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狸伐

漢文亦作跋、拔、發、弗、馛、伏、伐。 歷史記載《宋書》記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字佛狸”,也作“佛狸伐”或“狸伐”。 ”“佛狸”或“狸伐”應當都是佛狸伐的省略形式。

簡介

佛狸伐,佛,讀音[bì] ,亦作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鮮卑原名bori beg的漢文音譯。bori為狼,亦作拊離、符離、附離、附鄰、步離、步利、附力。伐應為beg的對音,有王﹑首領﹑頭目﹑統治者﹑官吏的意思。漢文亦作跋、拔、發、弗、馛、伏、伐。

歷史記載

《宋書》記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字佛狸”,也作“佛狸伐”或“狸伐”。《南齊書》亦作“字佛狸”《魏書》卷三《太宗紀》泰常七年:“夏四月甲戌,封皇子燾為泰平王,燾,字佛厘。”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佛狸”或“狸伐”應當都是佛狸伐的省略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