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伏里土陶吸取了各個朝代土陶藝術的優點。具有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型制,濃郁的漢代風韻,南北朝特點,明清吸收其它姊妹藝術長處的印痕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紋飾綴手法,根據不同的器形,選用線條文紋、乳釘紋、漩渦紋等。如大站獅,巧妙地將幾種紋飾結合起來,很有傳統氣息;反映主題的歷史文化特徵較為鮮明。表現手法傳統、樸直;生活氣息非常濃郁,將製作的精巧性和作品的實用性相結合;使用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賞玩、祭祀、生活用品等類別。其中八角松枝盆為婦女梳妝用品。 2013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伏里土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吸取了各個朝代土陶藝術的優點。具有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型制,濃郁的漢代風韻,南北朝特點,明清吸收其它姊妹藝術長處的印痕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紋飾綴手法,根據不同的器形,選用線條文紋、乳釘紋、漩渦紋等。如大站獅,巧妙地將幾種紋飾結合起來,很有傳統氣息;反映主題的歷史文化特徵較為鮮明。表現手法傳統、樸直;生活氣息非常濃郁,將製作的精巧性和作品的實用性相結合;使用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賞玩、祭祀、生活用品等類別。其中八角松枝盆為婦女梳妝用品。

產地環境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產自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伏里村,伏里村位於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西南方,南與薛城區接壤,西臨滕州,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是滕縣至嶧縣古官道與泗水、費縣山里通往江淮地區的要道,現為棗莊至京福高速與店韓一級大道的交叉點。
伏里村地處魯南泰沂余脈的低山丘陵地區。南、東、北高,西是一片平原。小伏河自南往北穿村而過,從村北折西而流,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四季分明。地質結構複雜,制陶需要的黑立土、紅膠泥、白高齡土、紅石等儲量豐富,適宜製作土陶。

歷史淵源

伏里土陶始於5600年前,是東夷族的萊夷部族,向中原地區(向西)發展而定居下來的先民文化;
清代中晚期,伏里土陶工匠模製的祭祀器香爐、土堞;

清末民初,伏里村制陶業出現了生活用品類、祭祀玩耍類和建築類土陶;

民國初年,伏里人恢復了建築屋頂上脊獸的製作,對伏里土陶進行了工藝創新;

民國至建國前後,伏里村僅大窯屋作坊就多達24口,陶窯7座;

1982年,伏里村民製作的39種,共600餘件土陶作品參加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東民間工藝美術品展覽會;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

1982年以後,伏里陶瓷正式命名為伏里土陶。

生產情況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

截至2012年底,山東省棗莊市伏里土陶開發出生產祭祀、賞玩、生活用品三大類別200多個品種,年產值200餘萬元。

產品榮譽

伏里土陶 伏里土陶

2013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伏里土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伏里土陶產地範圍為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伏里村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主要原料

陶泥產自產地範圍內,陶泥化學成分如下:

項目 指標
二氧化矽(SiO2)≥ 64.10
三氧化二鋁(Al2O3)≥ 15.39
三氧化二鐵(Fe2O3)≥ 5.74
氧化鈉(Na2O)≥ 0.40
氧化鈣(CaO)≤ 0.63
氧化鎂(MgO)≤ 1.72

•工藝過程

取土→制泥→制坯→裝窯燒制→出窯→彩繪→出廠。

•工藝技術要求

取土:選取細膩、吸水性強的陶泥,去除雜質。

制泥:取出去雜質的陶泥,加水調和形成坯泥。

制坯:手工拉坯,泥條盤築粘結,成型乾燥。

燒制:裝窯,封窯,首先小火預熱,從常溫逐步升溫至窯壁變白,然後開始加大火候,800℃至900℃高溫燒制10至24小時,觀察口可看到窯內胎坯開始由橘紅-橘黃紅-陶釉發亮透明即可停火。封死窯的全部通氣口,燜到窯內溫度與外界自然溫度相當。

彩繪:出窯的陶器,除塵,刷黑漆一遍,晾乾,再刷清漆和銅粉。

出窯、檢驗:

(1)外觀檢測:無變形、起泡、過燒、欠火。

(2)鐵錘敲擊:無嘶啞、悶聲。

(3)用水試壓:無滲漏。

•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古樸莊重、陶質深沉、古銅色、色澤渾厚;敲擊聲音響亮、清脆,餘音悅耳;透氣性好而長期使用不滲漏,支撐力大。

理化指標:吸水率≤5%。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伏里土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伏里土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