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學基礎

企業會計學基礎

《企業會計學基礎》是2009年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合明、段雪梅。該書指出在教學內容和體系安排上應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及非會計學專業學生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指導思想就是力求簡潔、通俗,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經濟意識普遍增強,會計的作用與地位日顯重要。經濟愈發展,會計愈重要。社會各行業對會計知識的需求,無論在數量、質量或是在結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此,我國高等院校非會計學專業人才應具備何種素質,應掌握哪些會計知識,才能順應時代的需求,這是我國會計教育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會計學教材建設是會計教育改革的基礎,沒有優秀的教材,難於培養優秀的學生。

新出版的《企業會計學基礎》,按照四川省精品課程“會計學”(非會計學專業)的要求,在教學內容和體系安排上,應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非會計學專業學生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編寫中,既重視教材的基礎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又不忽視教材的前瞻性和創新性,力求在高起點、新立意的基礎上,構建內容體系。

傳統的基礎會計學針對的會計主要環境之一就是手工會計核算系統,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的適應手工核算系統的會計信息處理原理和方法。隨著會計主要環境之一的手工會計核算系統逐步被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所取代,傳統的基礎會計學如何適應現代環境的要求,其內容和體系將發生怎樣的變化等問題,已提上議事日程。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非會計學專業很多都開設有“會計學”課程。該課程要求學生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結構體系如何編寫,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同時,如何將會計學專業的“基礎會計學”與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企業會計學基礎 企業會計學基礎

本書編寫的指導思想是力求簡潔、通俗,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在具體編寫過程中,一是將傳統基礎會計學教材編寫體系進行改革,且充分考慮編寫組人員的知識面及知識結構,要求編寫組人員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既懂會計手工操作業務又懂會計電算化操作;二是綜合目前已出版的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學》教材,結合講授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的經驗,編寫出具有該課程特色的編寫體系及內容;三是將會計學專業的《基礎會計學》與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學》進行有機整合。

圖書目錄

第1章 會計概念框架

1.1 會計的演變與發展

1.2 會計職能與會計目標

1.3 會計法規體系

1.4 會計核算基本前提

1.5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6 會計核算對象

1.7 會計核算方法與核算流程

第2章 會計核算流轉程式

2.1 會計科目和賬戶

2.2 借貸記賬法

2.3 會計憑證

2.4 會計賬簿

2.5 賬務處理程式

第3章 資金進入企業

3.1 投入資本的核算

3.2 借入資本的核算

3.3 股票和債券的核算

第4章 採購與付款

4.1 採購環節概述

4.2 採購環節核算

第5章 生產與入庫

5.1 生產環節概述

5.2 生產環節的核算

5.3 產品成本計算及入庫

第6章 銷售與收款

6.1 銷售環節概述

6.2 銷售環節的核算

第7章 利潤形成及分配

7.1 利潤形成及分配概述

7.2 利潤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第8章 資金退出企業及其他

8.1 資金退出企業的核算

8.2 其他業務核算

第9章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與解讀

9.1 財務會計報告編制準備

9.2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

9.3 財務會計報告的解讀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