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澄

何思澄,[約公元四八一年至五三四年間在世]字元靜,東海郯人。生卒年不祥,約齊高帝建元中至梁武帝中大通末之間在世,年五十四歲。

基本信息

簡介

何思澄,少勤學,工文辭。起家為南康王侍郎。累遷安成王行參軍,兼記室,隨府江州。嘗為游廬山詩,沈約見之,大相稱賞,自以為勿及。約郊居宅,新構閣齋,因命工書人題此詩於壁。傅昭常請思澄制釋奠詩,辭尤典麗。天監十五年,(公元五二六年)奉敕入華林撰編略,遷侍書侍御。累遷宣惠武陵王中錄事參軍,卒於官。宋、齊以來,此職稍輕,天監初始重其選。車前依尚書二丞給三騶,執盛印青囊,舊事糾彈官印綬在前故也。久之,遷秣陵令,入兼東宮通事舍人。除安西湘東王錄事參軍,兼舍人如故。時徐勉、周舍以才具當朝,並好思澄學,常遞日招致之。昭明太子薨,出為黟縣令。遷除宣惠武陵王中錄事參軍,卒官,時年五十四。文集十五卷。初,思澄與宗人遜及子朗俱擅文名,時人語曰:“東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聞之,曰:“此言誤耳。如其不然,故當歸遜。”思澄意謂宜在己也。知子朗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周舍每與共談,服其精理。嘗為《敗冢賦》,擬莊周馬棰,其文甚工。世人語曰:“人中爽爽何子朗。”歷官員外散騎侍郎,出為固山令。卒,時年二十四。文集行於世。

作品

思澄著有文集十五卷,行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