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瑚璉

余瑚璉,1938年9月出生,廣東饒平人。畢業於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曾任職於廣州南洋電器廠(現已退休)。是廣州發明協會理事。她寫的《模具用鋼及熱處理經驗》一文參加1967年全國模具熱處理交流會受到好評。

基本信息

簡介

女。高級工程師。1958年全國大煉鋼鐵時,她如願地考上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入學後她加入大煉鋼鐵隊伍。參加夜以繼日的煉鋼會戰。體力的消耗和來不及準備而只有南方裝束的她終經不起零下10多度的寒冬的考驗而病倒,風濕病使她一次次地住進北醫三院,大學期間住院9次。病魔的折磨並未使她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她堅持病床上自學,終以優良的成績畢業。

工作歷程

畢業後分配到廣州。開始到廣州夏茅鋼廠搞金相分析,1965年調到廣州南洋電器廠從事模具和電器結構件熱處理生產工藝工作。儘管熱處理現場高溫和熔鹽等蒸氣對身體不好的她不利,可她仍堅持到現場參加勞動和做試驗改進生產工藝,她先後編訂上千種電器結構件的熱處理工藝卡,用於指導生產。對模具熱處理她傾注更多的心血。為提高工廠模具的使用壽命,她試驗成功零保溫加熱,微變形淬火液等。為克服儀表測溫滯後,她和工人練就了肉眼測爐溫的本領,使爐前操作更準確,保證工藝效果。通過與工人師傅的努力,她入廠2年後,模具的使用壽命大幅度提高,如Cr12MoV鋼的矽鋼片沖模壽命從40多萬沖次提高到150~200萬沖次,是是當時國內先進水平。

研究成果

她寫的《模具用鋼及熱處理經驗》一文參加1967年全國模具熱處理交流會受到好評。完成本職工作後,她堅持工餘業余搞工藝研試。1966~1982年獨立完成國家科委1964年制訂的十大攻關項目之一的“鐵芯極面防鏽”的研試,取得了“電工矽鋼片鐵芯極面長期防鏽工藝”成果,獲1985年廣州科技成果獎,1988年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1990年第二屆國際專利及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金獎。曾用3年時間獨立完成自立課題的研試,取得1986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煤油和空氣直生式可控氣氛滲碳工藝”,獲廣東省第一項發明專利和省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與許能潮高工合作發明了“無內馬弗套氣體滲井式爐”,獲實用新型專利。

獲得獎項

1989年獲南粵巾幗獎,1990年獲廣州市首批優秀中青年專家和優秀專家稱號。業績入編《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等辭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余姓名人盤點

盤點余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