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旗

佛旗

佛旗,是全世界佛教信眾共通的旗幟和佛教的標誌。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六種色光,來製成佛旗;所謂六色即: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及前五色混合色。但為製作方便,混合色仍分為五色。

緣起

佛旗 佛旗

佛旗,是全世界佛教信眾共通的旗幟和佛教的標誌。佛教旗是一位美國新聞記者亨利·斯太爾·奧爾科特在1880年設計的。1885年佛教旗在斯里蘭卡作為信仰與和平的象徵第一次正式使用。1951年世界佛教友誼會在斯里蘭卡成立,將五色旗定為會旗,之後逐漸為全世界佛教信眾所認可,五色旗遂成為佛教世界共同標誌。

寓意

藍 色 : 代 表 慈 悲, 和 平 。

黃 色 : 中 道 了 義 , 離 於 空 有 , 究 竟 徹 底 。

紅 色 : 成 就 福 慧 , 莊 嚴 吉 祥 。

白 色 : 清 淨 解 脫 , 法 爾 如 是 。

橙 色 : 佛 法 的 本 質 , 是 從 智 慧 莊 嚴 而 成 。

綜 合 前 五 色 : 真 如 不 二 之 義。

設計者簡介

亨利·斯太爾·奧爾科特(1832年8月2日-1907年2月17日)

神智學協會 的創始人及首任主席,首位正式轉向佛教信仰的歐美人。作為靈智學會的主席,奧爾科特為佛教的復興,作了許多工作,他在斯里蘭卡知名度頗高。

奧爾科特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農場長大。1860年,與Mary Epplee Morgan結婚,她是新羅徹斯特三位一體教區教區長的女兒,兩人育有三子。

1858年到1860年,奧爾科特是紐約Tribune的農業版編輯,但有時也向各種主題的報刊投稿。而後在南北戰爭中服役,接著進入紐約市法院。

1863年到1866年,擁有上校軍銜的奧爾科特,任美國戰爭與海軍部的特派員。他出版了一本家譜,將自己家族上溯到了托馬斯·奧爾科特,這位老奧爾科特是1636年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的創建者之一。

奧爾科特的部分報導涉及了通靈人士的活動。1874年,他正著手撰寫佛蒙特州Chittenden小鎮埃迪兄弟牽亡的系列文章,在埃迪的農場,奧爾科特遇到了海倫娜·布拉瓦茨基。

1875年初期,他們都捲入了當時有名的Katie King和John King精神控制的通靈洋相。

1875年9月,亨利、海倫娜以及其他人,包括著名的威廉·關·賈奇創建了神智學協會。

1878年12月,他們將學會的總部遷往印度,並安置在金奈的Adyar地區。布拉瓦茨基最後前往倫敦居住,並在那裡去世,而亨利則一直旅居印度,繼續學會的工作。靈智學會在Sri Lanka建造了幾所佛教的院校,比較著名的有Ananda College、Nalanda College、Dharmaraja College以及Visakha Vidyalaya。亨利去世後,學會由安妮·貝費特領導。

後來,可倫坡的一條主幹道,專門被命名為“奧爾科特路”。在Maradana也有他的一座雕像。奧爾科特仍然被許多斯里蘭卡民眾所懷念,特別是這些學生畢業後,成為了政治、經濟界首腦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