骨破壞期、強脊炎的纖維鈣化期用
24、消腫膏 25g 外用適量敷於患處,保持24小時,用於急慢性滑膜炎、滑囊炎、關節腔積液
25、蠟療膏 13cm×16cm 外用(理療用),用於非熱性關節、肌肉疼痛、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疾病

侯氏療法的輔助治療手段

一、什麼是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是指利用各種因子(力、電、聲、光、磁、熱等)對人體的刺激作用,引起人體各種反應,以調節恢復各種生理機能,影響病情的發展,更進一步克制病因,達到預防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二、何謂蠟療?
蠟療屬於透熱療法中的一種,本方法是利用蠟療(內有活血化淤的中藥)加熱後,直接導給人體表現。它的治療作用是:1、促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加強,消除腫脹,松解肌腱攣縮。2防止組織的淋巴液和血液滲出,本療法用於類風濕病引起的關節強直、扭挫傷、滑膜炎症、肌肉勞損。
三、什麼是藥導?
藥導是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的簡稱。本方法是利用直流電的電場作用及直流電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來進行的。帶負電荷的藥物被直流電電場的負極排斥進入人體,帶正電荷的藥物被正極排斥進入人體。
藥導的治療作用是什麼?
1、 藥物導入相應組織後,就在局部發揮其特有的藥理作用。
2、 藥物進入皮膚後,刺激皮內神經末梢引起局部生理效應和全身生理效應。
骨導和藥導有區別嗎?
在侯氏療法中,骨導(骨質增生導入)與藥導,因其使用藥物不同,有著本質的差別。
藥導作用在皮下軟組織及組織間隙,而骨導作用於骨膜層,起消除骨表面的增生物的作用。
藥導常使用的消痹酊是侯氏抗風濕系統藥的一種,可內服,配合外用效果更佳。其作用是消除類風濕病各類型的實證疼痛腫脹,有消炎抗纖維化作用。
據九四年三月至十二月的病歷統計,藥導的有效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骨導治療中1號藥用於退行性關節炎疼痛較輕、疼痛腫脹不明顯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中晚期,強脊炎中晚期。該藥是侯氏抗風濕系列藥中的理療用藥,不內服。
與其對應的2號藥用於退行性關節炎較重的,晨僵不能久行久立,關節畸形、失去功能及上述病加重的,具有補肝腎作用。
四、什麼是體療?
該療法是醫療性的體育運動,是綜合療法的一個組成部分。用於風濕類疾病的恢復期或慢性階段。
體育療法的特點是:
1、 體育療法,有利於調動患者抗病和康復的積極性。
2、 體育療法是一種全身療法,有利於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3、 、體育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簡便易行。
體育療法的方式有:
1、 醫療體操。
2、 醫療運動:太極拳、散步、爬山、划船及簡單的球類運動。
3、 器械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的醫療體育包括:
按摩、關節體操(受累關節每日多次主動運動,包括徒手體操、持木槓操,幫助增大關節活動範圍);矯正體操(用伸展性練習包括抬頭,挺胸,挺伸軀幹,糾正患者的不正常姿勢),醫療運動(散步、爬山、羽毛球等運動)。
強直性脊柱炎的醫療體育:
原則:1、在不引起疼痛的範圍內,放鬆性地活動脊柱2、加強腹肌、髖屈肌、肩帶肌的訓練。3、訓練腹式呼吸。侯氏關節炎操對於風濕、類風濕導致的功能運動障礙,能起到輔助作用。
五、何謂針灸?
針灸是指針刺和炙灼的兩種療法。針,就是針刺法,是用各種特殊的金屬針具,採用不同手法,針刺人體的一定部(穴)位;炙灼法,是用艾絨,製成艾柱或艾條,用火燃燒,直接或間接燒灼體表一定部位。這兩種療法,所用器材和方法雖不相同,但都是通過腧穴、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驅除風寒濕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針灸治療手段包括針刺、艾炙、梅花針、三棱針。穴位放血、拔罐電針火針等在臨床上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選擇有關刺炙方法,合理配穴,進行治療,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這是侯氏療法治療風濕類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配合臨床用藥,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六、什麼是按摩、推拿?
按摩與推拿為一種治療方法,我國北方多沿用襲古名,稱之為“按摩”;江南一代多採用明清新名,為推拿。皆是用各種手法對身體某些部位或經絡穴位進行不同強度的刺激及反射性地刺激局部和全身反應,從而調整機體功能,消除病理因素,達到防病的目的。
七、頸、腰椎牽引有什麼作用?
(1)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改變神經根與壓迫物之間的位置關係,減輕或解除神經根等組織的刺激或壓迫。(2)牽開小關節間隙,解除滑膜嵌頓,糾正椎體的側傾、鏇轉,滑脫後關節的錯位。(3)限制椎體活動,減少因活動所造成的刺激和摩擦,有利於神經根、脊髓、關節囊肌肉等水腫和炎症的吸收。(4)降低椎間盤內壓或使椎間盤內產生負壓,緩衝椎間盤向四周的壓力,有利於膨出的纖維環還納。(5)緩解頸腰肌痙攣和關節囊攣縮,韌帶及神經根的粘連,從而使椎間盤內壓減少,有利於頸腰椎平衡的恢復,增強椎體的穩定性。(6)使扭曲於橫突孔的椎動脈得以伸直舒展,從而改善椎動脈的供血狀況。(7)使後縱韌帶繃緊,輔助將突出的椎間盤壓還原處;並可使皺摺的黃韌帶復平,減輕其對脊髓的壓迫。
八、什麼是藥浴療法?
藥浴療法是祖國醫學傳統外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用藥物煮沸後產生熏蒸和藥物煎湯或取藥物浸液,洗浴全身加局部,利用藥物透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直接吸收進入經脈、血絡、遍布全身,以發揮其藥理作用的一類治療疾病的方法。
藥浴對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藥浴是侯氏療法的組成之一,通過侯氏藥浴液一定濃度對體表穴位的刺激,經皮吸收血內達到適當濃度,產生一定的局部或全身作用使血液循環加速,而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循環系統的功能,以起到行血散瘀、通經利痹、消腫定痛等功效,對類風濕關節炎和強脊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