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傳播

企業文化傳播

企業文化的傳播,是對企業文化的全面內涵和組成要素進行全方位的推廣和擴散。企業文化傳播,分為內部傳播和外部傳播。企業內部的文化傳播,又分為個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個體傳播是指企業里,認同與支持企業文化的員工,通過自己的工作或執行任務或做人做事來傳遞企業文化信息,去感染、感化周邊的同事;組織傳播是指企業通過完善內部報刊、廣播、電視台、櫥窗、宣傳欄等渠道與舉辦企業文化徵文比賽、文藝晚會、企業文化演講、評先進等活動及健全相關管理機制體制,來宣傳與推廣企業文化。企業外部傳播主要是通過行業報刊雜誌、網路與電視媒體和戶外廣告牌等來宣傳企業文化,樹立企業形象與品牌。

範圍

企業文化傳播企業文化傳播

企業文化傳播範圍包括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兩大領域。在企業內部包括縱向範圍和橫向範圍傳播,縱向傳播又包括歷史線索的傳播、領導層、管理層和員工層之間的傳播和母公司與子(分)公司之間的傳播,橫向傳播包括人與人、部門與部門、子(分)公司與子(分)公司之間的傳播;企業文化外傳播包括本企業與行業內競爭對手、本企業與其他行業企業,本企業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傳播。企業文化傳播是全國方位的,但是,內傳播是一個企業文化的生成和發展的問題,外傳播是一個企業形象的形成和社會認可問題,而且,無論是內傳播和外傳播都有一個主動傳播和自然傳播問題,也有個良性傳播和惡性傳播的問題。

如果把企業中所有的管理要素都籠統地視為文化信息的話,企業文化傳播便普遍存在於企業活動的各個方面,它既是企業活動的具體形式,也是企業行為實在的內容。企業的決策、計畫、執行、監督等所有管理活動,都離不開文化信息傳播,文化信息的傳播內容、傳播模式、傳播手段、傳播速度、傳播頻率的選擇,影響企業管理活動的直接結果,也決定了企業生存及發展的狀況。因此,企業文化傳播活動功能發揮的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企業生命力之所在。作為企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綜合體的企業文化必須通過在全企業範圍內進行傳播來發揮它的振興、導向、協調、凝聚、美化和育人功能。

企業文化傳播企業文化傳播

任何一個企業的職工、管理者和股東,都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們是本企業文化活動的主體,其自身的言論與行動,會對企業文化作出貢獻或產生損害;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像局外人那樣,對本企業文化加以反映、認識和評價,並得出本企業文化究竟如何的結論。這個結論就是他們頭腦中形成的關於本企業文化的主體印象。這種印象首先是由企業文化的客觀形象所決定的,但卻不是由它唯一決定的,人的認識水平、價值觀念和特殊需求也參與決定。一般說來,企業內部的每一個職工、管理者和股東,對於本企業都有一個理想的企業文化要求,在對本企業文化的評價時,他們會將認識到的企業文化的客觀狀況同自己的理想企業文化進行對比,並作出本單位的企業文化是好或是壞的結論。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全方位的傳播讓他們去更精確的了解、認識客觀企業文化甚至按照他們的理想企業文化進一步改善本企業文化。因為,作為企業文化系統所有要素綜合表現的企業文化的評價,儘管最主要是由企業之外的社會公眾來作出,但是企業文化歸根到底是由企業之內的全體員工塑造出來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企業員工手裡,他們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而創造出來的客觀企業文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評價的客觀基礎。所以,我們在探討企業文化的傳播範圍時,應認識到內傳播是外傳播的基礎。

企業文化傳播企業文化傳播

人們往往通過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即一切能表現企業文化的某種特質的物質形態或動作方式來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外顯部分是企業文化的最直接的外在體現,它容易觀察,但有時其代表的意義卻不易確切定義,即某種現象究竟代表哪種文化內容和意義,觀察者的理解是不會完全相同的,描述和解說上總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有時甚至會得出相反的意義。此外,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企業文化系統中的核心部分。企業本身並無價值觀,而是企業成員的價值觀。人人都有基本的價值觀,它通過個體行為及態度意向表現出來。當絕大多數成員的價值觀呈現大致趨同化狀態時,便使企業行為方式帶有了共同特質,企業文化在價值觀層面上達成了共識。多數情況下,企業員工的價值觀是不一致的,這使企業形成了許多亞文化。按照帕特納姆和普勒1987年對衝突的解釋,目標的不一致或人們觀念不同造成的理解認識的偏異,總是導致衝突的根源。因此,企業文化內部傳播的意義還在於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在企業全體員工中加強、深化交流和溝通,形成對企業物質文化、制度及行為方式、企業精神和價值觀的共識,以減少甚至消除企業內部衝突和分歧,從而便於形成整合和一體化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傳播企業文化傳播

根據組織理論,組織環境是組織生存的土壤,與組織產生與發展有這樣或那樣的各種聯繫。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幫助組織發展壯大,順利地實現組織目標;另一方面,也會阻礙組織目標的完成,成為制約組織擴展的主要力量。環境是組織存在的基礎,沒有適當的環境支持,組織便不復存在,更無所謂發展。在組織與環境之間約束和適應利用的辯證關係中,傳播始終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正是傳播行為把組織與組織之間聯繫起來,通過組織邊界把環境資源輸入組織之中,又把組織信息與產品傳遞給關係對象,從而對環境發揮作用。因而,對外傳播是組織的本性和必需。

企業組織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外傳播自身的文化,全面、準確地對外展示、傳播本企業的文化,最終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留下一個美好印象,塑造兼具文明度、知名度和美譽度於一體的企業形象,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而對一個企業的文化最具評價力的社會公眾,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社會公眾是顧客,即使用一個企業的產品或享受其服務的人或團體。第二類社會公眾是企業的相關公共組織和所在社區的居民,即企業能與之發生相互作用的個人和團體。第三類社會公眾是政府和行業組織。第四類是公共傳播機構。企業將自己的企業文化向這些部門傳播,讓最具評價力的社會公眾來充分認識自己的文化,並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推進企業發展。因此,企業出於自身的發展目的而主動保持並推進與外部環境的種種聯繫,其中企業文化的全方位對外傳播能促使企業與其他組織間關係及行為的協調,從而保證企業具有良好的運作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