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因子模型

企業文化因子模型

企業文化因子模型闡述了企業文化建設中需要分析研究的各項因子,以及各因子的地位、關係。企業文化因子模型是以企業的員工為核心,橫向為與員工個人事業發展相關的行業與企業因子;縱向為與員工個人情感和責任相關的家庭和社會因子。圍繞企業文化,員工對與之緊密聯繫的企業、行業、家庭、社會的看法、態度、願望、觀念決定了企業文化的內容。


概述

企業文化因子模型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對象是人。分析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及轉型中的文化複雜性,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個人獨立傾向,也就是對“集體”與“個人”主義不同的。因此在對應中國企業文化分析工具的發展方面,我們在消化奎因的“競爭性文化價值模型”的基礎上發展了第三個維度,把人的個性傾向作為一個新的維度。
企業經營環境的不同使得企業的經營傾向有內在、外在之分。內在的經營傾向企業強調的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強化;外在的經營傾向企業強調的是企業的外部發展。考慮到企業不同的經營傾向直接導致企業文化的關注焦點的差異,“企業文化診斷模型”引入“經營傾向”作為一向維度。
在企業的管理過程當中始終存在著“標準化、制度化”與“變革、創新”之間的矛盾,對二者的側重點是交替變化的,而側重哪一方面應與企業的現狀和發展需要所適應。在企業文化的制度層面上,企業的管理傾向對企業文化的取向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HSC企業文化診斷模型”引入“管理傾向”作為另一維度。 按照企業文化因子模型,可以明確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

具體內容

企業文化因子模型企業文化熱點問題
(一)員工如何認識自己。
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員工個人的價值觀,他對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對自己在企業中作用的認知等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員工職業規劃:調查員工的個人成長願望和成長動因,對於自己未來發展方向和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是否有清楚地規劃。
2.員工的職業價值觀:調查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包括員工的責任感使命感,主人翁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態度,遵循的行為準則,對工作風險與收益的要求,工作的動力要求,企業的歸屬感的強度,是否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否自覺自愿的遵守紀律等方面。
3.對個人在企業中工作狀況的評價:調查員工的工作是否適合其才能的發揮;是否符合他的職業規劃;是否滿足現有的工作條件工作內容,改變現有狀態的願望有多強;在一個職位上持續工作時間的長短;還包括他對企業給與他的尊重、地位、待遇等方面的評價。
4.工作方式的研究:員工在工作中如何利用時間,對工作質量的追求程度,安全意識的強弱程度等。
(二)員工對企業的認知。
員工對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方法、風格和習慣,以及企業的規章制度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規劃等方面會有自己的認知,對這些認知的了解是對企業管理現狀診斷的最好依據。員工對企業的認知調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評價:調查企業對員工任用考核培訓、升降的方式;績效考核和薪資制度是否科學,是否可以達到激勵員工的作用;員工對人力資源管理滿意度如何。
2.企業的決策和溝通的模式:調查企業的決策過程,包括由誰決策、向誰諮詢、個人還是集體決策等;調查企業內溝通是否及時,有哪些溝通方式,更傾向於那種交流方式,溝通效果如何;調查企業內部如何處理矛盾,包括避免衝突或讓步的願望,以及處理矛盾的方式;
3.對企業組織結構的認知:調查不同管理職位和功能及相對重要性;部門主管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組織的集權與授權情況,各個崗位的員工是否明確他們的職責;組織內部是否存在工作順利展開的障礙。
4.領導的管理風格:調查領導在工作中的方式和風格,是干涉主義、權威性還是諮詢參與方式,或是採用其他多樣化的靈活方式;他在工作中追求結果還是過程導向;他是傾向於公司業務和是否贏利還是傾向於對員工的關心和民主;領導的形象是否符合公司的發展需要。
5.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和期望:員工認為目前企業所體現出的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理念是什麼;員工期望建設一種什麼樣的企業文化,他們認為這樣的文化更適合企業的發展,更能反映員工的訴求。
6.企業戰略規劃的評價和認知:考察員工是否熟悉、認同企業的戰略,員工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個人觀點以及對未來企業狀態的描繪。
企業文化因子模型企業文化基本概念架構
(三)員工的家庭觀念。
家庭可以說是一個人情感的寄託,是他努力奮鬥的源動力之一,也是他事業成功的基石。家庭生活塑造了一個員工的價值觀,員工對企業和家庭關係的認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人的信仰和觀念,體現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這一部分考察員工在家庭中對企業的評價,企業文化對他在生活行為中的影響,他所表現出來的讓家庭成員所感受到的對企業的認同和歸屬感,員工如何認知工作與生活的地位和相互關係,如何解決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矛盾,處理、協調好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角色等方面的內容。
(四)員工的社會觀念。
企業在發展中需要關注經營、關注利潤,這是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所以企業要扮演好經營者角色。另一方面,企業還應該擔負起社會的責任,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所以企業要扮演社會角色。企業的社會意識體現在企業的行為上,反映在企業的理念里,這離不開員工的社會觀念。所以通過對員工公民意識的調查有助於對企業文化的診斷和建設。
公民意識核心是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意識,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問卷調查中可以只設計其中幾個方面的題目,作者在實踐操作中通常只考慮設計包括責任意識道德意識方面的題目。
(五)員工對行業的認知。
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一些傳統行業分工越來越細,而且還湧現出很多新興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發展模式、方向和前景,處在行業中的人們會對行業有自己的認知,他們會評價行業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會分析行業如何可持續的發展。這些認知也會影響到行業內企業的員工對企業以及對工作的態度。對員工行業認知的調查,主要是考察員工對行業發展的信心,發展模式的探索和對未來目標的描述。

套用意義

企業文化因子模型企業文化因子模型
按照企業文化因子模型,可以明確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認為企業文化離不開員工的個人信仰、道德準則、價值觀念和對工作、生活的態度,而員工所處的企業、行業、家庭和社會對員工這些方面的形成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員工在這些方面的反映和行為有集中體現了其上述的觀念。所以問卷需要圍繞員工對自己、企業、行業、家庭、社會的看法來設計,這樣可以整理提煉出員工共同的思維特徵,對企業文化建設提供非常有用的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