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龍庵

來龍庵

來龍庵位於廣東潮州市區下東平路王厝堀池乾24號,這是鬧市中一座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尼庵。乃明代中葉,有富室謝氏女,矢志披剃出家,法名果弘。其父母為之建此庵以為清修之所。據庵內碑文記載:1932年壬申,比丘尼釋寬瞻進行修建。解放後1955年乙未至1991年辛未,住持釋惟性尼師先後五次重修,完善各殿堂。

基本信息

重建

1997年丁丑,庵內尼眾傳心、傳然、傳賢、傳文等同心協力,發動諸善信布施淨資,進行大規模重建,歷時二年,將原來平房式建築改建為二層樓房殿宇,建築面積從原來650平方米,擴大至1408平方米,全庵規模臻於完備,有庵門、陽埕、彌勒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壽光寶殿、客堂、祖堂、功德堂、齋堂;僧舍及兩廂巷,成為市區中較大之尼庵。

人文

庵之建設,古雅莊嚴,環境清幽肅穆,庵中各處均有高僧大德、當代書畫名家題書匾額楹聯。御封泰國華宗大尊長仁得上師、潮陽靈山護國禪寺心印大和尚、書法家連登、董百振秦大我曾景充、劉崇山……之墨寶丹青,掛滿客堂兩壁,倍添濃郁之佛教文化氛圍,走進來龍庵,莫不感到乃是清修之勝地也。開元寺原住持釋慧原老和尚所撰兩對楹聯,將此庵之勝妙概括無遺。

庵門聯云:

“曲徑有幽居安禪勝地

叢廬堪大隱守道樂天”

彌勒殿聯云:

“堪為名城增秀色

惟斯梵宇是福田”

客堂壁上有一條幅,文曰:“續焰傳燈”,是潮州著名書畫家佃介眉老先生嫡孫佃耀奎所書,用“續焰傳燈”四字,來讚嘆來龍庵之比丘尼,甚為恰當。

本庵前任住持釋惟性老尼師,是本邑陳氏女,壯年卻婚披剃,受具於曲江南華寺,得戒和尚是虛雲大師,依止師為宏修比丘尼,圓具後即進寺之附屬,“無盡藏”尼庵參學,遂知尼僧法規、修持途徑,道心彌進。回潮州後興修來龍庵,其師弟釋惟光同至本庵熏修,雖資供菲苦,而處泰然,守持不懈。

現任住持釋傳心暨師弟傳然、傳賢、傳文諸比丘尼,均惟性老尼師之徒輩,彼等皆盛年舍俗,並由惟性老尼師送往僧伽培訓班及五台山普壽寺、高 寺參學,為道自愛,成績斐然。惟性老尼師緣盡歸西後,彼等徒輩均能鼎力擴建梵宇,完成先輩之遺意;尤能精勤梵行,諸務如法,繼承先人遺風。

庵中晨昏禮誦不違時,誦戒禮懺有定課,(第月初一、十五誦四分戒,初八、廿三誦菩薩戒),又每年二月起觀音七,十一月起彌陀佛七,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勝會,成為定製。更難能可貴的是: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遵釋迦世尊定法結夏安居,持之不懈。

庵中諸比丘尼眾,慈悲為懷,弘揚佛教濟世利生之優良傳統,盡其所能,賬濟災區,扶貧濟困,為兩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作出應有貢獻,深受民眾讚譽。

尼師們真修實行,使來龍庵道風丕振,佛法興隆,蒸蒸日上。

楹聯

(一)山門聯

堪為名城增秀色;

惟斯梵宇是福田。

(二)彌勒龕聯

舉頭見佛生歡喜;

合掌皈心仰慈悲。

(三)迦葉尊者聯

傳心垂奕世;

入定待當來。

(四)門聯

來赴慈航,共入蓮池賢聖海;

龍施池魚,盪空塵世我入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