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狸祠[南京市六合區瓜埠山古遺址]

佛狸祠[南京市六合區瓜埠山古遺址]
佛狸祠[南京市六合區瓜埠山古遺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遺址在今南京市六合區東南的瓜埠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貍)於宋元嘉二十七年擊敗王玄謨的軍隊以後,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見《魏書·世祖紀下》、宋陸游《入蜀記》卷二。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宋岳珂《桯史·稼軒論詞》引此詞,佛貍作“佛狸”。

簡介

讀音:BìLíCí

古祠名。

名稱由來

拓跋燾的東路軍到達建康北面的瓜埠山,並在瓜埠山上建行宮,後來成為一座廟宇。拓跋燾小字佛狸,所以民間把它叫做佛狸祠。後來的老百姓們只把佛狸當作一位神祇來奉祀,而決不會審查這神的來歷。  

佛的讀音

“佛(Bì)狸”其實是“狴狸”,是狐狸中的一種。狼是鮮卑族崇拜的圖騰,狸和狼是關係密切的兩種動物。太武帝拓拔燾的小名為“佛狸”,由此而出。讀“bi”為通假音讀法。

歷史沿革

瓜埠山地勢險要,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率步騎十餘萬進至埠山,山盤為道,設氈廬,隔江威脅建康(今南京市)。

拓跋燾于山上建有佛狸祠(“佛狸”乃拓跋燾的小名),當年嘗敬神賽會,以頌武功慶昇平,以炫耀於南朝。

五代十國時期,周世宗顯德三年(公元956年),趙匡胤與南唐兵交戰於六合瓜埠之間,砍殺唐兵五千餘人,余者爭舟渡江,溺死甚多。

次年趙匡胤又以兵十萬,大破南唐李璟於瓜埠。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抗金名將韓世忠曾以八千人大破金兵於黃天盪,後來金兀朮十多萬軍隊即從瓜埠敗退。

太平天國時,太平軍也曾在此擊退清兵萬餘。

歷史描述

佛狸祠在長江北岸今南京市六合區東南的瓜埠山上。

南北朝時的元嘉二十七年,劉宋軍隊北伐慘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趁勢反擊劉宋。十月末,北魏軍開始全線反攻。

十二月上旬,五路北魏遠征軍兵臨長江北岸(“諸軍皆同日臨江,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其降者不可勝數。”《魏書·世祖紀·下》)。拓跋燾的東路軍到達建康北面的瓜步山,並在瓜步山上建行宮,後來成為一座廟宇。

拓跋燾小字佛狸,所以民間把它叫做佛狸祠。後來的老百姓們只把佛狸當作一位神祇來奉祀,而決不會審查這神的來歷。

這所廟宇,南宋時猶存。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的下半篇,就和這個景物息息相關。

佛貍的佛怎么讀?

佛(Bì)貍,也作佛(Bì)狸、佛(Bì)釐,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乳名。見《宋書.索虜傳》《魏書.三太宗紀》《南齊書.魏虜傳》等。

《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斬佛(Bì)貍首,封萬戶侯。”元.胡三省(xǐng)註:“佛(Bì),讀如弼。”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