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琵琶彈唱

侗族琵琶彈唱

侗族琵琶彈唱,《青石碑》又名《大塘坳》、《天湖祭》(此為我給他起的歌名,並經他認可)。此歌是吳永勛創作的侗語敘事長歌,有三盤磁帶。

基本信息

國貴州南部侗族的一種單聲部民歌。侗語稱嘎琵琶,因以侗族樂器琵琶伴奏而得名。主要流行在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和廣西的三江、湖南的通道一帶,歷史悠久,幾乎人人會唱。侗族琵琶分大、中、小3種,以低音大琵琶自彈自唱的稱敘事琵琶歌,唱時穿插說白,由桑嘎(即歌師)1人表演多種角色,一種帶說唱性的民歌。曲目有《秦娘美》、《秀艮與吉妹》等。以中、小琵琶伴奏的琵琶歌,是侗族青年晚間談情說愛(稱為“行歌坐月”)時演唱的一種情歌。一般是男彈琴女唱歌,曲調含蓄輕柔,多用小嗓演唱。

介紹

唱琵琶歌通常有兩種場合:一種是青年男女在“月堂”行歌坐夜時彈唱,故又稱為“坐夜歌”,內容都是比較短小的抒情歌,一般用中、小琵琶演唱;另一種是歌師或歌手在鼓樓或喜慶人家當眾彈唱,內容主要是敘事、喻世等長歌,一般用大型琵琶伴奏,格調低沉,稱為“琵琶敘事歌”。

行歌坐月,又叫“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男女一種傳統的婚戀習俗。每當夜幕降臨,姑娘們三五成群地聚在姑娘頭的月堂紡紗織布,後生們則彈著琵琶、拉著果吉到月堂去找姑娘們對歌,談情說愛,習慣上把後生們這種活動稱為“串月堂”,而這種歌就叫“坐夜琵琶歌”。2006年5月2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