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有產權

採取招投標方式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全部價款,受讓方應當按照產權轉讓契約的約定支付。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成交後,轉讓和受讓雙方應當憑產權交易機構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相關產權登記手續。

概念解析

企業國有產權,是指國家對企業以各種形式投入形成的權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各種投資所形成的應享有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

範圍

企業國有產權包括:

(1)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國有參股公司所享有的權益;

(2)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對下屬全資、控股、參股企業享有的權益;

(3)國有參股公司對重要子公司所享有的權益,由於對“重要子公司”並沒有定義,我理解可從持股比例、利潤貢獻等方面綜合考量。

轉讓的程式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程式: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內部決策程式進行審議,並形成書面決議。

國有獨資企業的產權轉讓,應當由總經理辦公會議審議。國有獨資公司的產權轉讓,應當由董事會審議;沒有設立董事會的,由總經理辦公會議審議。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應當聽取轉讓標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對職工安置等事項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事項經批准或者決定後,轉讓方應當組織轉讓標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開展清產核資,根據清產核資結果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資產移交清冊,並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全面審計(包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轉讓標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的離任審計)。資產損失的認定與核銷,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轉讓所出資企業國有產權導致轉讓方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由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組織進行清產核資,並委託社會中介機構開展相關業務。

社會中介機構應當依法獨立、公正地執行業務。企業和個人不得干預社會中介機構的正常執業行為。

在清產核資和審計的基礎上,轉讓方應當委託具有相關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報告經核准或者備案後,作為確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價格的參考依據。

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當交易價格低於評估結果的90%時,應當暫停交易,在獲得相關產權轉讓批准機構同意後方可繼續進行。

轉讓方應當將產權轉讓公告委託產權交易機構刊登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經濟或者金融類報刊和產權交易機構的網站上,公開披露有關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廣泛徵集受讓方。產權轉讓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

轉讓方披露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轉讓標的的基本情況;

(二)轉讓標的企業的產權構成情況;

(三)產權轉讓行為的內部決策及批准情況;

(四)轉讓標的企業近期經審計的主要財務指標數據;

(五)轉讓標的企業資產評估核准或者備案情況;

(六)受讓方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

(七)其他需披露的事項。

在徵集受讓方時,轉讓方可以對受讓方的資質、商業信譽、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管理能力、資產規模等提出必要的受讓條件。

受讓方一般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用;

(三)受讓方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四)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受讓方為外國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受讓企業國有產權應當符合國務院公布的《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及其他有關規定。

經公開徵集產生兩個以上受讓方時,轉讓方應當與產權交易機構協商,根據轉讓標的的具體情況採取拍賣或者招投標方式組織實施產權交易。

採取拍賣方式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及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採取招投標方式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成交後,轉讓方與受讓方應當簽訂產權轉讓契約,並應當取得產權交易機構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

經公開徵集只產生一個受讓方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可以採取協定轉讓的方式。

採取協定轉讓方式的,轉讓方應當與受讓方進行充分協商,依法妥善處理轉讓中所涉及的相關事項後,草簽產權轉讓契約,並按照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程式進行審議。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契約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轉讓與受讓雙方的名稱與住所;

(二)轉讓標的企業國有產權的基本情況;

(三)轉讓標的企業涉及的職工安置方案;

(四)轉讓標的企業涉及的債權、債務處理方案;

(五)轉讓方式、轉讓價格、價款支付時間和方式及付款條件;

(六)產權交割事項;

(七)轉讓涉及的有關稅費負擔;

(八)契約爭議的解決方式;

(九)契約各方的違約責任;

(十)契約變更和解除的條件;

(十一)轉讓和受讓雙方認為必要的其他條款。

轉讓企業國有產權導致轉讓方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在簽訂產權轉讓契約時,轉讓方應當與受讓方協商提出企業重組方案,包括在同等條件下對轉讓標的企業職工的優先安置方案。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全部價款,受讓方應當按照產權轉讓契約的約定支付。

轉讓價款原則上應當一次付清。如金額較大、一次付清確有困難的,可以採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採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讓方首期付款不得低於總價款的30%,並在契約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支付;其餘款項應當提供合法的擔保,並應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轉讓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間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過1年。

轉讓企業國有產權涉及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和由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採礦權轉讓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另行辦理相關手續。

轉讓企業國有產權導致轉讓方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應當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處理好與職工的勞動關係,解決轉讓標的企業拖欠職工的工資、欠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以及其他有關費用,並做好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關係的接續工作。

轉讓企業國有產權取得的淨收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成交後,轉讓和受讓雙方應當憑產權交易機構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相關產權登記手續。

相關條目

國家企業投資金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