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瑪目·賴比爾穆斯奈德聖訓集

伊瑪目·賴比爾穆斯奈德聖訓集

《伊瑪目·賴比爾穆斯奈德聖訓集》(al-Jami‘al-Sahib/Musnad al-Imam al—Rabi‘) 伊斯蘭教艾巴德派聖訓經之一。與遜尼派的“六大聖訓集”和什葉派的“四大聖訓經”齊名。為阿曼早期聖訓學家兼教法學家賴比爾·本·哈比卜傳述、輯錄。該集被艾巴德派穆斯林奉為內容最真實、傳述最精確、傳述世系中的人物均誠實、可靠的聖訓集。共分4卷,收入聖訓1005條,依次標有序號。第1、2卷分篇分章,第3卷分章不分篇,第4卷只有序號而不分篇章。

具體分類

伊瑪目·賴比爾穆斯奈德聖訓集英文版伊瑪目·賴比爾穆斯奈德聖訓集英文版

第1、2卷分篇分章,第3卷分章不分篇,第4卷只有序號而不分篇章。全集內容:第1卷5篇93章,收聖訓391條,主要講述誠意、天啟、求學、民族、信仰、前定等教義原則以及潔淨、禮功、齋功、天課等各種教法問題的規定、性質和意義,其中第18條“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的名句,就是由賴比爾正式輯錄在卷。

第2卷10篇57章,收聖訓392~742條,主要講述朝覲、聖戰、殯儀、誦辭、婚姻、離異、生意、刑律、飲食、誓願等禮法和律法方面的原則規定和細則範例,其中第448條“面對暴君盲真理,雖遭殺身之禍,亦屬壯舉”的訓示,被作為聖戰的一種精神加以褒揚。

第3卷37章.收聖訓743~882條,主要闡述宗教學的基本原理和原則,以及艾巴德派在同早期伊斯蘭教其它教派論爭中作為理論依據的一些條文,其中第768條講道:“穆爾吉埃派是主張信仰只需口頭表白而不必行動實踐者”,流露出該派初期的某些宗教政治觀點。

第4卷883~1005條,大都為傳述世系中遺漏聖門大弟子的聖訓,其內容主要講述倫理思想與道德修養,其中第992條說:“將淫而未淫者,不失為信士”。該集所收聖訓多數內容同遜尼派各家聖訓集大體相同,部分內容則具有明顯的艾巴德派思想色彩,反映出該派對早期伊斯蘭教內部各集團之間政治鬥爭所持的態度和立場,要求恢復穆罕默德及他的前兩位繼承人時代民主的政治傳統和純正的宗教風尚。據該派學者研究確認,賴比爾此集在伊斯蘭教曆第二世紀初就已著手輯錄,經他悉心考察、印證,脫稿後曾呈送其老師艾布·歐拜岱·穆斯林審閱過。該集有多種傳抄本,其中流傳較廣的為馬格里布的瓦爾吉蘭人艾布·葉爾古卜·優素福·本·易卜拉欣(?~1174)整理、編排的4卷集抄本,現有貝魯特法塔赫出版社出版的4卷集合訂本。近代阿曼學者阿卜杜拉·本·哈米德·薩利米(1869~1913)為該聖訓集作了一部多卷注釋本,從背景、教義和教法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評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